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1篇
  免费   2729篇
  国内免费   4173篇
测绘学   1119篇
大气科学   1602篇
地球物理   3643篇
地质学   9843篇
海洋学   1367篇
天文学   676篇
综合类   1021篇
自然地理   1042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1065篇
  2013年   782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900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769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35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338篇
  1993年   312篇
  1992年   298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深弹发射装置安装在甲板部位,使用环境恶劣,过去均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环境适应性考核。最近几年,随着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仿真技术也开始发挥作用,以发射装置接线箱的冲击响应为例,介绍仿真技术在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可知,仿真分析对于发现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还是非常有效的,它突破了环境试验受限于试验样机和特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仿真结果,对装备模型进行及时修正。  相似文献   
952.
在日照市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对获得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日照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认为日照市除部分元素或指标外,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与全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接近。研究发现,日照市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一级标准限值,日照市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而受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等后期人为活动影响,日照市表层土壤中Cd,C,Hg,N,P,S,Se,Corg等元素或指标出现明显富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53.
海滩对风暴的响应及风暴后海滩的恢复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海滩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浙江舟山市朱家尖岛东沙海滩地形地貌的现场调查,对比分析了热带风暴"娜基莉"影响下东沙海滩剖面的蚀积变化,探讨了海滩在热带风暴发生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在"娜基莉"影响期间,因风暴浪为向岸浪,东沙海滩几乎遭受全线侵蚀,12个剖面单宽侵蚀总量为73.46 m3/m,其中海滩直线段较两个遮蔽段侵蚀显著。由于海滩在风暴前进方向的左侧,且"娜基莉"距东沙较远,使得东沙海滩普遍侵蚀但强度较小。东沙海滩在热带风暴后的恢复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地貌调整和冲淤变化不同,下岬角遮蔽段基本趋于稳定,直线段和上岬角遮蔽段在恢复过程中因受海滩季节性调整的影响呈现持续侵蚀。  相似文献   
954.
波浪作用下单桩基础周围海床液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动力响应模型,考虑自重影响下的海床长时间固结过程。采用已有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实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波浪作用下单桩周围三维海床液化区域,通过定量分析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初始有效应力的变化,讨论单桩插入深度对海床液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单桩插入深度发生变化时,土体初始有效应力对海床液化的影响要大于超孔隙水压力,且影响程度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究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不同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性表现为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8.5℃、氢氧化钠浓度0.305mol/L、提取时间68 min,此时提多糖取率为11.86%,与模型预测值11.93%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碱性玄武岩形成的时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华北克拉通及邻区的早前寒武纪不存在碱性玄武岩。全球范围内碱性玄武岩的形成也存在时限性,它们在中新生代以来相对大量的出现。碱性玄武岩可划分为钾质碱性玄武岩和钠质碱性玄武岩两大类,后者还可作进一步划分。它们在同位素组成和元素组成上存在相互过渡的变化,这与地幔源区外来加入物质的种类和比例不同有关。高压和低程度熔融是所有碱性玄武岩形成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碱性玄武岩形成具时限性主要与地球热状态从热向冷的历史演化有关。碱性玄武岩的形成需要地幔俯冲作用,可达到相当深度的地幔俯冲作用只是到了太古宙以后才发生,并在中新生代以来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958.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个峰值。R型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控制效应对鸭绿江河口地区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贡献方差达76.55%。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各站位归为两种类型,揭示出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与附近河口对比发现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同朝鲜半岛的河流、中朝准地台花岗岩以及朝鲜半岛花岗岩比较接近,但与长江和黄河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9.
魏晓宇  刘雪峰 《台湾海峡》2010,29(1):122-127
将1992~2006年15a间影响和登陆闸坡站的热带气旋按照登陆点和移动路径进行分类.研究各类热带气旋在闸坡站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的出现时间与热带气旋登陆点及移动路径的关系,定性分析热带气旋风场结构对风暴潮增水的影响并经过2007年至今风暴潮增水预报过程中的实例检验.结果表明:闸坡站的增水类型与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和路径关系密切.在闸坡站登陆的东北行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多出现在登陆前,其他路径则出现在登陆时或登陆后;在闸坡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一般发生在登陆时或登陆后1h以内;在闸坡站以东登陆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峰值一般发生在登陆前10h以上;而其他类型的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增水由于个例较少规律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0.
采用浅地层剖面法、单道地震方法和高分辨率2D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对广西北海-钦州湾近岸海域的活动断层进行探测。结果证明,浅层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活动断层的位置、产状与形态上均具有很好的作用。针对海域干扰因素多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探测效果,为今后开展断层的探测与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