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3篇
  免费   1472篇
  国内免费   1009篇
测绘学   755篇
大气科学   664篇
地球物理   601篇
地质学   3943篇
海洋学   177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71篇
自然地理   317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2篇
  2022年   435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林金美 《台湾海峡》1991,10(4):345-350
本文分析、鉴定了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逐月采自厦门西海域的7个站位的112份样品。结果表明,本海区浮游植物共129种,其中蓝藻1种,硅藻105种,金藻1种,甲藻22种。按其分布特点,可分为两大生态类群:广布种占57%,暖水种占43%。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季节分布是8月出现主高峰,5月为次高峰,3月是最低谷期。此外,对其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
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3.
菲律宾海热含量分布及其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虹  胡敦欣 《海洋科学》1989,13(3):7-12
本文利用1986年及1987年秋季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进行的CTD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上层海水热含量分布及变化,得出,热含量由南向北随纬度逐渐增大,这主要是北赤道流引起的等温线自南向北下倾造成的,另外也与南部和北部的冷涡和暖涡有关。本文认为,两年里热含量的差异可能与1986年生成的El Nin有关。另外,北太平洋赤道流体积输送量的变化与菲律宾海热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4.
采用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的评估方法,评价了大亚湾海域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轻微,而养殖海区和近岸海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则相对较重,大亚湾海域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珠江口外浅海轻。  相似文献   
85.
海峡对气流和海流的效应作用是明显的。由海峡效应作用使风力的增强和海况的恶性化,对海峡及邻近海区危害极大。但狭管效应又有得地调节了不同纬度和海区的气候和热状况。海峡效应作用与季节变化、盛行气流和天气系统不同季风天气过程的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与各海峡所处地理位置和走向有关等。  相似文献   
86.
87.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渤海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渤海已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区之一。“十五”期间虽然各级部门为渤海环境治理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渤海环境状况仍在进一步恶化。如污染总面积虽无明显的增大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其浓度呈加速增大趋势;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88.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海洋生态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分布指数、生物暴露指数和生物反应指数,并由此确定生态质量总指教。生态质量总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特定海洋环境的生物群落特征,典型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蓄积特征以及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近岸海洋环境质量的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89.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浮游桡足类22种,其中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网为小拟哲水蚤Parucalanus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同各有2次,最高峰分别为2月和8月。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东海东北部春季若干重要水文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主要基于韩国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沿岸海洋过程试验中收集的CTD资料,分析了1995年春季出现在东海东北部的一些重要水文结构。结果表明,一种锋涡状结构出现在黑潮向东转折点附近。它不仅使邻近海域的水文结构变得更复杂,而且诱发黑潮水与陆架水间活跃的交换。在陆架坡折处观测到若干孤立的陆架水块,可能是锋涡的卷挟作用所致;该海域存在4个水团,即黑潮水、对马暖流水、陆架水和混合水。对马暖流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为变性黑潮水,盐度比黑潮水约低0.1,底层对马暖流水仅位于冲绳海槽区,并有着与黑潮中层水相同的温、盐特性;一种双锋结构出现在邻近黑潮的陆架边缘附近。在内陆架形成的陆架锋,由北向南伸展时,愈来愈偏向陆架边缘。而黑潮锋沿九州以西深槽的陆架边缘向北伸展。在黑潮转折点附近,两锋几乎合并为一条锋。狭窄的锋带由黑潮水及其变性水和陆架水的混合水所占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