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5篇
  免费   2274篇
  国内免费   2004篇
测绘学   462篇
大气科学   491篇
地球物理   1040篇
地质学   9939篇
海洋学   1045篇
天文学   374篇
综合类   613篇
自然地理   26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533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44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406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7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结构破损诊断方法,该方法以结构破损前后柔度的变化作为破损诊断网络输入,为了解决由于系统响应样本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对网络收敛速度及网络诊断影响问题,对网络训练样本采用广义空间格点进行了交换,模拟算例及应用实例均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诊断结构破损位置与破坏程度,是一种有效的结构破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2.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海洋饵料金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绿色巴夫藻(Pavlova uiridis)、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3011)等三种海洋饵料金藻,探讨了脱水速率、胶球含水量以及化冻后恢复方法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藻都在-0.9%含水量/h的平均脱水速率下获得最高存活率:各种藻在冰冻前的胶球最佳含水量不同,绿色巴夫藻为35%,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都为30%。化冻后,含绿色巴夫藻的胶球在培养基中22℃暗放置48h存活率最高;另两种藻在相对湿度为75%的气相中22℃暗放置12h存活率最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绿色巴夫藻、湛江等鞭金藻和球等鞭金藻的冰冻保存的存活率可分别达到74%、15%和17%。  相似文献   
63.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的放射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海洋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研究资料来判別海底地层和解决与海洋学有关的问題, 系探索海洋资源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一些国家对世界大洋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展很快,目前,除北冰洋外;几乎对各大洋的大部分海域都进行了钻探取样。其中,用放射虫沉积岩样结合地层学进行分析划带的工作已有很大进展。东海大陆架范围辽阔,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但对其海底情况过去了解较少。为配合当前渔场调查和海底矿产资源的探测,对海底沉积物及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是急需的。本文就东海大陆架部分地区(东经121°30′-127°,北纬26°30′-32°30′;图1)海底沉积物中的放射虫进行研究整理、以供作海洋开发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4.
海南岛罗豆地区的贝壳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豆贝壳堤分布在海南岛文昌县东寨港的东侧,罗豆乌树岭(坡)。 Ⅰ.地质地貌简况 Ⅰ.1.地质 罗豆地区分布有全新统的海相沉积物,为淤泥质粘土、亚粘土,含丰富海相软体动物;上更新统早期玄  相似文献   
65.
运用QRA技术(定量风险评估)对导管架下水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风险概率评价模型和事故损失综合评估方法。首先辨识潜在的风险事件及相关风险因素,然后量化风险事件的模糊概率和损失程度,最后依据风险量化结果和ALARP(as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lly)原则对需要控制的风险事件给出控制措施。通过定量风险分析,达到及时查找并消除各方面事故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现代黄河三角洲发现海底刺穿,刺穿体分布在废弃三角洲叶瓣水下斜坡的下部,与海洋侵蚀有关,刺穿是河口沙坝之下软弱的前三角洲沉积流动造成,软弱层及其刺穿体对海洋工程设施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67.
国家海洋局承担海洋监察执法管理工作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从执法体制、执法内容的演变,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第二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末;第三阶段90年代末至今。无论哪个阶段,国家海洋局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义务时,始终有“中国海监”相伴。1983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海环法”生效之日也是“中国海监”诞生之时。不过那时的“中国海监”只是海洋执法巡航船舶、飞机乃至车辆的标识而已,并不是一级组织,更不是行政机构。令人兴奋的是1998年…  相似文献   
68.
本文根据1988年10月20~24日“向阳红09号”调查船在奄美大岛以西海区进行调查时,在陆架斜坡上的表均温层的底部,即50m附近的深层上,出现一个黑潮锋面涡。不论在平面上形成的特点,还是在断面上水系配置的形式,它与春季黑潮锋面涡的特征极为相似。说明秋季东海同样存在陆架水与黑潮水在水平方向交换与混合。  相似文献   
69.
在流星分析和t-S点聚分析的基础上,在台湾东北部IS断面和东海中部PN断面上选取适当的纵剖面作为分界面,将以面分成东、西两侧,计算了界面两侧的海水交换星。结果表明:1.东海陆架区海水交换可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穿插型”和“进退型”。2.参与分界面处海水交换总量的年平均是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黑潮水向陆架区输运量为0.58×106m3/s,陆架水向黑潮刚输运量为0.84×106m3/s;参与交换的总量为1.42×106m3/s.3.相对输运量计算结果表明;黑潮水对陆架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而陆架水对黑潮区水文状况的影响是夏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最小。  相似文献   
70.
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向的变化。此界限在东亚和东南亚也是相当稳定的。在陆相地层中,以泥河湾组为代表,狭义的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晚维拉方动物群)所在地层的底界,其古地磁位置为Olduvai亚时的底界。以此作为陆相第四系的下界,与上述海相第四系底界一致。 以古地磁布容/松山界线作为中更新世和早更新世的界限,其年代为0.73MaB.P.。中国中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周口店组,其底界恰为布容/松山的转换面,北京猿人的年代为0.60—0.23MaB.P.。在洛川黄土剖面上,布容/松山界线为古土壤S_7的底界。雷琼地区中更新统下部的北海组的底界也是布容/松山界线,所产的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0.687—0.733MaB.P.。在黄海,布容/松山界线是第Ⅶ海侵层的顶界。通过岩石地层标志,以及动物群、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