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7篇
  免费   2457篇
  国内免费   2987篇
测绘学   718篇
大气科学   1896篇
地球物理   3481篇
地质学   6860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593篇
综合类   877篇
自然地理   238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890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1060篇
  2003年   845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939篇
  1998年   1132篇
  1997年   740篇
  1996年   739篇
  1995年   685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741篇
  1992年   583篇
  1991年   499篇
  1990年   326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7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3篇
  1897年   7篇
  187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81.
李建生 《海洋科学》1994,18(3):68-71
1海平面变化特征1.1全新世中期海侵根据地层中所含硅藻属种雷州半岛海康南田乡一15m钻孔岩芯,含有丰富的硅藻,主要属种是①: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Ehr)Kutz)、范氏回箱藻(Pyxiclicula weyprechtiiGrun)、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striata(Kutz)Grun)、流水双菱藻(SurirellafluminensisGrun)。上述硅藻主要是海相生活属种,今日南田乡已距离海岸线5km。徐闻海安西侧一18.5m钻孔岩芯中的硅藻除上述属…  相似文献   
182.
文中对蜕钩枝触星虫Themiste dehamata(Kesteven,1903)提出三点补充:1、阐明了四条固肠肌的位置;2、发现纺锤肌前端为两分支:3、肾孔位于肛门的前方  相似文献   
183.
本文讨论Bowen数的意义、功能和计算法。同时,依据多年水文气象实测资料作统计,计算出东中国海的Bo值。其结果绘制成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分布图,从而对本海域的Bo分布特点作详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84.
用不同药物治疗凡纳对虾状幼体黏脏病 ,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3× 10 - 6 养虾丹、混合施用 0 .15× 10 - 6 次氯酸钠 + 1.5mg/L土霉素或 0 .0 1× 10 - 6 的亚甲基蓝 + 1.5mg/L土霉素可治疗凡纳对虾幼体黏脏病  相似文献   
185.
在分析当前现有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目前大多数GIS厂商都使用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栅格图像,为了克服该技术存在的交互能力弱的问题,引入ASP.NET服务器组件技术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Web发布。重点介绍了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基于ASP.NET服务器端组件的网络地图发布技术的体系结构,并提供了其原型系统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6.
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和计算机为硬件平台,采用高精度16位Σ-ΔA/D转换器AD7705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A/D转换,通过串口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叶绿素浓度的计算机自动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功能。该实现方案还可用于温度、盐度等参数的高精度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前景。  相似文献   
187.
Macrourus berglax from the East Greenland Sea was studied for the presence of ascaridoid nematodes in 2001, 2002 and 2003. The fishe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278 and 413 m water depth using a benthopelagic net. Based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1, 5.8S, ITS-2 and flanking sequences (=ITS+), three ascaridoid nematod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The prevalence of infestation during the 3 years ranged from 42.9% to 62.9% and 22.9% to 40.0% for the anisakids Anisakis simplex (s.s.) and Pseudoterranova decipiens (s.s.), respectively, and from 28.6% to 60.0% for the raphidascarid Hysterothylacium aduncum. A total of 18 specimens, two of each species and examination year, revealed no sibling species, suggesting a limited distribution of other ascaridoid siblings into the deep sea. The ITS-1, 5.8S and ITS-2 sequences of A. simplex (s.s.) from the East Greenland Sea did not differ from previously published sequence data (GenBank) from other regions in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 The sequences of P. decipiens (s.s.) corresponded most closely to those of specimens from Richardson Bay, western Pacific, and differed in four positions (0.5%). They corresponded least to those of specimens from Japan (1.5%). The sequence data for H. aduncum differed in two positions in the ITS-1 (0.2%) and three positions in the ITS-2 (0.3%) from sequences from Japan. A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the reg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a) extensive final host migration in the case of A. simplex (s.s.), (b) an overlapping distribution of final host populations along the continental shelves for P. decipiens (s.s.) and (c) a low host specificity and large population size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final hosts for H. aduncum. The occurrence of the identified species in the macrourid fish underlines the potential of cosmopolitan ascaridoid nematodes to distribute not only horizontally but also vertically in the deep sea.  相似文献   
188.
通过静态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6个硝态氮(NO3--N)摩尔浓度水平(0,10,20,40,60,80μmol/L)下培养的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ZhangetXia)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逐渐增加,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R、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显著变化(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随水体NO3--N摩尔浓度的变化则呈相反的趋势(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则与水体NO3--N摩尔浓度呈正相关(r=0.9161)。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单独以硝态氮为氮源时,20μmol/L的供氮水平能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处于相对最佳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9.
不同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氮源利用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饥饿条件下,加入硝酸钠和酵母浸出粉能显著促进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高浓度的氯化铵在加入后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表现为生长停滞,但毒性效应在5 d后消失,并得到与添加硝酸钠及酵母浸出粉相似的增长速率0.21 d-1;添加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四种氮源中,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产生的刺激作用也最弱,在稳定期每个细胞藻细胞毒素含量维持在6.00~8.00 fmol;添加硝酸钠、氯化铵和酵母浸出粉的藻细胞在稳定期毒素含量分别达到11.85,12.86和14.64 fmol.硝酸钠和氯化铵刺激藻毒素产生的效果比酵母浸出粉更为直接.四种含氮营养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组成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90.
为了实现现场测量地表水中矿物油含量的全光纤荧光计的研制。采用荧光光谱测量分析方法 ,于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5月 ,采集了国内外不同的地区原油和成品油共 2 3种 ,用1 4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励 ,进行荧光光谱特性测量实验研究。同时 ,对不同浓度的矿物油、水混合液也进行了测量实验 ,得出其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0 5mg/L ;测量了青岛近岸海域表层受油污染海水的含油量为 0 .0 1~ 0 .2 2mg/L ;此外对水中矿物油受激荧光发射原理也作了简述。并对水中矿物油荧光光谱特性、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以及为研制现场测量水中矿物油浓度的全光纤荧光计的可能性作出了结论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