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测绘学   448篇
大气科学   662篇
地球物理   499篇
地质学   636篇
海洋学   412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71.
2004/2005年冬季强寒潮事件的等熵位涡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丁一汇  马晓青 《气象学报》2007,65(5):695-707
利用2004年12月1日—2005年2月28日的NCAR/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4年12月22日—2005年1月1日的强寒潮事件进行等熵位涡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寒潮事件的强冷空气来自欧亚北部和北极地区的高纬平流层下部与对流层上部。在寒潮爆发前期,高位涡强冷空气传播到贝加尔湖南侧,并被来自低纬度的低位涡空气所切断,在欧亚地区形成北部低位涡(阻塞高压)南部高位涡(低涡)的偶极型环流。随着低位涡的减弱消亡,高位涡强冷空气沿高原北侧向东南方向移动,当高位涡中心移到中国东部地区,高位涡空气柱在垂直方向上强烈向下伸展,使得气柱的气旋性涡度加强,东亚大槽迅速加深,引起寒潮的爆发。进一步分析表明,高位涡中心向南、向下传播过程中,等熵面上高位涡中心附近气流在其西侧和北侧地区沿等熵面下沉,引起上述地区低层西伯利亚高压迅速发展,导致强寒潮爆发。  相似文献   
972.
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精—伊—霍铁路沿线雪害严重区域的气象条件,推算了对铁路工程设计和运营极为重要的最大风速设计极值和最大积雪深度设计值。  相似文献   
973.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二维熵图像分割的人工免疫算法。在遥感高分辨率图像上的实验显示,该算法不仅能准确搜索到最优阈值对,而且计算时间只有传统算法的1.8%。该算法也验证了人工免疫思想用于图像分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4.
台风形成过程中三维结构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NCEP/NCAR全球对流层1°×1°格点分析资料,选取2000年0008号台风Jelawat和0010号台风Bilis两个登陆台风个例,计算了这两个台风形成过程中切向平均风廓线、垂直速度场和位涡场,讨论了这2个台风形成过程中三维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台风的形成过程中,最大风速增加,最大风速半径减小,垂直运动的范围从对流层中部向上向下扩张,垂直运动的强度增大;正的位涡在台风中心上空聚集;各物理量在对流层850 hPa、500 hPa的变化最为明显,在300 hPa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75.
2001年11月30日和12月25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CCSD)附近发生了2次ML3.9级地震。从日均值图上看,地震前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流体测值曲线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通过流体组分的最大相关系数分析知道,除Ar和CO2组分两者相关性较差(最大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632,均方差为0.223)之外,其他组分间的相关性较好,最大相关系数在地震前后均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动。从日均值和最大相关系数异常来看,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中的地下流体异常与该区的地震活动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76.
基于SSA-MGF的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方法对标准化样本序列进行准周期信号分量重建,将重建序列构造均值生成函数(Mean Generating Function.MGF)延拓矩阵作为输入因子,原样本序列作为输出因子,构建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建模并与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对比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SA-MGF的BP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其他3种模型,说明SSA的去噪及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于提高预测准确率是相对有效的,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多步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7.
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两位  王莉萍 《气象科技》2005,33(4):314-317
许多工程的设计需依据给定重现期的降水极值,概率推算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Pearson—Ⅲ型曲线常用于拟合降水频数分布,该文简要介绍了用Pearson—Ⅲ型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的基本方法。采用漳州市10个测站1961~2003年最大日雨量资料,计算给定重现期的最大日雨量。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Excel 2000的函数计算功能,构造Pearson—Ⅲ概率分布函数公式,实现软件的快捷计算。初步结果为:在全市10个站的拟合中,有7个站拟合效果较好,3个站拟合效果较差。文中就提高Pearson—Ⅲ概率分布计算精度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8.
准确确定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传统现场勘探测温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却有很大的时间限制,在非最大融化深度季节无法确定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为了能够在任何勘测季节都可以获得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资料,本文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的多年勘测、测温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总结推导出了4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计算多年冻土天然上限的方法,对于快速而准确的确定多年冻土天然上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79.
利用FLAC^3D商业软件对不同的土钉支护类型(全长型、大小交错型、上长下短型、以及上短下长型)所产生的深基坑水平位移以及基坑底底部隆起位移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全长型和大小交错型土钉支护类型对控制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考虑,大小交错型土钉支护最适宜深基坑支护;对于不同的土钉支护,基坑侧壁位移和基坑隆起位移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80.
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各生育期测定了田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其相应的气象要素, 拟合了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得出它们的几个特征参数:初始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和凸度.在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初始量子效率大多在0.050~0.075之间变化, 最大光合速率在5~25 μmol·m-2·s-1之间变化.表明初始量子效率随生育期的变化不大, 最大光合速率在营养生长期较高, 为20~25 μmol·m-2·s-1, 在生殖生长期, 随着叶片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下降, 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