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82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575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71.
千百年尺度气候快速变化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立亚  陈发虎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54-1065
千百年尺度全球气候快速变化是古气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发现,末次冰期和全新世都存在着千年、百年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其变化幅度可以达到典型的地质变化或天文因子所造成的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振荡幅度,同时这些古气候事件具有全球性。对冰期和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揭示了气候系统对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以及海洋、植被、冰盖、温室气体等反馈因子的重要性,其中大洋温盐环流对北大西洋淡水注入的敏感性与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气候快速变化密切相联。利用中等复杂程度的气候模式(EMIC)CLIMBER 2模拟了末次冰期典型时段(60~20 ka BP)D/O和Heinrich事件以及东亚气候的响应过程。模拟研究揭示了全新世青藏高原冰雪环境对亚洲—非洲季风气候的显著影响。今后的古气候模拟研究将在改进模式分辨率、结合古气候代用资料确定更加符合历史时期边界条件以进一步改善气候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气候突变机制的研究以及加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的长期变化研究。  相似文献   
972.
张翼飞  赵敏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1134-1140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以新古典经济学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构造假想市场使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成为可能。但是,经验研究中出现了与新古典经济理论及其预期不一致的异常现象,致使CVM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受到广泛质疑,而成为目前国际CVM研究的主要方向。对国际、国内CVM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梳理了国际上对WTP的内容依赖性、WTP与WTA的显著差异及可靠性与效益转移等方面的经验研究;而国内由于缺乏该方面的系统研究,制约了CVM在我国生态价值评估及环境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为此,在前期开展的实例研究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社会经济特征和生态环境特点的CVM有效性与可靠性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多重调查方案,以期推动CVM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73.
贵州威宁一带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自然铜-辉铜矿矿床(点)经过几十年研究,但在找矿勘探方面一直难以突破.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出发,讨论了与成矿规律和成矿远景,认为矿化受夹层和断裂双重控制,成矿以后期热液改造作用为主.与基伟诺型矿床相比,玄武岩厚度不大及不连续分布、陆相地表喷发、埋藏深度不大、缺少成矿流体汇聚的构造条件是形成大矿的不利因素.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玄武岩厚度巨大、构造应力集中的地区有可能找到中型规模以上的矿床.  相似文献   
974.
贵州兴仁滥木厂汞、铊矿床,矿体主要产出于上二叠龙潭组和长兴组泥岩、灰岩、泥质灰岩、硅质岩、煤岩和碳质页岩等混杂岩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手段,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特征及微观特征进行了探讨,为成矿元素汞、铊的赋存状态,生物成矿特征研究等提供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975.
新寨工程滑坡位于贵州省三凯(三穗-凯里)高速公路新寨隧道进口处。由于隧道进口前段路堑边坡和隧道明洞段挖槽施工,导致位于线路左侧的强风化变质岩斜坡失稳,发生大范围工程滑坡,公路施工一度暂停。经滑坡专项勘察后,采用预应力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框架对滑坡进行治理,才使该段公路建设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76.
煤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将会伴随着大量的瓦斯产生.产生的瓦斯,大部分将会溢散到空气中,但部分瓦斯将以不同的方式存储在煤层中或煤层周围的有利储存空间中.  相似文献   
977.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雷暴天气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通过对2004年8月11日午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雷暴天气的高分辨数值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可能对雷暴活动的影响问题,主要考察了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相关的“城市热岛”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城区粗糙度增大可能引起的低层辐合的增强过程,及其与雷暴发展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的雷暴发展和演变过程与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引进了更加真实的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之后,耦合了陆面模式Noah LSM的MM5模式可以更加成功地模拟出强雷暴天气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雷暴系统移经主要城市区后在珠江口西岸的增强过程与这一地区“城市热岛”的效应有关。中午时热岛开始形成于广州城区的上空,之后向南移动,范围扩大。另外,城区粗糙度增大引起的低层辐合增强可能在雷暴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也起到了作用。模拟的与城市影响有关的低层辐合主要位于500 m以下的近地面层,开始时形成于城市的上风方向,并在下风方向增强, 由此引起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新的对流的启动和发展,促使雷暴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78.
误差非线性的增长理论及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丁瑞强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07,31(4):571-576
对非线性系统的误差发展方程不作线性化近似,直接用原始的误差发展方程来研究初始误差的发展,提出了误差非线性的增长理论。首先,在相空间中定义一个非线性误差传播算子,初始误差在这个算子的作用下,可以非线性发展成任意时刻的误差;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的概念。由平均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可以得到误差平均相对增长随时间的演变情况;对于一个混沌系统,误差平均相对增长被证明将趋于一个饱和值,利用这个饱和值,混沌系统的可预报期限可以被定量地确定。误差非线性的增长理论可以应用于有限尺度大小初始扰动的可预报性研究,较误差的线性增长理论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9.
全球海表温度场中主要的年代际突变及其模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肖栋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07,31(5):839-854
用滑动t检验法对NOAA提供的改进扩展重建的全球海表温度场(1867~2005年)的年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年代际突变的定量检验。给出了几个年代际突变时期的时空分布,这些时期有:1894~1901年、1905~1909年、1920~1930年、1939~1945年、1954~1958年、1973~1979年和1994~1998年,并确定了全球海表温度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不仅发现了大家熟知的1924、1942和1976年左右的突变,还发现了1894、1907、1956年和最近的1997年的突变。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是海温变化的敏感区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用合成差分析得到了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模态的空间分布,1895~1906年和1908~1923年、1925~1941年和1943~1955年以及1977~1996年和1998~2005年这三对模态分别在大部分海域大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反位相结构,太平洋上各个时期均表现为PDO模态,只是强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大西洋的南北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增暖占主导地位。用滑动t检验法对PDO的年代际突变的信号进行了定量的检验,发现其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依次为:1908、1924、1942、1956、1976和1997年,除了1894年的突变外,其余突变年份与上述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突变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说明PDO是全球海表温度场年代际突变的重要成员之一。假如存在1997年左右的突变,1998至今时段就是全球海表温度场一个新的年代际背景,就其年代际模态而言,目前的强度比1943~1955时段的年代际背景还要强;就PDO目前的强度来说, 与1909~1923和1957~1975这两个时段的强度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980.
用贵州80多个气象站1961-2005资料,分析了日照时数近45a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用“Mann-Kendall”法进行了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贵州日照时数整体性的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的气候倾斜向从-144.3h/10a到-12.2h/10a之间;在通过突变检验的60个台站中有9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1970年代以后,有76.7%台站的日照突变现象发生在80-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