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77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利用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后架设在震中区的三个数字地震台记录资料,分析了余震的S波分裂特征,发现震中区余震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与主震的主压应力方向较为一致。3月16日5.1和3月31日5.3级强余震前慢波延迟时间总体表现出逐步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2.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别造山带深地震测深剖面H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的基础上,从地震记录的水平分量得到S波地壳速度结构,并用P波和S波的资料共同约束地壳的组成.剖面上大多数炮点的记录均显示了清晰的Sg和SmS震相.在埠塔寺炮和金拱炮的记录上还较清晰地显示出莫霍界面的反射转换震相PmS,表明在相应的范围内莫霍界面是一级间断面.在Pn和SmS震相都比较强的记录截面图上缺少相应的Sn震相,表示在上地幄顶部泊松比随深度急剧增大,在这一深度上物质可能存在局部熔融状态.剖面的地壳泊松比模型表明,上地壳在深度10km以内泊松比为025左右,仅北淮阳弧后复理石带较低,为0.23;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下地壳泊松比为0.26-0.27;在大别选山带,上地壳下部泊松比为0.22-0.24,而下地壳泊松比为0.27-0.30,其中超高压变质带最高.P、S波速度和泪松比表明超高压变质带下地壳主要由基性麻粒岩组成.大别造山带中、下地壳组成的横向不均匀性反映了在三叠纪造山作用期间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以及存在与地慢物质相联系的岩浆侵入体.  相似文献   
113.
AnalysisoftherisingandsinkingmovementofthecrustinQinghai-XizangPlateau,ChinaZi-LingLU(吕梓龄),ZhengZHUANG(庄真),Zhu-WuFU(傅竹武),Jia-...  相似文献   
114.
在稠油热采地震监测中,储层特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弹性波参数的变化才最终表现为地层速度和实际地震响应的变化.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弹性波参数应当是储层特定变化最直接和灵敏的标志.本文详细叙述了弹性波阻抗反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稠油热采地震资料的反演和解释中,结果表明弹性波阻抗反演用于稠油热采地震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5.
用微动中的面波信息探测地壳浅部的速度结构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利用地脉动中的面波信息探测地壳浅部横波速度结构的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和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测定相速度及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在两个场地的探测实例. 通过与钻探结果对比表明,由该方法推测的地壳浅部1~2 km 深度范围的浅层横波速度结构,对于确定物性差异大的地层界面是有效和可靠的. 由于该方法使用的是地脉动噪声中的面波信息,不需要专门的震源, 因此具有经济快捷、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16.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短时均值比法进行改进:1)使长短时均值比法作为分子的异常项不包含在作为正常项的分母中,突出其表现异常的能力;2)用振幅的4次方作为特征函数,使特征函数体现震相到时特点,拾取震相到时问题转化为寻找特征函数最大值问题;3)仅用竖直向记录拾取P波,用东西、南北两向记录联合拾取S波;4)定义用长短时均值比拾取有效波的第一个峰值为拾取到时阈值的上限,拾取干扰波最大峰值为阈值下限,证实了用振幅4次方作为特征函数拾取震相,其阈值上、下限相差明显,可以定义地震震相到时阈值为阈值下限的2倍;5)明确规定分子的短时间仅仅采用3个记录,当3个记录点包含震相初至的波峰(波谷)和前后次极大值时,长短时均值比一定可得到一个极大值,中间的数据点对应的时刻为震相初至。用改进的方法拾取100个有明显震相的地震记录震相到时,准确度很高。本文方法可以视为是对长短时均值比法的拓展,在确定P波到时阈值后,可以用于地震预警工作中的P波到时的自动拾取。  相似文献   
117.
A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of 7 stations was set up in the western Dabie Mountains (31°20′-31°50′N, 114°30′-115°E). Teleseismic events from May 2001 to November 2001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radial receiver function to determine the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The crustal thickness is 32-38 km beneath the array.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appears as a gently north-dipping velocity discontinuity, but turns to be a velocity gradient beneath a station near the Qiliping shea...  相似文献   
118.
借助虚拟反演思路,通过对各种遗传算子不同匹配方式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对于频散曲线反演浮点数编码与轮盘赌选择的匹配方式离线性能最好,提出了一种两步优化反演策略.该两步策略利用浮点数编码、轮盘赌选择、浮点数均匀交换与变异算子匹配组成基本遗传算法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施加免疫启发策略和免重复计算加速策略,多次运行,对每次运行结果继续施加模拟退火算法使其至少达到局部最优,最后取得最优解.免疫启发策略充分利用最佳个体的信息加速进化进程,通过对每代的最佳个体施加一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来加强对邻近区域的局部搜索,通过标准差的调整也兼顾了对邻近区域以外区域的搜索,将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遗传算法自身进化进程的干扰;免重复计算策略大大减少了正演计算次数,节约了计算成本,提高了反演效率.两步反演策略避免了多次平均法的缺陷,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降低了非惟一性.  相似文献   
119.
岩石正交各向异性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速度各向异性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果这些因素在岩石中构成正交分布,就会出现正交各向异性.在实验室通过选择了三种不同岩性的岩石,采用超声脉冲测试方法中的横波偏振扫描方式,观测了岩石样品三个坐标方向上的横波速度变化,通过分析三个传播方向上出现横波分裂的差异,以及出现最大或最小快慢横波振幅的偏振方向发现,可从横波偏振方向和速度值判断出纹理砂岩和裂隙大理岩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速度正交各向异性和裂隙方向等特征,认为这两种岩石的正交特性的原因是岩石的层理或裂隙与岩石本身的结构(定向颗粒或结晶)构成的.实验室超声波测试可以找出正交各向异性的结构方向.  相似文献   
120.
ntroductionTransientSwavevelocityrupture(TSVR)meansthevelocityvoffaultruptureisbetweenSwavevelocityβandPwavevelocityα.It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