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针对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选取不同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对各模型地震影响场评估结果与发布的地震烈度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地震影响范围不确定性进行研究。选取多种死亡人数评估模型,分别计算各模型在不同地震影响场下的死亡人数、人口分布数量,探讨各地震影响场模型下的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导致此次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与真实地震现场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震影响场分布、人口分布、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偏差、地形地貌、次生灾害等多种因素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提高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精确性的途径为提高地震影响场评估精度,提高人口分布、房屋建筑等数据空间分布评估精度,后期专家检验等。  相似文献   
122.
Precise tree species classification with high density full-waveform LiDAR data is a key research topic for automated forest inventory. Most approaches constrain to geometric features and only a few consider intensity values. Since full-waveform data offers a much larger amount of deducible inform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a high number of parameter and feature combinations. Those variables having the highest impact on species differentiation are determined. To handle the large amount of airborne full-waveform data and to extract a comprehensive number of variable combinations an improved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he full-waveform point parameters amplitude, width, range corrected intensity and total number of targets within a beam are transferred into raster covering a test site of 10 km2. It was possible to isolat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based on the intensity, the width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argets. Up to six tree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with an overall accuracy of 57%, limiting to the four main species accuracy was improved to 78% and constraining just to conifers and broadleaved trees even 91% could be classified correctly.  相似文献   
123.
利用1991~2011年5~9月伊宁市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伊宁近21a降雨特征。结果表明,21a来伊宁雨日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后10a和前10a相比,中雨、大雨和暴雨日数均出现增加,但小雨日数明显减少导致总雨日出现了减少。小雨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是7月中旬,中雨和大雨过程最多时段同在5月下旬。前半夜为中雨、大雨、暴雨过程最易发生时段,后半夜为小雨过程最易发生时段。逐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呈现较为一致的日变化特征,夜雨多且雨量集中。伊宁的降水主要以短时性降水(1~4h)为主,多发生在前半夜至后半夜,1h降水频次最多的是量级≤1mm的降水,但1.1~3mm量级的降水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4.
Two hours after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the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was obtained using the ShakeMap Rapid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ite Effects,developed by the author,which integrates the inform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s,the strike and scale of causative fault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fault rupture process and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China,as well as local site effec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① The major axis of shak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directed NW-SE,parallel to the Yushu fault; ② The meizoseismal area reaches an intensity Ⅸ and covers 300km2; ③ The intensity Ⅸ area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40km southeast and 15km northwest of the epicenter along the causative fault; ④ Due to local soil conditions,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area with intensity Ⅸ on bedrock shows an intensity Ⅷ when converting from the bedrock to the soil; ⑤ Areas with intensity Ⅷ,Ⅶ,Ⅵ measure 3,000km2,8,000km2,and 24,000k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5.
天津市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立足于地震应急领域,选用天津市及邻区34个震例的72条烈度等震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依据椭圆模型的适用性,将震级上限定为6.5级。考虑到地震应急工作需求和邻区地震对天津辖区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以及辖区内有感地震对社会生产、群众情绪产生的影响,研究将数据限定为天津市周边400km范围内的烈度外包线,震级下限为3.6级。通过与已有衰减关系对比,本研究结果对于5级以下地震应酌情降低烈度值,对于5级以上地震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6.
吴国栋  谭明  唐丽华 《内陆地震》2012,26(3):203-208
2011年11月1日新疆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MS6.0地震发生在由阿吾拉勒山南缘断裂和巩留南断裂控制的巩乃斯谷地内部,地震造成了巩留县、尼勒克县的部分民居及生命线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根据灾害调查结果,圈定了地震烈度分布图,极震区烈度为Ⅶ度,宏观震中位于巩留县牛场以北。  相似文献   
127.
九江-瑞昌5.7级地震作为一个中强地震,其造成的损失和极震区面积之大确实罕见,为一典型的小震大灾现象。本文利用大量现场第一手资料,并从场地条件、地形地貌与地震烈度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这次等震线的划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2013年8月12日,西藏自治区左贡、芒康交界发生Ms6.1级地震.本文在对此次地震灾区所有房屋建筑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本次地震烈度等震线的分布情况,如形状、面积和范围等.同时,在介绍区域地震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根据震区活动构造、地震烈度等震线、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结果等综合分析判定,澜沧江断裂带是左贡、芒康交界Ms6.1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本文的初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认识当地的发震构造条件,而且还有利于指导当地的抗震设防、防灾减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9.
基于照明补偿的单程波最小二乘偏移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小二乘偏移是一种基于反射地震数据与地下反射率间线性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地震数据线性反演方法,相比常规偏移成像具有更好的保幅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照明补偿的单程波最小二乘偏移方法,首先利用单程波方程的稳定Born近似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构建反射地震数据与地下反射率间的线性算子,然后再应用线性最优化方法求解最小二乘偏移所对应的线性反问题.在迭代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过程中,以地震波场的地下照明强度作为迭代反演的预条件算子加快迭代的收敛速度.单程波传播过程中考虑了速度分界面产生的透射效应,并用单极震源代替常规偏移中的偶极震源.把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层状理论模型和Marmosi模型地震数据的数值试验中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主分量分析在热带气旋强度客观预报中的试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主分量因子分析在热带气旋强度客观预报中的应用效能,在NCEP再分析资料、T106L19模式产品和热带气旋历史观测资料基础上,采用主分量因子分析技术,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BP型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强度客观预报技术研究试验。试验包含完全预报法原理下的预报因子有无主分量分析、线性与非线性预报方法建模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预报因子的主分量分析通过降低线性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维数,提高因子间独立性,可减小模型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提高模型实际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