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6篇
  免费   1140篇
  国内免费   1216篇
测绘学   408篇
大气科学   338篇
地球物理   501篇
地质学   4373篇
海洋学   101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97篇
自然地理   14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该文就总量控制工作进行理论探讨,提出控制平均浓度的排污等效模型,同时对计算区段控制浓度的确定进行定量化模型研究。该模型简便、易操作、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2.
利用2002年5~7月对杭州湾淡化对虾养殖虾池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形态与行为,结果表明:(1)在该养殖水环境中,IP含量随时间变化不大,相对较稳定;(2)IN含量的变化主要受生物活动控制,在养殖过程中变化较大,NO3-N为IN的主要存在形态,但在养殖后期,NO2-N含量有所增加;(3)该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含量均超过富营养化阈值,因而已无法判断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4)叶绿素a与IN含量成显著负相关,而与IP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3.
The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Wuliangsuhai wetland since 1986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principle. The total water area of Wuliangsuhai lake has been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17 years. The open water area had an increasing trend before 1987, and the trend was decreasing up to 1996, then the trend has increased again since 2000; the variation of the water area with dense aquatic weed is basically contradictory to the variation of open water area. The natural reed area had been decreased before 1987, and then it has been increased. The areas of shallow water and swamp have been slightly increased, in fact, the variations are quite steady. The artificial reed area has been increased since the reed plantation was started in 1988.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the climate, hydrolog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areas are discussed, and then the technological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uliangsuhai lake water environment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54.
云南省景谷岔河地区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岔河地区火山岩属三江构造带澜沧江构造岩浆带的南段.晚二叠世在岔河一带喷发了一套安山岩-流纹岩与粗面岩组合的杂色火山岩系.熔岩普遍为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以钙碱性和碱性岩为主,其次是拉斑玄武岩系.据CIPW计算,除碱性岩系外,均含标准石英分子.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无Eu异常的富轻稀土右倾型.微量元素分配形式为亏损P、Ti元素的锯齿状.w(Zr)/w(Y)值大于3.5,w(Ti)/w(Y)值小于500,W(TiO2)平均为0.82%.岩浆来源深度为138 km.表明岔河地区火山岩属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5.
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肖尔布拉克寒武系露头剖面中 8.8m厚的黑色页岩夹硅质岩组合中的硅质岩的系统采样分析表明,该硅质岩具有深源成因特征。其低的Th/U和Rb/Sr比也证明了其沉积时所具有的深部物源和热水注入迹象。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Ce/Ce 从 0.4 2到 0.79,平均 0.5 7。Ce的负异常明显。这些稀土元素的参数特征与加利福尼亚弗朗希斯科杂岩 (FranciscanComplex)中沉积在大洋海底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十分相似。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Eu/Eu 值从 8.0 5下降到 1.0 3。其相对较高的Eu/Eu 值很有可能反映了热水的注入。Eu/Eu 值从剖面底部到顶部的系统降低反映了剖面底部的热水作用最强烈,向上热水作用逐渐减弱。上述一系列的地球化学标志指示该硅质岩应沉积在离洋中脊不远的、具有深源物质/热水注入的远洋盆地背景中。结合区域地质和伴生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套硅质岩的形成与上升洋流的影响有关。上升洋流将形成于大洋盆地背景中的物质带到大陆边缘陆棚环境中发生沉积,造成了沉积在陆棚环境中的硅质岩,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保留了其大洋盆地背景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6.
中国优质碎屑岩深层储层控制因素综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中国深层储层分布广,地质条件差异大的实际情况,认为沉积环境、地温、深埋藏时间、溶解与胶结作用、烃类充注、异常压力、绿泥石环边为深层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每一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指出深层储层的分布可以用3种模式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57.
香河县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香河县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变化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香河县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减少和水体污染等问题,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58.
从土地环境解读我国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环境是指存在于土地外部的物质、空间和人类社会体系,包括土地自然环境、土地工程环境、土地社会环境三大板块,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特性。土地环境决定着土地的价值、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从土地环境的诱因,把土地问题区分为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三大类。我国此三类问题都非常严峻,致使人地关系失调,土地关系失衡。土地环境研究应围绕土地利用整体效益最大化、保护耕地、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性影响三个目标,既要开展基础研究,揭示土地与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时空演变规律.又要进行应用研究,重点是土地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959.
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边丘陵山地,天然的水环境良好,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537.79×108m3,长江干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9730×108m3,水资源丰富。目前,长江总体水质尚好,主泓水质多为Ⅱ类,沿岸部分具有Ⅲ类水。太湖是上海、苏州、无锡的主要饮用水源,但水质一直在下降,总体为Ⅲ类水(占70%),Ⅱ类水仅占15%,其他河道、小湖泊均为Ⅳ类和Ⅴ类水。钱塘江水系以Ⅱ类、Ⅲ类水为主。京杭运河为Ⅴ类、劣Ⅴ类水。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清洁淡水水源日益缩减。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浙东宁波舟山主要是缺乏工程调剂用水。文章建议:1)应用GIS技术,作流域性水环境水资源模型,以解决平原水网区水质、水量的调控、决策和管理;2)浙东缺水区需从全省范围规划建设大区域水利工程,解决供水,避免各县市单独、分散局部规划建设;3)三角洲的洪涝灾害主要是不合理开发引起的。建议按水系自然规律整治河道,去除障碍,减少淤积,降低水位,让洪水流量有畅通去路,同时配合非工程防洪措施以综合防治洪水灾害。长江三角洲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提供了人们研究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关发展的一个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960.
强胁迫力使脆弱环境突变--松辽平原百年开发史例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松辽平原为案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人类强胁迫力作用于脆弱环境系统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突变"的命题。而这种突变机理又对"人类力是现代环境变化的第一驱动力"的论点提供支持。文章运用了区域学原理,对区域综合要素进行了分析,判定区域属于脆弱系统;运用地理景观理论,构建了距今约150年、100年、50年和现今(2000年)共4个时期的区域生态景观模型,揭示出人类逐阶强化胁迫的过程,并结合遥感分析,首次识别出松辽平原大面积荒漠和半荒漠;引进系统突变模型,论证了生态环境突变过程的存在及所特有的快速扩张性,可导致重大生态灾难--荒漠化过程失控。文章建议应认真研究中国广大地带的环境突变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战略,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