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篇
  免费   1998篇
  国内免费   701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2981篇
海洋学   73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7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第四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队极地海洋气象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文义 《海洋预报》1993,10(2):24-32
本文介绍了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从获得的每日四次现场气象观测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出了1988年长城站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特点。 利用长城站现场气象观测资料及接收到的地面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开展了对长城站地区天气预报工作。并总结了影响长城站地区天气系统和出现的天气及影响长城站地区的气旋路径。对今后有关人员作好站区天气预报和科学考察工作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环境微生物含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3-1994年南极夏季取自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空气、雾、雨、冰、雪、海、淡水、陆上、湖泊和海滨的土、砂、石、不同深度湖泊沉积物的206份样口的微生物,包括海洋性细菌、陆源性细菌、菌物(即真菌)、大肠埃希氏菌、耐铬、镉、汞、银、铁、阴离子洗涤剂(LAS)菌、耐酸菌及烃氧化菌等的含量做了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63.
64.
南极中山站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1998年3月7日至1999年11月23日历时21个月,在南极中山站连续采集89个海洋气溶胶样品,本文提供全部样品的13种化学元素Cu、Pb、Zn、Cd、Fe、Al、Mn、Cr、V、K、Na、Ca、Mg含量的实测值.研究表明中山站气溶胶化学成份的含量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征.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富集因子等方法判别不同时间段中山站气溶胶化学成份的来源。  相似文献   
65.
南极磷虾渔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荣  孙松 《海洋科学》1995,19(4):28-32
磷虾在分类地位上属甲壳动物纲(Crustacea)、磷虾目(Euphausiacea)。全世界共有85种,全部生活在海洋里,营浮游生活。个体较小,一般仅为十到几十毫米,是海洋浮游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生活在南大洋的磷虾有7~8种。人们称作南极磷虾(Anatarctickrill)的通常是指其中的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Dana)。成体大磷虾的体长约为50~60mm,体重约18,尽管个体较小,但生物量庞大。鱼类、鸟类、海豹和须鲸都以它为生。近一二十年来南极磷虾成为南极研究的重点和热…  相似文献   
66.
南极磷虾年龄组成的体长频数分布混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1989/1990和1990/1991两个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以北海域所获的拖网样品,应用分布混合分析方法,研究大磷虾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种群内最多可能包括6个年龄:发年幼体,1^+,2^+,3^+,4^+和^5+龄虾。  相似文献   
67.
利用我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获得的德雷克海峡地区水温资料,并结合国外锚碇浮标和测流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德雷克海峡绕极流和锋面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研究表明,德雷克海峡绕极流的流速共有3个强流区,就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流的空间变化而言,以亚南极锋附近的海流最强,流向和流速也最稳定少变.德雷克海峡深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与上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深层流速明显减弱,且稳定性差.德雷克海峡绕极流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化,但是这种时间变化因地而异.极锋附近在冬春季节是稳定的深层北向流,它与南半球高纬度的冬、春季节的Ventilation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德雷克海峡上层水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锋面分布特征.水温在德雷克海峡的高纬度区更加稳定少变,而极锋附近深层海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68.
《海洋地质前沿》1996,(4):21-22
南极冰川变化莫测,各国专家说法不一英美科学家:气候变暖引起南极冰架脱落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南极冰架融化脱落,并且脱落的浮冰很可能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英国研究人员说,南极半岛气温的持续上升使...  相似文献   
69.
张林  薛振和 《海洋预报》1996,13(1):34-40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别计算了南极4个区海冰和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的变化周期,并对前3年的南极海冰强弱和当年的台风发生频率数进行了逐月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0.
张林 《海洋预报》1996,13(2):69-76
本文给出了南半球和南极地区天气基本特征,总结了两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现场气象保障的预报经验。在1989/1990年度夏季在长城站缺乏资料的情况下,成功地预报了一个绕极气旋的过境时间,为营救被困于柯林斯冰盖上的中国南极冰川考察小组成员提供了准确的行动时间。在1992年/1993年度参加第九次南极考察期间,为”极地“船四次安全顺利地穿越西风带提供了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