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4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860篇
测绘学   366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1257篇
地质学   2023篇
海洋学   386篇
天文学   1001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构造的测震学参数在鲁东-黄海地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基于构造的测震学参数分析为思路,利用地震构造分区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检验了基于活动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方法的可行性;将活动地块内部(地质构造复杂且地震活动频繁)构造单元与测震学参数相结合,研究中强震前震源区所在的构造单元测震学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取具有中期预测意义的震兆标志,为中强震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中强地震前,郯庐断裂带(鲁东-黄海地块西边界带)及扬子地块(鲁东-黄海地块内部构造单元)D、C值异常过程明显,且各有特点,证明了基于活动地块内部构造单元的测震学参数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的3自由度(3-DOF)力学模型,利用虚拟激励法分析了连接构件的频率比、阻尼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该复杂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得到了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柔性连接体系支座优化设计参数变化规律和连接参数的优化组合,可用来指导此类结构的减震初步设计。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算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优化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3.
赤铁矿与磁铁矿混合比例对磁性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将磁铁矿与赤铁矿进行人工混合,其中磁铁矿含量固定为0.3%,而赤铁矿含量则变化于0%~9%,并根据磁铁矿颗粒大小分为两个系列(纳米级磁铁矿+赤铁矿,系列1;假单畴磁铁矿+赤铁矿,系列2),探讨了磁性参数对上述磁性矿物混合比例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退磁参数S比值和Hcr/Hc不仅与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比例相关,同时也受到磁铁矿颗粒大小的影响,对于系列1而言,S比值对赤铁矿含量小于2%的混合样品较敏感,随着赤铁矿含量增加显著下降;Hcr/Hc则在赤铁矿含量大于3%时变化较大,通常用于指示亚铁磁性矿物颗粒大小的参数XARM/X与XARM/SIRM,也受到磁铁矿与赤铁矿混合比例的影响,对于磁铁矿颗粒较细的系列1而言,当赤铁矿含量小于3%时,XARM/SIRM随着赤铁矿含量增加存在较为显著的下降现象,上述结果表明,当使用磁性参数进行环境解释时,需要同时考虑磁性矿物颗粒大小以及不同矫顽力矿物混合比例的影响,特别是磁铁矿以超顺磁颗粒为主的样品.  相似文献   
994.
稀性泥石流的平均运动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斌 《地震学刊》2009,(5):541-548
泥石流的运动速度是泥石流动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参数。稀性泥石流是常见也是危害较大的泥石流类型,准确而简洁地计算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非常重要。现有的稀性泥石流平均速度经验公式,在使用上和适用地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稀性泥石流观测资料中的体积浓度与稀性泥石流的运动速度和阻力特征的关系,得出了一个新的计算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泥石流沟,适用于一般急流的稀性泥石流;对于缓流稀性泥石流,计算值与观测值相比偏大,但很接近;不适用于缓慢稀性泥石流。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使用简洁,计算稳定,与其他方法计算的稀性泥石流平均运动速度很接近。该速度计算经验公式也适用于稀性泥石流堆积扇上游沟道,但对于堆积扇上的速度,计算值偏大,且越往堆积扇的下游,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基于大理州的23个强震动台2007年以来记录的11组3.5级以上近场地震共51条强震记录,根据数字地震仪台网系统测定地震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通过强震动台网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方法,并对测定近场地震参数的计算机软件MDEPS系统的编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6.
The use of rice husk as a low cost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opper from wastewater has been explor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experiment. The rice husk used for the study was treated with alkali to increase the sorption properties. The influence of metal ion concentration, weight of biosorbent, stirring rates, temperature and pH were also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fitted using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was observed that almost 90–98% of the copper could be removed using treated rice husk. The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Freundlich isotherm and Tempkin isotherm models were us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copper between the liquid and solid phases in batch studies, an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Langmuir isotherm better represented the adsorption phenomenon. The experimental rate constant, activation energy, Gibbs free energy, enthalpy and entropy of the reaction were calcula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the sorp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97.
考虑蠕变性状的港区软土地基参数反演和长期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某集装箱码头建设项目,针对本工程深厚淤泥质黏土的场地条件,引入Mesri蠕变模型考虑堆场地基的长期蠕变变形。利用施工期和工后短期实测分层沉降资料,由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分层迭代反演方法反演得到各软土层的黏弹性参数;将反演得到的土层参数代入自行编制的沉降计算软件,计算得到地基沉降量,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证明了参数反演的可靠性;利用反演得到的土层参数对工后的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为本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8.
粉砂地基深基坑渗透破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冉龙  胡琦 《岩土力学》2009,30(1):241-245
在地下水丰富的砂土和粉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坑内降水施工或渗漏引起的渗透破坏问题是威胁基坑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土体密实度、黏聚力、内摩擦角、桩土界面摩擦特性以及围护结构插入深度等因素对临界水力梯度以及渗透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发生渗透破坏时的水力坡降不仅与土的密实度有关,还与土性、强度指标、桩表面粗糙度以及围护结构的插入深度等因素有关,这些结论为实际基坑工程分析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99.
江浩  汪稔  吕颖慧 《岩土力学》2009,30(Z1):282-286
常规DCD(dynamic canonical descent)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且无需考虑目标函数的可微性,只要预先定义优化空间即可,但是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有限,为此提出了变参数DCD算法,并建立了其相应的算法迭代格式。在数值试验和工程应用中将该变参数DCD算法与常规的DCD算法进行比较,其结果均表明:变参数DCD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上找到了一个均衡点,该算法不仅具有DCD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而且收敛时所需的目标函数评估次数少,在优化过程中该算法展示出了稳定性强且优化结果可靠度高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00.
克里金参数估值法及其在参数估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强  薛雷  王媛媛 《岩土力学》2009,30(Z2):371-373
为考虑岩土介质参数的空间分布的结构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因素,引入了克里金参数估值法。采用变异函数描述参数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化,建立其空间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对岩土参数的估值。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克里金估值法具有反映“过滤效应”和“集团效应”的优点,对不同位置的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能够有效地反映参数空间变异结构,有利于对参数的合理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