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对于污染源源项特征(数量,位置及排放强度)的快速且精确估计是污染事件应急响应的关键.与单点源估计相比,多点源的重建更具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于多点源污染事件的两步反演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大气化学模式与有限的浓度观测数据以实现对于未知数量的多点源的准确估计.在其计算过程中,无需任何未知量的先验信息,且可以自动识别污染源的数量,并确定每一个污染源的位置及强度.本文通过使用若干组理想试验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准确估计单点源,两点源和三点源的个数及位置,强度的估计误差可基本忽略.且该算法的估计精度和计算效率不会随着点源个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分析了扬子地台西缘黑色页岩中磷块岩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磷块岩中重金属的分布和赋存特征,探讨了富镉磷块岩的元素组成及其环境效应.结果 表明,扬子地台西缘磷块岩富含P2O5、CaO等化学成因组分,而亏损SiO2 TiO2、Al2O3、Fe2O3、K2O、Na2O等碎屑组分.根据重金属富集特征,这些磷块岩可分为高富镉磷块岩和低富镉磷块岩,湘西和黔东北磷块岩属于高富镉磷块岩.高富镉磷块岩明显富集Cd、Mo、U、Ni、V、Co、Pb等重金属,为环境重金属污染源.磷块岩中Cd等重金属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中,故在磷肥加工过程中去除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是预防磷肥施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首先阐述了锌同位素的研究背景、分析测试方法和示踪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然后以塞纳河锌同位素示踪研究为例,对利用重金属同位素示踪河流污染源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及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了今后有关流域锌同位素研究的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锌同位素组成随河流中颗粒物不同粒径、不同矿物成分的变化关系;河流生物吸收过程中锌同位素分馏机制;以及流域土壤保留源自大气沉降及农业肥料锌过程中的锌同位素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4.
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样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贵州二叠系龙潭组煤矿集中开采区的水环境污染源分类.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污染源可分为生产矿井疏干排水、采空区积水溢流、矸石堆和堆煤场的淋滤液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污染源的排泄方式、污染途径和污染程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对策.其研究成果能为贵州煤矿集中开采区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对固定源无组织排放的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利用已有车间空气中二甲基甲酰胺的检验方法,采用适当延长采样时间,改进色谱分析条件,使方法检测下限降低,以用于环境空气样品监测。当采样体积为5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可较好地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通过列举监测实例,分析如何选择适宜的监测条件,确保捕捉厂界最高浓度监测值,以获得满意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剧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济南市局部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该文分析论述了济南市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现状及综合评价,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7.
李克先 《水文》2012,32(6):11-13,79
排污口分布对于河道纳污能力有一定影响,设定的排放位置不同,纳污能力计算公式亦不同。针对中小型河道,从一维纳污能力模型的基本型式出发,通过分段推演得出均匀污染源入河设定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的递推公式。该公式综合考虑了计算河段内沿程径流变化的稀释和自净作用,简洁实用,可以有效解决点、面均匀污染源和区间径流同时作用下的纳污能力计算问题。同时研究分析了递推公式中分段节点数n和区间径流q对纳污能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建议n取值的一般原则。研究成果可作为现行一维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的补充或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实现地下水水源地的科学保护,识别水源地可能的污染源,通过采集吴忠市金积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16个水井地下水样品,依据采样测试分析结果,遵循连续性和代表性原则,选择了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浊度、溶解氧、氟化物、亚硝酸盐和细菌总数等8个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4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实现对金积水源地可能的地下水污染源的识别。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提取出的4个公因子,解释了所选样本总方差的96.979%,其中第一公因子代表蒸发浓缩作用,第二公因子代表粪便污染,第三公因子代表含氟矿物的溶解和工业污染,第四公因子代表自然作用,且各污染因子对不同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不同,四个公因子对地下水水质的贡献率分别为:42.63%,29.23%,22.40%和5.74%。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讨全球变暖下未来气候变化和污染源等综合作用如何影响中国臭氧污染,对中国未来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利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ACCMIP)中GFDL和UMCAM模式评估气候和污染源变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未来臭氧的影响,其中2001—2010年代为历史时段(Hist),其臭氧模拟浓度代表基准情况下气候和污染源排放的影响,未来情景包括中等排放强度情景(RCP4.5)和高排放强度情景(RCP8.5)。相对于Hist,RCP 4.5和RCP 8.5情景,本世纪末(2100)的华北地区臭氧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降低所致。同时,在RCP 4.5和RCP 8.5两个情景中,华北地区2100年代夏季臭氧浓度低于春季,这意味着夏季浓度降低幅度更大,这主要在于臭氧前体物的减少对于光化学活跃在夏季的影响大于其它季节。如果保持污染源不变,仅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臭氧超标天数、频率和污染事件持续时间的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可进一步加剧华北地区未来臭氧超标天数,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于ACCMIP全球模式空间分辨率不足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结合区域模式来解析气候变化对臭氧影响的空间特征方面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20.
毕节地区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环境动态监控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毕节地区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技术研究,把对重点污染源的定点监测和对生态环境的区域监测进行有机结合,使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定量化的指标依据。在此基础上把污染源动态监测系统、空间分析、评价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研究建立毕节地区环境综合监控平台,系统已经过严格的测试和业务试运行,证明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监测编报、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数据管理、信息分发和综合评价服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