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福建罗源湾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桡足类是海洋浮游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其种类多,数量大,是海洋生态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罗源湾位于台湾海峡西北部,福建的东部(26°19′~26°31′N,119°34′~119°50′E),水域总面积226.7km2,湾口宽仅  相似文献   
112.
张光涛  孙松 《极地研究》2000,12(2):89-96
浮游动物群落研究在生态学研究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选取不同的浮游动物种和不同的发育期作为分类依据 ,用聚类分析和分布分析的方法对南极普里兹湾海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普里兹湾海区夏季浮游动物群落可以划分为三种地理群落 :北部以纽鳃樽为特有种的被囊群落、中部磷虾群落和以晶磷虾为特有种的近岸群落。通过观察和指示种分析 ,结果表明 :被囊和磷虾群落之间的指示种依次是纽鳃樽、毛颚类幼体、巨锚哲水蚤和毛颚类成体 ;被囊和近岸群落之间的指示种依次为巨锚哲水蚤、毛颚类成体、戈氏长腹水蚤的晚期桡足幼体和虾的原蚤状幼体 ;在对磷虾和近岸群落的分析中晶磷虾是最明显的指示种 ,其次是磷虾的无节幼体和隆剑水蚤。  相似文献   
113.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diversity of Amphipoda''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using statistic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seasonal investig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s (23°30''-33°N, 118°30''-128°E) from 1997 to 2000. Fifty-four Amphipoda species were identified:among which eight species could stand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ver 10℃ and eight species could tolerate the temperature gap ranged from 5 to 10℃; while only six species could stand the salinity fluctuation more than 5. Based on above facts as well as calculated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 divided all Amphipoda species into four groups:(1) eurythermic and euryhalinous species including Lestrigonus schizogeneios, L. macrophthalmus, Tetrathyrus forcipatus, L. bengalensis and Hyperioides sibaginis; (2) temperate-warm species containing Hyperoche medusarum, Parathemisto gaudichaudi, Themisto japonica and Hyperia galba; (3) oceanic tropical species consisted of Oxycephalus clausi, Lycaea pulex, Eupronoe minuta, Simorhychotus antennarius, O. poreelus, Platyscelus ovoides and Rhabdosoma ahitei; (4) subtropical species involving one nearshore subtropical water species (Corophium uenoi) and 37 offshore subtropical ones. Compared with other zooplankton such as Euphausia and Chaetognatha, Amphipoda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minance but 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is could be ascribed to its high adaptation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14.
高浓度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许多现场和实验室研究表明:一直被看作是桡足类主要食物来源的硅藻对桡足类繁殖、生长和发育具有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桡足类体内因素和体外因素两方面介绍了高浓度硅藻对桡足类种群动态的影响.体内因素主要体现在硅藻的营养缺陷和次级代谢物毒性伤害上,体外因素主要为硅藻胞外分泌物、环境因素以及实验方法不同等.文章在介绍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工作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15.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少且年内波动大,湾南部、湾口和湾外种类数多且年内波动小。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brevicorn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和小介穗水母(Podocoryne minima)等。从个体大小上来看,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最大。与历史资料的比较显示,2004年胶州湾水母类比90年代同期增加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海区比较显示,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渤海相似,与黄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在高度富营养化的海水泻湖——厦门贸彗湖开展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延绳夹苗挂养与网笼挂养实验和室内端足类啃食海藻实验,探讨了影响筼筜湖龙须菜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筼筜湖龙须菜的表观生长率为0.42%/d,实际生长率为4.80%/d,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da)的摄食量占龙须菜总生长量的91.4%。而且,筼筜湖的水流缓慢,使藻体附着最高可达2.32g/gFw的颗粒物,明显抑制了龙须菜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端足类的啃食作用和不良的水动力条件是导致筼筜湖龙须菜表观生长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7.
研究回顾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海洋桡足类分类学、群体遗传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8.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黔东统清虚洞组由泥岩和灰岩组成,厚约300m,沉积相属于黔东陆棚深水过渡相区沉积类型,不同于黔西以浅水台地相白云岩和灰岩为主的典型清虚洞组类型。该组三叶虫化石丰富,包括莱德利基虫目Redlichia(Redlichia)guizhouensis,R.(R.)nobilis;褶颊虫目对沟虫科Eoptychoparia jinshaensis,Antagmus dapingensis,褶颊虫科Nangaops brevis;耸棒头虫目叉尾虫科Olenoides hupeiensis,Kootenia sp.,以及掘头虫类中的掘冠虫科Ovatoryctocara sp.,掘头虫科Changaspis elongata,C.cf.elongata和飞龙山虫科Duyunaspis cf.duyunensis;共计9属7种2相似种及2未定种。本文描述了其中具重要地层意义的掘头虫类三叶虫3属4种,包括2未定种。结果表明,在黔东清虚洞组发现的掘头虫类Changaspiselongata和Duyunaspis cf.duyunensis,此前仅报道于该组之下的杷榔组,现这两种的层位可上延至清虚洞组上部;同时显示该组Ovatoryctocara sp.和凯里组下部的Ovatoryctocara granulata比较相似,有可能是Ovatoryctocara granulata的祖先种。掘头虫类三叶虫的新资料将有助于促进国际寒武系第3统底界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浮游动物死体是海洋沉降碳通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浮游动物死体对于准确评估特定海区生物泵碳通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在自然海区的死亡情况,采用2019年7~8月在南黄海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使用中性红染色法分析了浮游甲壳动物死体的平面分布及其受控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平均丰度为(1 378.3±929.84) ind./m3,其死体比例在5.0%~68.8%之间,平均为33.3%±16.6%。桡足类是浮游甲壳动物的主要类群,平均丰度为(1 202.9±937.4) ind./m3,死体比例在3.6%~69.7%之间,平均为38.6%±17.0%,与全球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平均死体比例相当。不同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的死体比例存在差异。其中,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死体比例最高(62.0%),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最低(17.9%)。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和盐度是影响夏季南黄海浮游甲壳动物死体比例的主要影响因子。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死体比例和表层温度显著正相关,拟长腹剑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的死体比例与表底温差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表层盐度与克氏纺锤水蚤(Acartia clausi)的死体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南黄海海洋生态动力学过程和海洋碳通量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0.
为分析夏季南黄海潮汐锋及其对浮游动物和初级生产分布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年夏季航次的水文数据、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样品及叶绿素a资料,对南黄海潮汐锋区位置及小拟哲水蚤丰度和叶绿素a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夏季南黄海潮汐锋对小拟哲水蚤丰度和初级生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查水域存在明显的浅海潮汐锋;小拟哲水蚤丰度高值(18267ind/m3)出现在锋区,其低丰度值(1480ind/m3)出现于锋区附近混合区,两者之间相差1个数量级,其丰度由远岸层化区至锋区逐渐升高。叶绿素a表层浓度高值(4.7μg/L)出现在锋区附近层化区,锋区叶绿素a表层浓度较低(2.2μg/L)。锋区中出现小拟哲水蚤丰度高、表层叶绿素a浓度较低的现象,表明桡足类的摄食压力对初级生产具有明显影响。可见,潮汐锋是影响南黄海浮游生物分布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可为深入探讨潮汐锋对跨锋区生物要素分布乃至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