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71.
兖州煤田采煤沉陷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采煤沉陷土地持续利用角度,依据沉陷土地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特性,提出采煤沉陷土地的分区方案;以兖州煤田为例,进行实用分区,并依据各分区的特点提出持续利用方向和方案;最后,根据分区实例,就采煤沉陷土地的持续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2.
中国西天山矿产勘查十年成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建卫  王庆明 《新疆地质》2000,18(3):273-278
西天山(包括西南天山)是新疆重要的金和有色金属成矿远景区,“八五”、“九五”期间,新发现和评价了一批重要的矿产地,为新疆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矿产普查勘探和找矿科研两个方面回顾近十年来西天山矿产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3.
天山地区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新疆天山地区下石炭统出露广泛且与下伏地层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如西部北天山的大哈拉军山组,中部中天山的马鞍桥组及东部南天山的甘草湖组均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显然,这是一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两套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是鉴别造山运动的直接标志之一,此不整合可能暗示了古天山洋在早石炭世前已经闭合碰撞造山并进入陆内伸展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4.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演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全新世以来太行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形成、演变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周期性密切相关。在 8.0~ 3 .5kaB .P.期间为主要补给期 ,地下水获取了充足补给 ,奠定了现今地下水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5.
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的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昆仑麻扎构造混杂岩带是1∶25万《麻扎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厘定的。岩块主要由火山弧杂岩、与弧相关的沉积建造和外来岩块3部分15个块体组成。各块体之间均为断层接触。基质分布在岩块的边部,主要由构造片岩和糜棱岩等组成。它包含着古洋壳消减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对构造混杂岩内角闪石英闪长岩进行SHRIMP测年,结果为(338±10)Ma,为早石炭世。麻扎构造混杂带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麻扎-康西瓦缝合带的内容,而且将该带的演化时限提前到早石炭世,为西昆仑造山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6.
山地土地利用方向的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判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伟  吴承祯 《山地学报》2000,18(6):554-558
以福建省南平市东坑乡山土地利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土地利用方向划分为5种类型,提出运用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判别山地利用方向,学习样本正确判别率很高,根据建立的自组织学习联想神经树模型对山地利用方向进行了逐一评价,评价结构与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该方程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山地土地利用方向判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7.
兰州市南北两山水热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试验采用土钻法研究了兰州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侧柏的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阴坡根系分布比阳坡深,根系生长量比阳坡大,灌溉区根系分布比无灌溉区深;在无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3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30 cm土层;在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4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50 cm土层;向阳立地根系生长以Φ<1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1.5%。向阴立地根系生长主要以Φ≥3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8.5%。  相似文献   
178.
祁连山中部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及气候重建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研究了祁连山中部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的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重建了祁连山中部 230 a以来春季3~5月的降水和 170 a以来夏季6~8月的气温序列。结果分析发现,不同高度的云杉树轮生长对春季降水极为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对夏季气温的响应程度,各海拔高度却不相同,夏季气温对上、下限云杉生长有显著影响,但对于森林中部云杉作用并不明显,总体表现为负相关,夏季高温对树木生长不利。气候重建结果发现,祁连山中部的春季230 a以来经历了大幅度长阶段的干湿变化,存在明显的 69 a和 21a周期;170 a以来夏季气温变化频繁,存在明显的2~4a周期。目前,祁连山中部正处于相对干旱和温暖时期,呈现出向暖干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9.
新疆中天山北坡40a夏季降水量变化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对新疆中天山北坡1961-2000年夏季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夏季降水集中,年际变化小,是进行人工增水试验和作业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80.
为揭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分异和驱动因子,本研究在山江海视角下,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为典型研究区,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2008、2013、2018年脆弱性指数分别为0.54、0.61、0.69,多年平均值为0.61,整体处于中度脆弱,在空间上,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时间上,生态环境脆弱等级呈微恶化趋势; ② 在单因子作用中6个驱动因子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解释力强度为汛期降雨量(0.457)>植被覆盖度(0.384)>高温季节温度(0.311)>废水入海量(0.248)>NPP(0.184)>人口密度(0.036)。在多因子交互中,只有汛期降水量和NPP, NPP和高温季节温度、废水入海量和NPP呈非线性增强,其余的交互作用均为双线性增强,而且汛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的单因子影响较强,交互作用后影响也是最强(0.679),说明了汛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为该区域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