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亚芳 《台湾海峡》2001,20(Z1):69-75
本文就枝角类与其它活饵的营养成份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枝角类在海淡水苗种培育和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意义,以及蒙古裸腹溞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862.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霍乱弧菌的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霍乱弧菌(EITor生物型)注入兔肠结扎段中,通过兔肠可以使休眠的霍乱弧菌复苏,恢复成为可培养状态.复苏的霍乱弧菌具有很强的毒力,使兔肠结扎段肿胀、积水、内壁紫红色并出现溃疡。结扎段积液中含有约109cells/ml细菌。  相似文献   
863.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营养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温度)可转化成单孢子,经放散、附着,再发育成新的藻体。但单个营养细胞在未形成单孢子以前,能否发育成新藻体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864.
革氨酸镁对南极冰藻促生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渤海海洋》2002,20(1):41-46
  相似文献   
865.
束毛藻(Trichodesmium)是一种外洋性浮游蓝藻,它由许多藻丝聚集成束状藻团而得名。束毛藻最初由Ehrenberg(1830)创立,当时公有一种红海束毛藻T.erythraeum。Gomont(1893)在修正颤藻科Oscizlatoriaceae的论述中,首次承认了这个属,并且描述了3个种:  相似文献   
866.
抑制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珍恋  徐虹  章军 《海洋科学》2003,27(1):34-37
螺旋藻细胞内较高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是外源基因转化螺旋藻的主要障碍。以供体质粒pEUTISI为酶消化底物,通过多种方法处理螺旋藻细胞,然后检测其内核酸酶粗提液对pEUTISI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2mmol/L以上的EDTA处理16h或无Mg^2 螺旋藻培养培养72h以上,都可使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显降低;低于28℃(如24℃)培养也可降低螺旋藻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在螺旋藻转化前72h开始低温、无Mg^2 培养,转化前16h提高培养基中EDTA的浓度至2mmol/L,就能获得胞内核酸酶活性极低的受体藻,有利于外源基因的转化。  相似文献   
867.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裙带菜配子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升气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裙带菜配子体无性系。比生长速率最高为0.262d^-1,在快速生长期,日平均增重达到30%。通过在线测定DO和pH值变化实时了解配子体光合、呼吸作用的情况,通过测定碱度分析 子体对无机碳的利用情况,表明HCO3一直处于较高浓度,为配子体所利用的主要碳源。测定培养液的盐度、NO3^-和PO4^3-的浓度,其中NO3^-的利用量与配子体的生长相对应,而盐度变化可反映配子体对营养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8.
小角刺藻生长过程中溶解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海水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于1986年12月-1987年2月在温度为25±1℃下培养小角刺藻,以HPLC法测定该藻在培养过程中海水的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小角刺藻不仅是海水中DFAA的主要生产者,而且也是DFAA的消耗者。小角刺藻不仅在缺乏硝酸盐的时候要吸收DFAA,即使在硝酸盐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吸收。在小角刺藻的生长初期,水体中DFAA的含量迅速降低,而在后期却又大大增高。在小角刺藻的不同生长阶段,水体中DFAA的组成也不同。这些都可以说明海洋中DFAA的含量、组成和地区分布是密切地同浮游植物群落的繁殖消亡过程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869.
对细胞干重的测定和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碳、氮源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下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OUC88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含有9%的葡萄糖和6%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生物量达到最高,为25.92 g/L;在含有6%的葡萄糖和2%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总脂含量以及总脂中的DHA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0.56%和35.83%。另外,不同生长时期内裂殖壶菌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不同。在培养到第4~5天,细胞的生物量、总脂以及DHA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870.
田黎  李光友 《海洋学报》2001,23(4):87-92
测试了4株海洋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对其产生抗菌蛋白的影响;提取的粗蛋白的性质以及对6种病原指示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株海洋芽孢杆菌在2216E,EMB,CM培养液;15~35℃;NaCl浓度0%~5%;pH3~9的条件下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20~28℃;NaCl浓度1%~3%;pH5~8.菌株分别培养84~108h抑菌活性最强.(NH4)2SO4沉淀抗菌粗蛋白的最适饱和度为50%~70%.粗蛋白对病原菌尤其对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粗蛋白性质稳定,对高温和蛋白酶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