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3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12.
沱沱河盆地是冻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之一,其内发育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上二叠统乌丽群那益雄组、上三叠统结扎群巴贡组、中—渐新统雅西措组4套烃源岩以及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研究表明,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火山岩主量元素低TiO_2,Al_2O_3含量较高,K_2O含量较低,K_2ONa_2O;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呈锯齿状,Ta、Nb、P_2O_5、TiO_2、Y、Yb以及铁族元素Sc、Cr、Ni亏损,综合判断青海南部沱沱河地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结合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火山活动可以加快烃源岩的热成熟,进而促使有机质裂解,产生热解气,为水合物的生成提供气源条件。同时,火山岩的气孔构造发育,连通性较好,有可能成为水合物的储层。火山热液具有的高压使周围的烃源岩产生裂隙,这些裂隙不仅是水合物气源的运移通道,还可以为水合物提供形成场所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乐意  常宏  关冲 《地质论评》2022,68(5):1801-1817
古纬度演化可以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化以及构造变形过程等提供宏观的构造位置背景。加强青藏高原中北部可可西里盆地的古纬度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中北部的构造抬升过程历史以及机制、阐明东亚季风起源和演化与高原隆升变形的耦合关系、探讨可可西里盆地晚始新世孢粉所指示的干旱气候的动力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选取青藏高原腹地研究相对薄弱的可可西里盆地的一个次级沱沱河盆地(TTHC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地磁研究,重建其在新生代的古纬度演化历史。岩石磁学研究表明TTHC剖面的主要载磁矿物是磁铁矿和赤铁矿,但以赤铁矿为主。与同期(约35 Ma)欧亚极期望磁倾角以及研究区西边乌兰乌拉湖地区的火山岩磁倾角对比,TTHC剖面所记录的磁倾角存在明显的浅化现象,经E/I方法校正后,得到在约35 Ma的古地磁方向为Dec=358.5°,Inc=44.4°,a95=5.7°。综合已发表的贡觉盆地、改则盆地、尼玛盆地、囊谦盆地、下拉秀盆地和乌兰乌拉湖火山岩等古纬度数据以及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到沱沱河盆地新生代古纬度演化历史(以TTHC剖面坐标为参考点),沱沱河盆地在约35 Ma古纬度为26.1°N,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气候带内,可以解释孢粉和岩性所指示的暖干气候。在约24 Ma沱沱河盆地到达现在的纬度位置,盆地上地壳缩短在约24 Ma减小或者停止。  相似文献   
14.
The distribution of permafrost and taliks is very complex in the Tuotuo River Basin(TRB), which is located in interio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aracteriz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ermafrost and tali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RB. Based on the zonation of permafrost and talik distribution around TRB conducted in the 1980s, the soil temperature and its variation process of permafrost and talik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banks of the Tuotuo Rive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five boreholes(N1~N5)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in the north bank and five boreholes(S1~S5)on the first terrace in the south ban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limate warming, permafrost and taliks in the north bank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and warming process. From 2005 to 2020, the permafrost at the N1 borehole has undergone a significant down-draw degradation process, from extremely unstable and high-temperature permafrost to thawed zone. From 2005 to 2013, the annual average ground temperature of the talik at N2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 3~0. 4 °C·(10a)-1. At Maqutang on the south bank, permafrost prevails from the first-class terrace to the gentle slope of the Kaixinling Mountain, with both through and non-through taliks on the first-class terrac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ermafrost and talik in the TRB are further promoted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s at boreholes in the basin. Howev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pping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permafrost and taliks in the TRB,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carry ou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with multiple methods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aliks in the future. © 2022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沱沱河地区铜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沱沱河地区位于三江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段,在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使用GIS平台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岩、重力、航磁、化探异常找矿信息,并利用地层、构造信息分析了地层组合熵、断裂频数、构造优益度,利用航磁资料推断隐伏岩体,利用遥感资料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对该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铜矿的预测模型,采用MRAS系统中的证据权模块进行预测。本次研究按照后验概率大小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了八个Ⅰ级、十一个Ⅱ级和十五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五个Ⅰ级、六个Ⅱ级和十个Ⅲ级远景区目前尚未发现铜矿床(点))。由于这些远景区具有与已知矿床(点)相近的成矿条件,因此是今后有望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地区,应予充分重视。本次研究数据扎实,结论可靠,可指导该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沱沱河连续4年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立德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8,20(4):438-443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对长江源径流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长江源区气温年和四季增温显著, 蒸发量、 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进入21世纪后, 源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沱沱河作为长江源区的主要径流, 以此为代表研究长江源区气候变暖对径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1981 - 2015年沱沱河水文站径流量资料、 沱沱河同期气象站降水量、 气温、 蒸发量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长江源区沱沱河降水、 气温、 蒸发量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近35 a来沱沱河流域年及四季平均气温、 平均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 年及春、 夏、 秋季降水量增加而冬季降水量减少; 春、 冬季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年及夏、 秋季蒸发量呈减少趋势。沱沱河流域降水量是影响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气候因子, 夏季降水量的增多与夏季径流量的增多关系密切, 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导致的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量的影响次之, 蒸发量对径流量的影响明显低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18.
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沱沱河地区,发育了一套新生代始新世特殊的侵入体。依据岩石组合系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灰白色闪长玢岩和灰白色石英闪长玢岩两种侵入岩,由13个侵入体组成,出露总面积为26.85km2。这些岩石具有高铝、高锶而贫重稀土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时代、类型的侵入岩形成显明对比。这套岩石组合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却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形成环境又不同,其为挤压消减环境,值得关注。笔者重点探讨这套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环境分析,以及对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4,(6):56-56
<正>近日,青海省地矿局五勘院承担的沱沱河地区多才玛多金属矿普查项目年度野外工作结束,并取得一批找矿成果,矿床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新增铅锌资源量100万吨,多才玛矿床铅锌资源量达600万吨。据悉,多才玛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青海沱沱河地区铅锌矿整装勘查区的子项目之一。经过10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多才玛铅锌矿区圈定铅锌矿体29条,已发现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床、楚多曲大型铅锌矿床等。其中,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资源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沱沱河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沉积序列、区域不整合面、岩性特点及分布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沱沱河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由下而上可分为沱沱河组、雅西措组、五道梁组和曲果组4个向上变浅序列,构成两个完整的陆相造山磨拉石建造序列.盆地分析表明,古近纪-新近纪沱沱河盆地经历了前陆盆地演化阶段(56.5~45.0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