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桑色素—TRITONX—100荧光光度法测定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允飞 《地质实验室》1992,8(3):164-166
  相似文献   
92.
张宣地区小营盘、东坪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营盘和东坪金矿,分别为河北省张宣地区产于桑干群老地层中的金矿和偏碱性杂岩中有金矿。本文在二者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广泛对比的基础上,认为两个金矿床物质来源复杂,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该两矿床虽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不尽相同,但成因上是有联系的,是相同地质作用(印支—燕山运动)在同一地区、相同时间、不同围岩中形成的两类金矿床。  相似文献   
93.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现已成为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为了解光倒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特征,作者对8个水系共191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在所有序列中,共有51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出1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761,核苷酸多样性为0.012。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所有种群合聚为两大支,其中资江、钱塘江、郁江和柳江的全部样本以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的部分样本组成了Ⅰ支,而东江水系的全部样本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水系的部分样本则组成了Ⅱ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东江的全部单倍型与北江及赣江的部分单倍型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其他单倍型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而九龙江种群内部不同的单倍型间亦有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北江的部分单倍型、柳江及郁江种群的全部单倍型与资江、钱塘江的全部单倍型、赣江和九龙江的部分单倍型之间的亲缘关系亦较为密切。我们推测光倒刺鲃存在两个扩散中心:西江、北江水系扩散中心及东江水系扩散中心。其扩散路径为:西江及北江水系的种群往北向长江水系扩散,长江种群然后往钱塘江及九龙江等水系扩散;东江水系的种群扩散路径可分为3支,一支往北向长江水系扩散,一支往西向北江水系扩散,一支往东向九龙江等水系扩散。AMOVA分析表明,光倒刺鲃地理区之间变异占1.61%,地理区内种群间约占56.47%,种群内的变异占45.14%。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显示,全部种群、各个种群在历史上均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扩张。本研究结果可为光倒刺鲃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共生的热液蚀变成因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3±1.9Ma,该区晚期基性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215±5Ma,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在印支运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形成了富宁地区215±5Ma的基性岩。者桑金矿床分布区的深部可能存在该时期的隐伏岩体,深部岩浆活动驱动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流体浸出地层中的金、砷和锑等成矿元素形成了者桑金矿床。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厦门海域鱼类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了厦门海域23种鱼类样品进行COⅠ基因扩增,结果共获取23条序列,平均长度为656 bp,序列中T、C、G、A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40%、28.10%、18.40%、24.10%.样品种内、种间、科内和目内的遗传距离(K2P)分别为:0.21%,20.50%、24.47%和25.62%,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所选厦门海域鱼类样品仅蓝圆鯵鉴定到圆鯵属,未能鉴定到种,其余22种全部鉴定到种,表明COⅠ基因序列可以作为鱼类分类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96.
用强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处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的幼嫩叶状体,进行色素突变体诱导。结果表明:(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紫菜的对照材料都未发现突变现象,而各诱变组都容易观察到突变的细胞或细胞块,表明在实验中发生的突变是诱变的结果。(2)突变率随诱变剂量和诱变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诱变强度的增加,条斑紫菜的突变率从最低的11.2%上升到28.7%。坛紫菜从10.1%上升到20.2%。(3)在同等面积的叶片上,诱变产生的突变型细胞数量,并不随诱变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使用定量视野检试,两种紫菜在各诱变组中出现的突变细胞数量基本相似,略高的突变值都发生在诱变实验的最低剂量组中。突变率表示突变细胞在存活细胞中所占的比例,而单位面积中的突变细胞数量,反映了诱变的效果。根据这一分析,可以认为NG浓度25μg/mL、诱变时间为30min是合适的诱变条件。  相似文献   
97.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7种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比较一段381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石首鱼科7种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序列有51个单变异多态位点、128个简约信息多态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有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根据Kimura 2参数构建的邻接树(NJ tree)和最大简约树(MP tree)都显示同样的结果:7种石首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群.皮氏叫姑鱼位于单系群的基部,且与其他石首鱼分离时间很早;大黄鱼和棘头梅童鱼亲缘关系最近。并与钩牙皇石首鱼和波纹短须石首鱼构成姐妹群.黄姑鱼和鱿鱼也接近树的基部.  相似文献   
98.
2002年6月—2003年9月,在中国北方重要养殖海区桑沟湾,采用呼吸瓶法现场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的季节变化,从代谢水平探讨了长牡蛎夏季死亡的原因。结果表明,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氧氮比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01)。三龄牡蛎的个体耗氧率7月份最高[2.86mgO2/(ind·h)],1月份最低[0.07mgO2/(ind·h)];个体排氨率8月份最高[6.45μmol NH4-N/(ind·h)],1月份最低[0.47μmolNH4-N/(ind·h)];一龄牡蛎个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38mgO2/(ind·h)和0.04—1.66μmol NH4-N/(ind·h)。三龄个体单位个体耗氧率、排氨率高于一龄牡蛎,而单位软体干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则小于一龄个体。一龄个体的氧氮比变化范围为16.7—58.0,10月份最高,一月份最低;三龄个体的氧氮比变化范围为8.7—64.0,6—7月份较高平均为52.7,8月份产卵后迅速下降到14.7,氧氮比的剧降表明该阶段长牡蛎代谢消耗了大量的蛋白质,使其体质脆弱,可能是引起三龄牡蛎夏季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以褐藻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为实验材料,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类囊体膜;以去污剂sDs为增溶剂(SDS:Chl=20:1,4℃增溶20min),再用蔗糖密度为60%、50%、40%、30%、20%、15%和10%的梯度离心法,从裙带菜中成功地分离出5条含色素的蛋白质复合物带。离心结果显示在离心管顶部没有任何颜色,表明经过SDS增溶没有产生游离色素,纯化的类囊体膜和5条色素条带进行吸收光谱分析,显示了属于叶绿素n(Chl-a)的吸收峰:418、436和667到672nm。叶绿素c(Chl-c)的吸收峰:615和620nm。荧光发射最高峰位于682到690nm的区域。荧光激发光谱显示有Chl-a和Chl-c的激发峰,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只有属于Chl.n的吸收峰。分析结果表明:10%、15%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褐藻的捕光色素复合物;20%、3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浅绿色的PSⅡ复合体(仍然含有捕光色素),4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深绿色PSⅠ复合体,50%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没有被增溶的类囊体膜。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桑沟湾海域大潮期间小海大坝未打开与小海大坝打开后的潮流场。指出小海大坝打开后对桑沟湾的流场没有影响,只有小海入口处余流值增大。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湾的潮汐潮流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