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针对检索词库构建困难、数据请求量受限制等相关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独立覆盖率排序和空间自适应剖分的深网POI信息搜索方法,通过候选检索词初步构建、贪婪式探测搜索、检索词优化降维、空间自适应剖分爬行等主要流程,利用逐步逼近POI搜索的最大覆盖最优解,实现对深网POI信息的全量获取,大幅度提高深网POI数据的召回率与采集效率,该方法对于丰富地理信息资源、提升空间信息服务与内容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中国地层学可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鸿祯 《地层学杂志》2006,30(2):97-102
对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地层分类、国际地层表的建立、全球地层标准剖面及剖面点进行了讨论。在各种地层分类体系中,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是分类中的主体,其他系统都居于补充或从属的地位。国际地层表是地质学的基本文件和地学研究的主要参照,其建立的基础应是地史上关键性地质事件的记录,其方法应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划分的建立标准应是一致的。国际地层委员会制订的GSSP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所定点位不够稳定,点位以外无法对比,在实践上和认知上都有不足。可考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寻觅接近等时的物理界面取代剖面点作为地层界面。在中国地层研究方面,以三次全国地层会议为准,分阶段概括论述了半世纪以来做出的主要成果。对今后中国地层研究的可能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是:应从系统论、整体观和复杂性观点的高度开展多学科的融合,共同解决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划分对比等复杂问题;应当扩大服务面和扩展研究面,着重开展以古环境和古气候为中心的地层研究,协助解决与经济建设中的资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有关的地质课题;制订2008年后的中、长期规划,改进GSSP程序,持续完善《国际地层表》这一永恒任务;开展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层学研究,建立融合及协调多种分支学科的综合地层学;扩大地层学对整个地球科学的服务,使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3.
在深入分析新、旧地形图分幅及编号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地形图编号算法模型、新地形图图幅范围解算模型以及新、旧地形图编号转换算法模型。解决了地形图编号的快速检索与图幅范围解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环流分解及其在沉积地层旋回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马尔柯夫链进行地层序列分析。当一个地层序列形成一个具有马尔柯夫性质和极限概率分布的马尔柯夫链时,它的转移概率矩阵可分解为细致平衡部分和环流部分。根据环流矩阵可确定该序列中的主要沉积旋回趋势,为地层序列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给出了两个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25.
峡东莲沱组与湖南板溪群五强溪组或漠滨组之间的关系素有争议,湖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将峡东莲沱组与湖南五强溪组对比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提出峡东莲沱组沉积时代应晚于长安亚冰期,应与富禄间冰期早期地层即石门县杨家坪渫水河组,湘北、湘西莲沱组及湘中江口组含铁砂岩段相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本文主要论述吉林省延边地区屯田营组时代。通过对屯田营组研究历史的回顾,从火山岩喷发—沉积序列和生物地层资料指出屯田营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屯田营组与金沟岭组同是晚侏罗世两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27.
Shallow stratigraphic traps exist in certain geologic environments, which might complicate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efforts. Too often, pump-and-treat remediation wells are installed in geometric patterns designed to maximize cleanup operations. If, however, shallow stratigraphic traps are present, certain contaminants may be locally trapped and thus missed during cleanup operations. Alternatively, if shallow stratigraphic traps are delineated prior to location of cleanup wells, fewer wells may be needed for remediation. For example, a single well located at the trap apex, coupled with a single injection well, might be sufficient if: (1) all contaminants were contained in the trap, and (2) the trap was not laterally extensive. Interfluve stratigraphic traps are formed when braided outwash sands are subsequently covered by backswamp or lacustrine clay deposits. Such traps are common near-surface features of the valley train deposits of the Lower Mississippi River Valley and have relief of a few tens of centimeters to perhaps in excess of 10 m. Interfluve traps are also expected to commonly occur in many glaciated regions. Due to channel migration during backswamp clay deposition, and differing thicknesses of clay cover, it is unlikely that all interfluve traps can be delineated by a single method. Therefore, several geological techniques that might be useful in delineating shallow interfluve traps are briefly discussed here, as well as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in using the described methods.  相似文献   
28.
湘东南地区震旦纪地层的新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中  唐晓珊 《湖南地质》1994,13(3):129-136
本文采用多重地层划分和构造地层法,研究并重建了湘东南地区震旦系新层序,厘定了泗洲山组、天子地组、正园岭组、埃岐岭组、丁腰河组的含义及其划分、对比标志。认为该浊积碎屑岩系中的两套砾岩,是冰成作用的产物,可与湘中、湘西乃至华南地区的震旦系对比。同时指出孩区有板溪期的沉积,并建立了青白口系大江边组。  相似文献   
29.
金沙江虎跳峡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庆忠  史正涛  苏怀  董铭  刘勇 《热带地理》2007,27(5):400-404
虎跳峡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及形成时代涉及金沙江-长江水系发育及其环境效应问题。文中分析研究了虎跳峡附近发育的夷平面、剥蚀面、阶地等区域性的层状地貌,并认为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历史具有一致性;从地质构造上的分析表明,虎跳峡两侧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地块,不存在虎跳峡大断裂,因而虎跳峡峡谷是在区域地壳抬升、先成河深切作用下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盆地沉积物、玉龙雪山的冰川发育状况、前人在附近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等,初步认为虎跳峡峡谷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30.
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在地层条件下的校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扩散机理及扩散系数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与地层条件下的差异,利用实测饱和水和干样条件下人造石英粉砂岩的扩散系数值的比值与其物性之间的关系,利用爱因斯坦方程产实测天然气扩散系数的饱和介质转换和温度校正方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表明,校正结果符合地质规律,表明该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