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舒杼  周俊  王焰新  卢学实 《地球科学》2009,34(6):1019-1024
为实现炼磷排放的高温液态磷渣的热能、物质的同步回收利用, 并消除其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现场试验, 以高温液态磷渣为主要原料, 直接与16.5%的石英粉和8.5%的高岭土热配合, 再经1450℃熔炼、浇铸成型和850℃乳化热处理, 制得了乳浊玻璃板材.磷渣乳浊玻璃的抗折强度为43.68MPa, 耐酸性为0.51%, 耐碱性为0.04%, 能满足建筑装饰材料的质量要求.ESEM、XRD和EDS分析结果共同表明, 母玻璃的乳浊机理在于主体玻璃中析出了富Ca元素的粒径为0.1~0.4μm的非晶质球形颗粒.由于高温液态磷渣掺量高达75%, 改性剂掺量低且成本低廉, 生产线易于配置, 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生产可行性、较佳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用似水灰比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预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以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为原料的水泥土进行了一系列物理、强度试验,分析了含水量、水泥用量和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似水灰比的概念用于水泥土强度的预测。采用提出的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根据某一似水灰比、龄期28 d某种的水泥土室内试验强度,可以预测不同含水量、不同水泥用量和不同龄期的水泥土室内试验强度。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得出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其他研究者已经发表的水泥土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度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3.
一次新型液态CO2播撒效果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三维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数值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由播撒液态CO2引起的微物理量变化及云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播撒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增大,由未播撒时的0.37 m/s增大到播撒后的0.54 m/s,播撒使云中出现最大上升速度W的时间比未播撒提前了4 min,表明播撒液态CO2影响了云的动力过程。同时与未播撒相比:云中雨水含量最大值由1.04 g/kg增加到1.40 g/kg;冰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88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6min;冰粒子浓度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72 min;雪粒子含水量的出现提前了72 min,最大值的出现提前了128 min;云水含量最大值由1.21 g/kg减小到0.87 g/kg。证明了播撒液态CO2后可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4.
Abstract: The Wenyu mesothermal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Xiaoqinling district about 1000 km southwest of Beijing in central China. It occurs in the Late Archean to Early Proterozoic metamorphosed volcanic and sedimentary rocks. Three distinct stages of veins have been identified: (I) gold‐poor quartz–pyrite veins, (II) gold‐rich sulfide–quartz veins, and (III) gold‐poor carbonate–quartz veins. Stage II can be subdivided into IIa and IIb. Gold typically occurs as fracture‐fillings associated with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Fluid inclusions were examined in quartz samples from veins of both stage I and II. Three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are identified: CO2–H2O, CO2–rich, and aqueous inclusions. The first two types are of primary in origin. The last type occurs in two ways: coexisting with CO2–H2O and CO2–rich inclusions and thus primary in origin; and occurring along late healed fractures and hence secondary in origin. CO2–H2O inclusions display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Th and increasing Thco2, from the highest Th (311–408C) and lowest Thco2 (average 18C) in stage I quartz through middle Th (284–358C) and ThCO2(average 25C) in stage IIa quartz to the lowest Th (275–314C) and highest ThCO2 (average 28C) in stage IIb quartz, indicating an evolving H2O–CO2–NaCl fluid system. CO2–rich and primary aqueous inclusions show consistent ThCO2 or Th with their coexistent CO2–H2O inclusions. Whereas the secondary aqueous inclusions in stage I and IIa quartz have almost the same Th and salinity as the primary aqueous inclusions in stage IIb quartz. Comparing with CO2–H2O inclusions, these non–CO2, low salinity aqueous inclusions may come from different origin, most probably meteoric water. Unlike in both stage I and IIa quartz, fluid inclusions in stage IIb do not show evidence of fluid immiscibility. The fact that most of gold is associated with stage IIa and IIb veins and not with veins of stage I which is the main stage of vein formation suggests that gold deposition occurs at the later stage of fluid immiscibility. The continuing phase separation led to the deposi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gold at the Wenyu mine.  相似文献   
145.
利用垂直积分含水量估测降水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讨论了垂直积分含水量 ( QVIL)在估测降水中的实际应用 ,并首次针对其他常规方法做了较为详实的对比实验将 QVIL与 PPI、CAPPI资料在估测降水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 ,将 QVIL的估测降水结果与雨量站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6.
烟曲霉产壳聚糖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为出发菌,通过选择适合的培养条件,筛选出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烟曲霉是良好的产壳聚糖酶出发菌。烟曲霉液体发酵产壳聚糖酶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壳聚糖1%,KH2PO40.06%,尿素0.2%,(NH4)2SO40.1%,MgSO40.012%,20%土豆汁3%,NaCl 0.05%。在pH 5.0、温度28℃、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烟曲霉产壳聚糖酶的能力最强,达25.1 U/mL。  相似文献   
147.
立式储液罐地震破坏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对立式储液罐的地震反应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考虑了罐体和内部液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3个不同容积的储罐,在不同峰值的地震动时程输入下的反应结果。结合地震灾害中立式储罐的地震破坏现象和特点,以及现有的立式储罐地震破坏预测方法,提出了立式储罐的地震破坏快速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立式储液罐地震反应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对立式储液罐的地震反应进行了研究,考虑了不同罐体和内部液体的相互作用,采用3个不同容积的储罐,输入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时程,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给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49.
基于ANSYS软件benchmark模型耗能减振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介绍了当前国际结构振动控制的公共平台———Benchm ark模型,首次给出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第3阶段20层非线性钢框架抗震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结果表明,模态、无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和ASCE给出的MATLAB结果相同。利用粘滞阻尼器对此模型的耗能减振数值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是一种性能很好的阻尼器,使用本文给出ANSYS的Benchm ark有限元模型来进行耗能减振控制分析是方便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0.
峪耳崖金矿的成矿时代裂变径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峪耳崖金矿含矿岩体中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揭示了自中生代燕山期以来峪耳崖地区经历了频繁、多期次的热液活动,且与峪耳崖金矿的形成密切相关。锆石、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显示,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115~200Ma,成矿下限为82Ma。其中,115~190Ma是主要的成矿时期。成矿流体作用遍及整个岩体;流体的运移受到构造制约,具有NE—SW延伸的趋势;成矿流体具深部来源以及在地表水的参与下成矿。峪耳崖金矿的形成,与当时整个中国东部的动力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