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474篇
地质学   1004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603-606
在讨论了目前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外围铜含量降低场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引发成矿作用的斑岩体的研究之后,作者论述了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自斑岩体中心至接触带的变化规律、铜品位空间分布分形结构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Cu、Mo等金属成矿物质正岩浆模式来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2.
肖序刚 《矿物学报》1998,18(4):496-508
本文提出一个既具有五次旋转的20面体点群(Ih,5m3)也显示由5个共轭立方格子表征的三维平移周期性的几何构型──正12面体框架构型(RDFC)所对20面体相原子结构进行了诠释,同时也诠释了1981年发现的20面体相(Ⅰ相)的电子衍射图(EDPs)和高分辨电子显微象。  相似文献   
143.
Motif的功能概要地说就是对各种Widget的创建、管理和回调。利用Motif工具库为该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主要步骤为:根据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编程设计系统各层次结构的接口界面,主要包括主窗口、菜单拉杆、下拉菜单和绘图基的创建以及模型数据输入和图形的绘制。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由四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输入模型参数和排列参数(包括激发、接收参数);进行有限元法地震正演模拟计算;修改模型参数并重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4.
关于用有限元法作磁法勘探正演计算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用有限元法解磁法勘探的正问题,不再需要引入均匀磁化假定。 传统的正演计算方法是在均匀磁化的假定下建立的,它不能适应解释复杂磁异常的需要。近几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用迭代方法作非均匀磁化条件下的正演计算,对形状比较简单的磁性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磁性体的形状变得比较复杂,计算所需时间很快增加,精度和稳定性也明显降低。以求能量函数极小的变分原理为依据,用有限元法作非均匀磁化条件下的正演计算,得到的磁位势函数满足磁性体内外的偏微分方程和全部界面条件(文中对此作了证明)。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研究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宜于计算非均匀磁化磁性体的有效磁化强度和磁异常。  相似文献   
145.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 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解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  相似文献   
146.
利用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法求解点源三维地电场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源三维地电场的求解是一大型数值计算问题.本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最后形成一个线性方程组Ax=b,这里A是大型稀疏的带状对称矩阵.解大型稀疏方程组的完全Cholesky分解直接算法,一般要求巨大的机器内存来存储系数矩阵A,而且计算速度极慢.因此引入不完全Cholesky共轭梯度(ICCG)算法及按行索引的稀疏存储模式,充分利用A的稀疏性,使得计算速度大大提高,而内存要求则大大减少,因此ICCG算法是地电三维正演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7.
研究提高频率测深正演计算速度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正演是反演的基础,正演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决定了反演的精度和速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保证计算精度前提下提高频率测深正演速度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数学含义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148.
引言在金属矿区和水文工程地质勘探中开展电测深时,常遇到地下分布多个陡倾的断层破碎带、高低阻岩脉、金属矿脉等,这时电测深工作一般要求平行构造走向布极。因此其电测深理论正演曲线,特别是拟断面图,是我们电法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它有助于对实测电测深资料的分析认识和推断解释。对于上述构造,我们可以归结为地  相似文献   
149.
2014年11月24日上午,伴着连绵细雨,夏邑县胡桥国土资源所大门前传来一阵清脆的鞭炮声。班楼村村民朱振清夫妇把一面写着"情系群众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所长何思超的手中。为何要给国土所送锦旗?这背后的故事还要从朱振清的老宅子说起。原来,1992年乡政府在规划宅基地时,因修路原因,朱振清家的宅基地呈凹字型,向后缩了一大截。前边邻居班振和家的宅基地却多出了1.8米,后经村委、乡政府  相似文献   
150.
利用低光度相机首次观测到了2013年7月31日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上空产生的中高层Sprite放电现象。结合闪电定位、天气雷达等同步观测, 对一次MCS诱发的Sprite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对应的母体闪电和雷暴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除发现了2例圆柱型、3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 Sprite外, 还发现了2例发光主体发育不完全的Y字型Sprite。估算的Sprite的底部平均高度低于61.8±3.5 km, 顶部平均高度为84.3±6.8 km。Sprite持续时间算术平均值为25.7±9.8 ms, 几何平均值为24.4 ms。Sprite的母体闪电均为正地闪, 峰值电流在+62.5~+106.2 kA之间, 算术平均值为+77.1±22.2 kA, 是本次MCS所有正地闪平均峰值电流的1.4倍。Sprite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CMC)在+475~+922 C km之间, 几何平均值为+571.0 C km。Sprite母体闪电发生在MCS雷达回波25~35 dBZ的层状云降水区, 弱回波(<30 dBZ)面积的突然增加对Sprite的产生有重要指示作用。Sprite易发生在MCS成熟—消散阶段正地闪比例(POP)显著增加的时段。在本次MCS消散阶段中, 有两个时间段可能有利于产生Sprite。在Sprite集中发生时间段, 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探测到的正地闪比例为54.2%, 正地闪连续电流比例70.24%, 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58.17±50.31 ms, 有利于Sprite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