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3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测绘学   129篇
大气科学   550篇
地球物理   395篇
地质学   3164篇
海洋学   37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40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收集了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57个远震事件,并从宽频带数字化三分量地震记录中计算出了马尔康(MEK)、都江堰(YZP)、中江(JJS)、江油(ZJG)、广元(YTS)、康定(GDS)、汉源(XJP)、雅安(MDS)、峨眉山(EMS)、沐川(WMP)、仁寿(YGD)、荣县(HMS)等12个台站下方的远震P波径向接收函数.另外,引入地震勘探中的动校正技术,将各台的接收函数校正到67°的参考震中距处,然后对接收函数进行叠加以增强信号,并把叠加接收函数作为台站下方的平均接收函数.最后,利用台站下的平均接收函数反演得到S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以锦屏山—龙门山断裂为界,其西侧地壳厚达70 km,而东侧仅为50 km左右,Moho面在断裂下方形成了一个陡坎;川西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川中地区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川西地区的中地壳存在厚度为8~22 km的低速层.在都江堰、雅安一带,低速层的厚度最大,其厚度在20~22 km之间,其上地壳为一个坚硬固体,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孕育大地震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12.
甘肃庆阳2018年暴雨异常偏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13.
分析了2006年11月23日新疆乌苏Ms5.1地震前后距震中250 km范围内的北天山地倾斜观测资料.认为2005年初以来绝大多数测项存在明显的准同步性趋势异常,以趋势性加速E倾、N倾为主,地震发生在大多数异常结束并出现返向加速变化之后,少数在趋势性E倾、N倾过程中;空间上愈接近震中,异常开始时间愈早,异常测项也较为集中.与以往震例比较该次地震前中短期和短临异常不明显,震后绝大多数趋势异常仍在持续,可能表明北天山地区依然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914.
5·12汶川地震之前的3年多时间里,湖北境内及周边依次发生了九江Ms5.7、随州帆4.7、荆州帆4.2和竹山帆4.6等一系列中等强度地震,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均明显高于近几十年的平均水平,在湖北历史地震中这种情况也不多见,在时间上又恰好发生在汶川地震之前.本文通过大地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汶川地震前后湖北地震活动情况分析和震源机制解等方面探讨了近几年湖北地震活动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5.
不可忽视的汶川大震前奇热奇旱奇涝特异背景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大震前的21个月和10个月,在川渝地区出现的较长期高温热浪,严重干旱和暴洪(简称奇热奇旱奇涝“三奇”)并使下垫面生态气象出现奇差等大气物理现象的空前异常的分析,发现汶川大震恰处“三奇”中心西部边缘,大震发生在“三奇”后21个月和10个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物理机制,并提出孕震地球物理过程和“三奇”大气物理过程可能存在某种“能”和“力”的交织影响假设。  相似文献   
916.
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松动荷载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松动荷载的方法多为规范法和理论公式法,这些方法都建立在对以往隧道松动荷载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双洞八车道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隧道形式。由于其跨度增加、扁平率降低,现有松动荷载的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已成为隧道建设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为研究背景,概括和总结了各种松动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计算龙头山隧道的松动压力,分析和对比计算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实测围岩压力对各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各种方法的产生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各自的适用性;根据研究结果,对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17.
918.
塔北西部英买力地区英买2 工区古生界盐构造样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构造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和理论研究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塔北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区块。根据地震及钻井资料,研究了塔北隆起西部英买力地区英买2 工区古生界盐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及其对区域构造的影响。塔北隆起西部古生界发育了与中寒武统膏盐岩有关的盐构造样式,包括盐丘、盐上逆断层、盐上正断层。通过相干图分析可见盐丘从底到顶展示出有规律的变化,盐底变形强的地区在顶部变形弱,而盐底变形弱的地区在顶部变形强;变形强弱的不同在相干图上表现为与周围不协调的椭圆,从盐丘底部到顶部,椭圆的长轴方向逆时针旋转了30°,反映了变形时有走滑运动的分量存在。通过演化剖面恢复,认为古生界盐构造在古生代末基本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在三叠纪断裂重新活动,伴随着生长地层发育。膏盐层的分隔作用造成了构造层次之间构造样式的不协调及其分层性特征,盐构造形成的构造裂隙控制了后期火成岩的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919.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tonic background,focal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2008. The earthquak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ult of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Bayan Har Block and the Sichuan Basin. Most of the earthquake energy was released in an area (the seismic source body) 330km long,52km wide and 20km deep over 100s. Energy release in the source body was extremely uneven,and strong ground motion in the epicenter area shows obvious asymmetrical character in the time and space scale. The high-intensity area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rce body,an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bears an obvious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casualties caused by this earthquake were in the areas of intensity IX or above. Houses,schools and hospitals etc.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Lifelin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water conservation etc. also suffered significant damage. Besides,earthquake-triggered avalanches,landslides,mud-rock flows and so on were extremely serious. The tremendous earthquake disaster highlighted the deficiencies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management,scientific earthquake research,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and publicity of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相似文献   
920.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提供的30年(1979-2008)的长波辐射数据产品(OLR),对中国大陆地区长波辐射背景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值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青藏高原块体在四季中都呈现低值,中国西北部和华东地区的长波辐射值相对青藏高原块体高,这些区域在春秋两季长波辐射变化剧烈,夏冬两季变化相对缓慢.熟悉这些特征将有利于识别地震异常与非震异常,可以为为进一步开展长波辐射的地震异常信息提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的中国川滇地区长波辐射背景场,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的长波辐射数据,发现震前一个月长波辐射异常显著,并且异常的分布受活动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