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32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81.
内蒙古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是一个以锡为主,共伴生锌、钨、铜、钼、铌、钽、锂和铷的大型矿床.该矿床以发育铌、钽、铷、锂矿化有别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其他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维拉斯托地区的北大山岩体和维拉斯托岩体开展了 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相似文献   
582.
为了解漠斑牙鲆群体的遗传背景,并为漠斑牙鲆人工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筛选获得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养殖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该群体等位基因平均数为4.0,平均杂合度为0.597 7。各多态座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则为1.7~4.1,多态座位杂合度的观察值为0.291 7~0.958 3,无偏倚期望值范围为0.405 3~0.755 3,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为-0.451 7~0.346 6。每个座位上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53~0.746,个体识别率为0.176~0.559,非父排除率为0.405~0.755,其累积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均达到0.999 9和0.993 7,这些座位均属中识别力以上的遗传标记,可以应用于今后的漠斑牙鲆的遗传育种(如雌核发育等)研究。  相似文献   
583.
中国对虾黄、渤海沿岸地理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简称RAPD)技术,对中国对虾的黄、渤海地理群的32个个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使用OPI系列的20个10bp的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每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为:17个引物获得了谱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产物,扩增片段的分子量在2000~2000bp之间,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39个,占36.8%;平均遗传距离为0.0941+0.0206,有67个标记(占63.2%)在整个群体的32个个体间表观稳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84.
585.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标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古洪水研究的关键是确定古洪水事件的识别标志.洪水可以造成古文化中断,还会在各种文物上留下洪水痕迹.山区河流古洪水产生的平流沉积在沉积层理、沉积体形状、颜色等沉积构造和粒度、分选性、矿物组合等沉积结构方面具有可识别的标志.在洪泛平原区,对古溃口扇采用沉积学、地球物理学方法研究其沉积结构,对确定古洪水事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古洪水所产生的埋藏古树、泥炭及沉积物中花粉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古洪水事件的识别.  相似文献   
586.
网湖鲫鱼的生长与资源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84—1986年在湖北省网湖进行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该湖鲫鱼的生长模式,同时按照Joneo体长股分析模型和Thompson-Bell体长预测模型分别推算鲫鱼资源量和不同捕捞强度下资源量和渔获量的理论值,并求得最大持续渔获量。据此,对该湖鲫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渔业对策。  相似文献   
587.
588.
王迎宾 《海洋学报》2021,43(2):28-37
为应对渔业资源的日益衰退,增殖放流成为了目前补充资源、维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增殖放流实施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特征是学者们普遍关心,却又无法使用传统剩余产量模型有效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的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增殖放流情况下的剩余产量模型(增殖剩余产量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增殖放流和捕捞策略对模型的影响。该模型的形式与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相似,但加入了描述增殖群体增长特征的参数—有效增殖率,以此来表示增殖放流的群体对产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合理的增殖放流可以起到增加最大可持续产量的效果,使用增殖剩余产量模型能够得到合理的最大可持续产量等关键指标的估算结果。与无增殖放流情况相比,在增殖放流影响下,海域原存资源(海域原本存在的群体)达到最大可持续产量时所需的生物量较小,而可承受的捕捞努力量则有所增加。增殖剩余产量模型所反映的原存群体和增殖群体之间会产生抑制作用。在该作用影响下,不同增殖放流和捕捞策略会对模型的评估结果产生影响。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将增殖放流纳入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评估过程,提高了增殖放流影响下最大可持续产量评估的准确性,可用于诸如海洋牧场等边界较清晰的海域内增殖定栖性种类最大可持续产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589.
基于Ecopath模型的七连屿礁栖性生物的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承载力评估是开展生物资源增殖放流, 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2019年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数据, 构建了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Ecopath)模型, 分析和探讨了相关功能组增殖放流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 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营养级范围为1.00~3.81;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转化效率为13.45%; 生态系统以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 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的能流占比为57%。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54; 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为19.07; 系统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性指数分别为0.36和0.22, 表明当前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偏低, 系统对于外界的干扰抵抗能力较弱。在未改变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 各功能组中珊瑚、双壳类和植食性鱼类的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5.09~53.77t•km-2、2.55~39.95t•km-2和4.89~17.94t•km-2, 因此仍具有较大的增殖空间。珊瑚礁鱼类群落的最大生态承载力同珊瑚礁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增殖密切相关, 在未来的珊瑚礁渔业管理中应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的角度综合考虑增殖放流的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590.
根据2012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3年2月(冬季)在台山列岛的拖网定点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资源密度(质量及数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台山列岛渔业生物136种,隶属于18目63科98属,其中鱼类80种,虾类16种,蟹类28种,口足类3种,头足类9种;优势种共有22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是唯一四季共同的优势种;Shannon 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全年平均值为2.88(范围:2.80~2.95),Pielou均匀度指数(J′)全年平均值为0.69(范围:0.65~0.72),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全年平均值为6.99(范围:5.76~7.69),夏季群落多样性较高;从渔业资源质量平均密度看,春、夏季最大值都出现在05站点,分别为640.70 kg/km2和1 039.31 kg/km2,秋季最大值出现在03站点,为1 187.48 kg/km2,冬季最大值出现在04站点,为683.24 kg/km2,从渔业资源数量平均密度看,春、夏季最大值都出现在05站点,分别为170.68×103尾/km2和123.69×103尾/km2,秋季最大值出现在01站点,为119.71×103尾/km2,冬季最大值出现在04站点,为133.27×103尾/km2。总体来说,台山列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物种较多,种间分布均匀,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