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6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60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253篇
地球物理   478篇
地质学   1803篇
海洋学   97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13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自然资本评估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由于海洋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开放性、流动性和多层次耦合性等特点,海洋自然资本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缓慢。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能值转换率将生态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能值,可衡量和比较不同等级的能量价值,系统完整地反映自然资本价值,这一特点是其他评估方法所缺乏的。为精确量化海洋生物资本价值,本研究引入海洋食物网信息能流图和生态系统能量传递规律,提出了生物能值转换率的经验公式,即Tn=T1·E^1-nL(T1为初级生产者的太阳能值转换率,n为营养级,EL为林德曼效率)。为验证经验公式的可行性,选用相关案例进行了研究,得到海洋食物网中不同食性生物所处营养级及其相应的能值转换率。经验公式有一定误差,具体应用时应通过调研文献和相关数据,确定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以提高准确性。本研究得出的经验公式简化了海洋生物能值转换率的计算方法,促进了能值分析理论在海洋自然资本评估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基于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18个钻孔岩性、沉积特征及年代数据,结合研究区考古遗址点时空分布特征,恢复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区域水文环境演变的成因机制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受东海海面上升和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距今11.5—5.5 ka,长江中游地区河湖水位呈上升趋势,随着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及稻作农业活动的增加,人类文化聚落自山前平原地带逐渐向盆地平原中部扩展;距今5.5—4.0 ka,长江中游河湖水位有所下降,新石器晚期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迅速发展,聚落数量增多,平原腹地聚落比例增加;距今4.0 ka前后,河湖水位再次有所上升,洪泛过程加剧,可能是石家河文化快速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63.
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以来发展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涉及发展地理学内涵和理论、领域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系统梳理了发展地理学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收敛、发达地区或国家生活品质提升过程中的收敛及其路径等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国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发展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条件与学科优势,并着眼于国际学术前沿最新动向与国家宏观战略需求,提出了今后中国发展地理学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未来发展地理学研究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以提升欠发达地区可持续生计能力与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为核心,以构建发展地理学理论和跨学科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目标,聚焦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扩散特征与收敛研究,探索出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调控政策与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964.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plastic recycling networks in Kolkata, India, as a case to illustrate the contradictory entanglement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urban informal contexts of the Global South. In light of the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critique of informal plastic recycling in Indi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plastic recycler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con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ir business. Network and chain approaches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are combined with the notion of social metabolism to conceptualize the entangl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rocesses as well as socio-environmental inequalities entailed in recycling network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e impact that the heterogeneity and fluctuation of plastic waste supply has on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recycling networks, giving rise to distinct forms of governance in its intermediate and down-stream segments. Such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also serves to explain why environmental upgrading is hard to achieve under prevailing circumstances by plastic recyclers in Kolkata. Based on an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of informality under which plastic recyclers operate, the adoption of common assumptions about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mbuing part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 is called into question.  相似文献   
965.
根据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优势种,并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与水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春、秋季鱼类质量密度分别为210.50 kg/km2和829.06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8.08×103 ind/km2和165.94×103 ind/km2。春季鱼类资源密度在调查海域的西北部较高,东部较低,而秋季鱼类资源密度在东部海域较高,西北部海域较低。两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秋季为细条天竺鲷、日本发光鲷(Acropom japonicum)。鱼类种数呈现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但是都以西部以及西北部靠近近岸岛屿的海域种类数较高,大部分鱼类栖息在50~80 m水深海域。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温度、底层温度、表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66.
无人船运动控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无人船海上自主作业,无人船运动控制的快速性、准确性以及鲁棒性亟待提高。首先从全驱动控制和欠驱动控制角度,分别概括了国内外无人船航向控制、航速控制、轨迹跟踪控制以及路径跟踪控制的主流控制方法。其次,归纳总结了处理海洋环境不确定扰动的研究进展,包括扰动的建模和消除、抑制扰动的主流方法。最后,总结了无人船运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两个角度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对本次会议的专题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城市地质环境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8.
克拉玛依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生态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的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范畴的回顾性评价,借助反映生态效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可以定量描述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土地利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论文采用干旱区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技术和方法,估算了规划基期、近期和规划实施评价期的生态资产价值,不同时期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动趋势表明区域环境因规划实施得到改善。本文最后讨论了利用生态资产价值核算技术筛选环境可行的规划备选方案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9.
从环境资源的价值论出发,介绍了环境资源的界定,陈述了环境资源的内容与性质;阐释了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势必要产生正、负价值,进而构成环境资源的本身价值、增加价值和损失价值;论证了环境资源的整体价值是其本身价值、增加价值、损失价值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耦合价值;探讨了环境资源耦合价值与环境资源利用模式的关系;提出只有环境资源耦合价值大于0才是环境资源可利用的经济发展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70.
利用海南岛加密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日环流配置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天气型下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关键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15:00—19:00。(2)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型主要有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3)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短时强降水分别占37%,31%,16%和16%。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主要出现在7、8和9月;西南低压槽型除9月外,其余各月份均可能出现;冷锋型绝大多数出现在4、5月。(4)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整层湿度条件都较好,不稳定能量较大,垂直风切变较弱。西南低压槽型不稳定能量较大,湿度条件一般,垂直风切变较弱。冷锋型存在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垂直风切变最大,0~6 km风速差75%分位大于10 m/s,不稳定能量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