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测绘学   196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639篇
地质学   773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海口站1976~1997年逐时潮位和逐日最大风速资料,利用阿基米德Copula函数构建海口年最大增水与相应日期最大风速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型。结果表明:1)广义极值分布可作为海口站年最大增水和相应日期最大风速的边缘分布。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G-H Copula函数更适用于作为海口站年最大增水和相应日期的最大风速联合概率分布的连接函数。2)两变量联合作用的同频率增水高度设计值与增水的单变量边缘分布设计值之间的相对差值约为7.5%。3)条件概率1(P(Y≥y|X≥x))中同频率的年最大增水和相应风速的遭遇概率介于78.2%~80.9%,条件概率2(P(Y≥y|X≤x))中同频率的年最大增水和相应风速两者的遭遇概率小于4.8%。  相似文献   
102.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是一种经常出现在极区电离层F层的高密度块状结构,其电子密度一般是背景电子密度的两倍及以上,水平尺度约为100~1 000 km.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产生及演化过程可以示踪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过程中的能量及动量传输过程.同时,这种电子密度不均匀体(尤其是其边沿区域)对跨极盖区的无线电波传播具有很强的干扰,经常影响无线电通讯导航定位等应用.因而,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研究不仅是空间物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空间天气监测及准确预报等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述了近十年来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括了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几种可能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极盖区冷/热等离子体云块的分类研究;统计了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外部条件的依赖性;追踪了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完整演化过程;最后,讨论了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引起的离子上行现象及电离层闪烁效应.  相似文献   
103.
探讨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极端气候事件概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国内外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的现状,从经典极值分布理论、极值分布模式的参数估计、广义极值分布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佐证进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研究的重要性,列举了作者在该领域的一些成功研究成果,并认为极端气候事件概率问题是探讨气象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研究由两个单车道构成低速十字路口交通流模型.模型中两车道上的车辆更新遵循无交通灯管制下的并行规则.依据构建相图的原则并采用局部占有概率方法,建立相图,给出相图中的各部分区域的流量表达式.两车道均采用周期边界条件和确定性FI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精确一致.模型中两条车道的行车规则更接近实际道路交通,该结果为交通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唐铁桥  黄海军  尚华艳 《海洋学报》2010,32(9):6003-6008
基于跟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跟车模型的动能变化公式,利用该公式研究换道概率对各车辆动能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换道概率和相对速度对各车辆动能产生较大影响,但换道概率和相对速度会分别降低其动能变化频率和幅度.此外,系统增加的平均动能会随着系统最大换道概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6.
王振中  王楠  姚文静 《海洋学报》2010,32(10):7431-7436
采用激光熔凝技术,研究了Pd77Cu6Si17合金快速凝固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生长速度的增大,Pd77Cu6Si17合金晶体生长组织形貌发生了Pd3Si枝晶+共晶-ξ枝晶+共晶-共晶团簇-规则共晶-非晶的转变;共晶失稳即非晶形成的临界生长速度为6 mm/s,最小层片间距为35 nm.通过与Al-25 wt%Sm,Al-32.7 w  相似文献   
107.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cipient motion,in which the effects of the fluctuating pressure and the seepage are considered.The instantaneous bed shear velocity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bed downstream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IV measure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instantaneous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bed obeys normal distribution.The prob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cipient motion on the bed downstream of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is given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The predic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 in the region downstream of the reattachment point while a larg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is seen in the region near the reattachment point.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8.
With the global wanning and sea level rising,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of typhoon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The defenses code against typhoon attack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should be calibrated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threat of typhoon disaster and severe consequen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abilistic approach of definitions about "probable maximum typhoon" and "probable maximum storm surge" in 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s of China and has made some design code calibrations by use of a newly proposed Double Layer Nested Multi-objective Probability Model (DLNMPM).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台风影响期间的河道设防标准提出1种新的计算方法(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同时比较规范推荐的Pearson-Ⅲ方法以及其它几种适线方法的计算结果,在三维概率预测模型和单因素概率模型的比较过程中,阐述了三维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在样本选取、多重致灾因素的选取、计算结果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0.
洪汉净  刘辉 《地震地质》2007,29(3):502-512
根据火山喷发实例总结了火山喷发在不同阶段的活动状态,并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理。火山活动从岩浆补给到岩浆喷发的物理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岩浆补给阶段,岩浆囊压力差或过剩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火山活动是否休眠或扰动,岩浆补给速率对压力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通道形成阶段,当过剩压力超过围岩破裂强度时,围岩开始破裂,之后水热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3)岩浆运移与失稳喷发阶段,主要是岩浆运移与地壳盖层的相互作用与失稳的过程。文中还讨论了火山活动状态与火山喷发危险性等级之间的关系,7个危险性等级分别对应于火山活动的7种状态,即休眠、平静、扰动、动荡、临界、活动、灾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