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王裘申  徐超  张振  沈盼盼  吴伟成  张逍 《岩土力学》2022,43(12):3416-3425
加筋土桥台因其具有良好的复合体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建设,研究它在实际工程条件下的工作性能对其设计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加筋土桥台在服役过程中主要承受交通荷载作用,通过室内大比例缩尺模型的加速应力试验,研究交通荷载条件下加筋土桥台的工作性能,考虑加筋间距与筋材刚度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不同交通荷载等级和循环次数下桥台变形与筋材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筋土桥台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整体变形随循环次数趋于收敛,其顶部沉降、面板水平位移与筋材应变均远小于规范给出的阈值;各变形值随加载时间呈阶梯状发展,不同条件下变形收敛趋势有所差异;增大筋材刚度和减小加筋层间距有利于控制桥台的变形,筋材刚度对变形的控制作用要优于加筋间距;交通荷载作用下面板水平应变与顶部竖向应变并不满足2倍关系,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并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和影响居民出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共识背景下,由于"智慧交通—可达性—出行行为(碳排放)"间复杂的影响作用机制,已有的研究难以判断智慧化背景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提高将增加抑或减少出行碳排放。如何通过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来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行,并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减少出行碳排放是当前中国智慧交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的理论框架,并以广州为研究案例地,研究了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社区出行低碳指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规划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3.
当前通达性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地面交通或地下轨道交通,缺少对地面、地下一体化立体交通通达性的研究。利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分别表述地面和地下交通的通达性,并以地面公交站点通过的公交车数量作为权重因子,构建地下交通通达性向地面交通传递的纽带,最终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空间通达性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立体交通通达性的计算,定量描述结果更符合城市交通通达性现实状况,可作为城市科学布局与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高层建筑、码头等工程领域。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是在水下进行的,影响灌注桩的质量因素很多,质量检查也很困难。因此,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以免在灌注桩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常见的质量问题很多,比如:断桩、缩径、浮笼、超方等都影响施工的质量。本文结合实例,介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防治与处理方法,对类似的工程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5.
《国土资源》2003,(1):57-57
近年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给美国的土地勘查带来了一场革命。测量员身背小型移动GPS接收仪,到现场确定界标的位置,然后回到办公室,在电脑前就可以完成划界工作,整个过程只要几天时间。  相似文献   
116.
王飞 《海洋世界》2004,(12):42-43
各自的背包挤在一辆小破车里高速长奔的经历。好像跟平时在路上遇见陌生人互致问候。“你好”。“再见”。并无不同。只是多了一些相同时间和空间的分享。让你可以玩得潇洒又不浪费银子!  相似文献   
117.
为适应地下立体交通工程箱涵顶进置换管幕施工的新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以自动全站仪为主的智能导向系统。介绍了该智能导向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并结合该系统在上海金山既有铁路下顶进公路箱涵工程的顺利完成和成功应用,表明了该系统在实际施工中的优越性与实用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以为纠偏提供实时偏差信息,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8.
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平台建设的核心又在于交通地理信息(GIS-T)数据库。根据GIS-T数据库在整个信息平台中所起到的作用,详细讨论了在支持数据可视化、各类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数据存储模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对整个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9.
旅游交通成本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竞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从旅游交通成本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旅游交通成本由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部分组成,从旅游效用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旅游交通成本模型,用于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以及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结合该模型,对以北京为旅游客源地的3个滨海旅游目的地(天津塘沽区、秦皇岛北戴河区和辽宁省葫芦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以及城际高速列车、普通客运列车及自驾车3种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0.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战雄  袁书琪  陈光水 《地理科学》2012,(10):1168-1175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环节。选择具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交通的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游客吸引半径增加,人均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虽然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亦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但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大则是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350 km以内,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随距离增加变化不明显或略微下降;而350 km以上,两者均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增长,这与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关。从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看,350 km大致可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划分的界线。3个景区的年碳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武夷山>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平均碳排放密度则表现为武夷山>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各景区长途旅游者和乘坐飞机旅游者均占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大部分,且其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因而减少长途旅行和乘坐飞机次数是降低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