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1419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330篇
地质学   3111篇
海洋学   75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78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01.
对新疆准噶尔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中富硫型的阔尔真阔腊金矿、贫硫型的石英滩金矿进行了流依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爆裂温度、包裹体气液相成分、H、O 同位素、矿体围岩及脉石英包裹体 C 同位素、矿体中黄铁矿等 S、Ph 同位素等系统地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本区该类型金矿成矿流体一般温度低、盐度低,来源主要为循环的大气水、矿石中黄铁矿的 S、Pb 同位素均为深源,暗示金的深部来源:矿体石英包裹体中 CO_2的δ~(13)C 为低于-10‰的有机碳,反映了本区年轻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地层参与了金的成矿。此外,本文首次提出了富硫型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成矿流体中有侵入岩浆热液参与,深部有多金属成矿远景;贫硫型石英滩金矿没有侵入岩浆热液的参与,成矿仅与火山古热液活动有关,其成矿较单一。此外,阔尔真阔腊金矿中低温流体活动较强,金矿化也较强:石英滩金矿低温流体活动相对较弱,金矿化也较弱,也体现了该类型金矿床低温流体活动的越强烈,金矿化越强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2.
WAFS产品中GRIB资料中国区产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丽蓉  温志军 《气象科技》2005,33(4):373-377
为了给使用WAFS产品的用户提供量化参考依据,选取WAFS产品中常用区域和层次的GRIB数据,利用由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风、温客观分析网格点资料,与WAFS中同时刻的预报场产品(风、温网格点资料),用均方根误差进行数字化形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WAFS提供的风、温预报,通常是短时效的风、温预报比长时效的风、温预报更接近客观分析场;低层的预报比高层的预报更接近客观分析场;风的预报以v矢量的预报优于u矢量的预报;风的误差主要来源于u矢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楠生 《地质科学》2002,37(2):196-206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60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10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岩石热导率增大;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其分布是均匀的,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25%~45%.因此,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04.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中侏罗世沉积了一套稳定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地层,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对其中四个层序内碳酸盐岩碳、氧、锶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不同层序、层序界面及层序内不同体系域的δ13 C、δ180、N(87Sr/86Sr)值均有明显的差异,并具规律性变化,整体上反映出研究区中侏罗世发生了多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和气候、构造活动的演变,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了定量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秦岭泥盆系硅岩岩石类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岩可以通过化学沉积(真溶液或胶体沉淀)和内碎屑堆积而成。由于热水有较强的化学活动性,因而在水岩界面附近也会形成交代成因的硅岩。在许多情况下,硅岩既具有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又具有交代岩的岩石学特征,其成岩环境十分特殊。因此,虽然有许多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硅岩,但岩石学特征是最基本的和最直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6.
铁对化学光谱法测定痕量金、铂、钯的干扰及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鸾 《矿产与地质》2002,16(2):119-120
三正辛胺负载泡塑富集 ,化学光谱法测定痕量金、铂、钯时 ,微量的铁即产生干扰。实验证明 ,氟化氢铵 草酸络合法可有效消除 Fe3 ≤ 15 0 0 mg时的干扰 ,先用碘化钾还原 ,再氟化氢铵络合 ,不仅能有效地除去铁的干扰 ,还能提高铂、钯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7.
The chronological data obtained by a variety of dating method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in the area of the Longbohe copper deposit at Jinping, Yunnan Province, was formed during the Proterozoic (its Pb−Pb isochron age=1595±75 Ma), corresponding to the Dahongshan Group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s. The Sm−Nd isochron age of 1336±46Ma should represent the time at which this series of volcanic rocks experienced spilitization in response to sodium metasomatism, equivalent to the time of sedimentation of the Ailaoshan Group and Yashan Group rocks. The Rb−Sr ag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and the Pb−Pb ages of copper ores have recorded the events of strong dynamic metamorphism and of strong reworking-metallogenesis of copper during the Jinningian period. Similarities in forming age, rock assemblage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and the Dahongshan Group sodium enriched metavolcanite series have provided new clue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ahongshan-type copper deposits in this area. Granted jointly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49702022, 40073001) and the State 973 Program (No. G1999043215).  相似文献   
108.
全球末元古系建系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层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沿江剖面研究历史悠久,已有相当深入的岩石地层、生物层及层序地层研究,并被推荐为国际未元古系候选层邓剖面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其研究精度,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震旦系沿江剖面碳酸盐岩同位素化学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岩帽”的δ^13C-3.1‰-3-3.7‰,向上为正偏移,至层序Ⅲ(DS3)最大值达+6.7‰。陡山沱组顶部(DS6)再次出现偏移-2.5‰,构成一个完整的变化周期。同时,^87Sr/^86Sr值表现出向上增大的变化,由陡山沱组度部(DS1)的0.707743逐渐增高陡山沱组顶部(DS6)的0.707965;灯影组蛤蟆井段(DS7)的δ^13C值变化在-2.45‰-+5‰之间(DS8),至石板滩段中部再降至+1.7‰(DS),而后基本保持在+1.7‰-3.6‰之间平衡变动。白马沱段顶部δ^13C再次降至+0.5‰,并有向负偏移的趋势。灯影组的^87Sr/^86Sr值依然出现由老至新递增的趋势(0.708244-0.708993)与当前国际末元古系剖面的化学地层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9.
酸沉降对土壤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酸沉降通过影响土壤组分的化学行为进而影响土壤地球化学过程。本文就该领域的目前研究进展做了较详细的论述。考察了酸化条件下土壤中盐基离子和铝,硅的释放淋失及硅对铝毒的缓解作用;论述了酸沉降通过影响土壤中微量金属及稀土离子沉淀-溶解,吸附-解吸,络合-解离,氧化-还原平衡进而影响共存在形态和化学行为;同时关注了酸沉降对C,N,S,P循环转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是在中条山西南段新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其形成是在原始基性岩浆侵入或喷发作用形成的矿源岩或矿化体基础上,经过区域变质和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的改造加富而成,其成因应属与变基性岩有关的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镍、铁)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