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沉积盆地动力学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登发 《地质科学》2016,(2):309-328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结构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成矿、成藏的控制作用, 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 沉积盆地动力学经历了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分类与构造环境解释、盆地动力学的兴起, 盆地综合建模与盆地系统动力学3个发展阶段; 在沉积盆地的深部构造背景、盆-山关系、沉降机制、充填模式及其对能源、矿产的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 在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机制的盆地动力学综合分析, 全3-D和4-D盆地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及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充分结合等方面面临重要挑战.需解决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 沉积盆地的深部结构、过程与盆地形成; 沉积盆地的构造-气候古地理; 多旋回沉积盆地叠合动力学过程与原型盆地演化; 叠合盆地复合成矿(藏)系统流体运聚及其资源、能源效应等.基于大数据综合集成、多学科交叉渗透、观测技术与分析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盆地动力学将在其结构构造、形成演化及其控矿(藏)的4-D综合模型方面取得突破, 并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工业区工业企业成组布局与分散布局相比较的经济效果,并采用年费用指标作为评价成组布局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本文还分析了工业成组布局的经济效果与工业区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成组布局工业区的一些主要企业(基本企业)和与其相应的具有替代关系的分散布局企业(对比企业)为变量,建立了工业成组布局经济效果及最佳规模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73.
The Loncopué Trough is a Pliocene to Quaternary extensional basin developed over the hinterland area of the Southern Central Andes. This basin is bounded by two neotectonic extensional fault systems delimiting a narrow topographic low. Previous studies have mostly focused on structural and geochemical aspects of this feature. However, geophysical surveys, aimed to unravel deep structure beneath a thick-younger than 5 My volcanic coverage, are scarce and based their interpretations on low resolution data set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new aeromagnetic data with the objective of characterizing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crust in the Loncopué Through and nearby zones. Additionally, we analyze the spatial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structures, volcanic fields and magnetic data.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boundaries of the magnetic sources and calculate the basement depth, we applied derivative techniques and the source parameter imaging. Also, we estimated an effective susceptibility model using the Magnetization Vector Inversion metho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remanence and induced magnetiz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area, we calculated the Curie depth points through the spectral analysis technique. From the analysis of magnetic data we were able to characterize the main structures and lineaments associated with this retroarc extensional trough. Notably, only the Loncopué eastern fault system seems to be a crustal-scale tectonic feature, while E-W-, ENE- and ESE-trending lineaments are interpreted as relatively minor structures segmenting the basement. Finally, our susceptibility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ie point, revealed potential magmatic/hydrothermal reservoirs in the Copahue volcano, and the Codihue and Cajón de Almanza regions that could be connected at depth forming a regional magmatic body.  相似文献   
74.
林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吸碳和固碳作用,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的碳汇潜力两大方面,陈述了林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同时介绍了国家林业局在气候变化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介绍了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基础建设、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研究的立项与课题开展情况。最后,从探讨提高森林碳汇的方法、推进加强森林碳保护的措施、寻找林产品碳替代的途径等三方面,论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林业行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任务,分析中国林业在继续增加森林面积和碳汇能力方面具有的潜力。  相似文献   
75.
鸭河口水库流域高炮人工增雨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1999年夏季在鸭河口水库流域进行了高炮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借助雷达引导,选择适当作业时机,高炮增雨作用一般可增雨20%-40%。  相似文献   
76.
对流云增雨作业效果回波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催化对流云的效果检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它受当前科研水平、仪器装备水平、研究对象复杂性等多方面的制约。该文通过运用加密雷达资料对一次对流云催化作业个例的效果进行分析,采用目标云和对比云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根据雷达回波各种参数的变化来判断催化作业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目标云在降水、生命期特征、回波垂直特征参数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对比云明显的差异,从而推断本次作业达到了增加降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环境影响评价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的介绍了地处图们江三角州地区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图们江三角州地区开发的宏伟计划。国内外投资者不仅对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表示极大的关注而且有了开发行动。为协调开发与环境的关系,区域开发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目前合作区内分别对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先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再进行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观点,并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应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8.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AM)的定义、组成、特点及应用。IAM可视为一种促进人类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工具,它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益的关注环境问题的框架或方法论。  相似文献   
79.
增强电子地图表现力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地图是一种新兴的地图产品,正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提高电子地图的表现力,加大电子地图的服务力度,是人们对它的客观要求。但是,电子地图的设计坂理和方法还远远没有解决,电子地图的制作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从图形界面、表现内容、功能接口等各方面,对加强电子地图表现力和改善它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在笔者制作的各种电子地图中得到了体现,反映很好。  相似文献   
80.
Image aliasing is a problem appearing as artefacts in digitally resampled images, which degrades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 In digital rectification and texture mapping, pixels from an input image are transformed to pixels of an output image. The discrete nature of a digital image causes aliasing in the transformed image.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of aliasing and the theory of antialiasing are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a precise filter design in antialiasing is discussed and a filter based on a Kaiser adjustable window is designed. Different practical antialias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 as well as interpolation methods, which are conventional in photogrammetry. Selected antialiasing methods are implemented and applied to a close range image. An object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s to rectified images and deriving some measures to estimate the information loss for each method by comparing original and reconstructed imag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polation methods are not capable of removing or reducing aliasing in highly decimating transformations. The output images of interpolation methods therefore suffer from edge corruption and interfusion of small features. Applying a Kaiser filter with a precise antialiasing method results in the least information loss and considerably reduces aliasing at the expense of higher computation lo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