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9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1381篇
大气科学   437篇
地球物理   536篇
地质学   1056篇
海洋学   43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9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952.
一个旨在墨西哥湾北部大陆斜坡监视气体水合物“露头”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利用放置在海底的一个“多感器”监测站进行工作。这个传感器集地震、声学、电磁学和光学于一体,资料在现场数字化后通过光纤电缆传送到海上的平台,然后通过卫星传送到岸上的设备。最初的气体水合物露头地震检测技术始于1998年6月,是密西西比峡谷调查航次的一部分,在密西西比峡谷的海底或海底下已经知道有气体水合物出现。早期进一步的工作在1999-2000年财政年度进行,包括穿过可能有水合物出现站位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位于Viosca海丘区),以及利用三组分地震检波器(由地震计、加速计及一种垂直排放的水听器组成)所作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53.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诊断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也叫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系统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SEMBV)、日本对虾杆状核病毒(RV-PJ)、对虾杆状DNA病毒(PRDV)、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中国对虾杆状病毒(PCBV)、淋巴样细胞核性杆状病毒(LNBV)(陈秀男等,1994;Wongteerasupaua等,1995;Inouye 等,1994、1996;黄倢等,1995a;战文斌等,1995;陈细法等,1997),是全球对虾养殖业危害性最大的病毒之一。自1992年WSSV暴发性流行以来,造成了对虾养殖业的严重萎缩。鉴…  相似文献   
954.
大黄鱼病原菌──溶藻弧菌的ELISA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灭活溶藻弧菌(0.05%甲醛,30℃,8h)制成菌苗,注射免疫实验兔获得抗血清。该抗血清经吸附后与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等10株对照菌株无交叉反应,用该抗血清进行溶藻水中溶藻弧菌浓度均低于最低检测限、外观健康大黄鱼肝脏中溶藻弧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0%、患病大黄鱼的阳性检出率为80%,表明ELISA法不仅可以用于诊断大黄鱼的溶藻弧菌病,也可能检测无病症带菌大黄鱼。  相似文献   
955.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二温式多重PCR技术。根据基因库中WSSV(AF369029)和IHHNV(NC002190)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对分别与WSSV和IHHNV某段保守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WSSV和IHHNV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两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593bp(WSSV)和356bp(1HHNV)特异性多重PCR扩增条带,而对其他对虾疾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技术最低能检测到WSSV和IHHNVDNA各100pg。用该多重PCR对400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结果230份检出WSSV,阳性率57.5%;96份检出IHHNV,阳性率24%;56份同时检出WSSV和IHHNV,阳性率14%。18份为阴性,阴性率为4.5%。结果提示了WSSV和IHHNV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的养殖对虾中,作者建立的二温式多重PCR可以用于这两种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56.
957.
首次从患溃疡病的养殖红抉石首鱼(Scinenops ocellata)病灶和肠、肝、肾等处分离到多株细菌,发现其中两析经注射和创伤感染后,能引起体表溃疡,肠道积水等症状,与自然发病表现类似。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为弧菌科(Vibrionacea)篱万氏菌属(Shewanella),进一步用16S rDNA扩增测序鉴定该菌为海藻施万氏菌(Shewanella algae),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TCBS生长,产硫化氢,嗜盐,不利用葡萄糖产酸或产气,也不发酵其他糖类产酸;蛋白酶,硝酸盐还原酶,氧化酶阳性;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利用作者研制出的PCR检测试剂盒,对海藻施万氏菌进行了快速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958.
海水声速是影响海洋探测仪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声速剖面仪是进行海水声速探测的主要仪器,利用声速剖面仪可以获取某一区域切面上海水声速随深度变化的情况,从而为海洋探测仪器提供精确的声速剖面,对海洋经济开发、国防军事、科学研究等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测量声速的基本方法以及声速剖面技术,对国内外常用的声速剖面进行了介绍,论述了声速剖面仪的检测技术,并对国际上使用先进的"时间飞跃"(TOF)技术测量声速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59.
长牡蛎死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西北海市海涂养殖的长牡蛎大量死亡的原因作了研究。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在其外套膜、肝脏和中肠组织已吸入与积累了大量的直径为0.1~1.10μm的球状有机化合物,未见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故该市海涂长牡蛎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球状有机污染物而严重中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960.
海底影像存在着对比度低、噪声污染严重、图像质量差等问题,采用传统算子的海底管线边缘图像中含有大量的无用和断裂边缘信息。文中将多尺度边缘检测和匹配跟踪相结合,提出利用平稳小波变换的海底管线边缘检测方法;在提取边缘的同时利用匹配跟踪手段对噪声干扰进行抑制,提高图像目标边缘检测质量。通过对海底管线和测试图像边缘检测实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在抑制图像噪声的干扰、提高水下目标边缘完整性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边缘提取算子,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