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2篇
  免费   1775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测绘学   784篇
大气科学   888篇
地球物理   2342篇
地质学   2568篇
海洋学   58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339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6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2.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动视为一种连续的地壳变形,利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近期GPS测定的大陆内部及周边地区412个测站速率,反演大陆地区自洽的构造变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模拟结果显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插入青藏高原,造成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和抬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带、拉萨和羌塘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川滇地区,内部构造活动强烈,其内部的构造变形包含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增厚,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快速缩短和青藏高原东西向的缓慢拉张,大约吸收了印欧板块会聚量的85%,西藏中东地区东西向的拉张速率达到了(16±2.0)mm/a,且顺时针方向扭转明显.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29.7°N, 19.3°E, 0.392°/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102°±7.4°)南的运动速率是(11±1.54)mm/a,华南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62.25°N, 126.56°E, 0.141°/Ma);塔里木地块相对较稳定,其西部运动速度高于东部运动速度,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总体上讲,中国大陆运动方向为北偏东呈辐射状,从西部近南北方向的运动转向东部地区东南方向的运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横穿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青藏内部的南北向压缩速率为(19±2.0)mm/a,横穿西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13±1.5)mm/a,横穿东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6.0±1.4)mm/a.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6±1.2)mm/a.  相似文献   
3.
4.
提要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三维重力位场快速正反演方法。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算法作了行之有效的改进,通过对反演中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各种理论模型试算,得出保证迭代反演稳定收敛的准则,编制出可在微型机IBM—PC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自动正反演程序。本文还对各种不均质模型进行了模似计算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双层界面构造研究,揭示出了储油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砂岩型铀矿成矿定量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建立矿床物理-数学模型、成矿预测等关键技术,并在潮水盆地大红山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应用.认为该成矿预测技术丰富了我国铀矿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可作为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预测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翠松 《水文》2008,28(2):13-18
分析提出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概念和特性,指出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从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资源系统的恢复力进行评价,计算出各地水资源系统恢复度。实例对山西省各地市2004年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了评价,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西省水资源系统的恢复力普遍偏低,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变化规律,与山西省降水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这一结论为山西省的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海山磁性反演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均匀磁化的假设下,进行海山磁性的反演,有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时则不然.海山磁性的不均匀性是影响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特别当海山内部的正反向磁化不是严格反平行时,反演精度很低.海山形状不准确、磁测资料的随机误差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较小.可以用拟合度参数GFR(Goodness-of-Fit Ratio)来衡量反演结果的可靠程度.当GFR≥5时,均匀磁化假设下反演所得的磁化方向有很高的参考价值;GFR=2~5时,反演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GFR<2时,反演结果常含有很大的误差.本文用面积分计算磁异常.在AT微机上反演一个海山的磁性,约需1分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辐射方程出发,简述洋面温度与亮度温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非线性洋面温度反演的方案设计,用正演算法 计算出非线性洋面温度反演公式的回归系数,对样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震折射液的虚拟射线理论,根据该理论,只要已知地表层的速度,即可直接由折射波信息提取地震参数,从而可实现折射界面的反演。 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QRA技术(定量风险评估)对导管架下水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风险概率评价模型和事故损失综合评估方法。首先辨识潜在的风险事件及相关风险因素,然后量化风险事件的模糊概率和损失程度,最后依据风险量化结果和ALARP(as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lly)原则对需要控制的风险事件给出控制措施。通过定量风险分析,达到及时查找并消除各方面事故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