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纳米及微米级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氯化钠为底料,水氯镁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双柱沉淀—水热法制备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氢氧化镁。研究了进料速度、2N_(Mg)/N_(Na)、物料浓度、水热温度、水热时间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粒径、形貌、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样品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形貌为规则的六角片状,粒径为400~600 nm的纳米级氢氧化镁或者1~2μm的微米级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62.
水库渗漏水中氢氧化铁的矿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富水水库大坝渗漏水和析出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析出物的主要成分为Fe2O3,并含少量Al2O3和SiO2,铁质析出物的XRD、IR、SEM和TEM分析表明,氢氧化铁的结晶程度较低,主要结晶相为针铁矿,其次为少量伊利石、蒙脱石和石英。电子显微分析观察到在非晶质氢氧化铁凝胶团和亚微米级微粒聚集体中存在特殊的显微管状和螺旋状针铁矿,显示出明显的生物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63.
文章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氢氧化铟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硫酸联胺把五价砷预还原成三价砷,利用三氯化砷的挥发性,经蒸馏分离砷,消除了基体铟干扰。方法线性范围为2ng/mL~70ng/mL,检测下限为2ng/mL,加标回收率为96%~113%,实际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4.57%(n=5)。本方法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DDTC-Ag分光光度法的分析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4.
通过实验讨论影响藻酸双酯钠特性粘度[η]升降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65.
以电石渣和MgCl_2制备的Mg(OH)_2为原料,制备氯氧镁水泥(MOC)用活性MgO,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观察煅烧温度、保温时间、活性MgO与MgCl_2摩尔比、H_2O与MgCl_2摩尔比对MOC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以3d、7d、28dMOC试件的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综合各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趋势发现:随煅烧温度及活性MgO与MgCl_2摩尔比的增加,MOC试件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保温时间大于30 min时,MOC试件的抗压强度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降低;随H_2O与MgCl_2摩尔比的增大,试件的抗压强度逐渐减小。且不同龄期内,H_2O与MgCl_2摩尔比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当煅烧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30 min,MgO与MgCl_2摩尔比为8,H_2O与MgCl_2摩尔比为13时,试件的抗压强度最佳。  相似文献   
66.
地质样品中硫化物形式铁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利用次氯酸钠氧化铁硫化物碱性磺基水杨酸提取并直接测定碳酸盐相中铁硫化物的方法。结果表明,30%的NaClO溶液浸泡样品40h以上,可以完全释放铁硫化物并形成氢氧化铁胶体。0.1g/mL的碱性磺基水杨酸溶液则较容易地溶解新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形成黄色的铁-磺基水杨酸络合物,可被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该方法集选择性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体,分析流程简单,结果可靠,适合地质样品中硫化物形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7.
杨清 《岩矿测试》2022,(3):404-411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易被土壤颗粒吸附而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法是近些年来国内外修复PAHs污染土壤较为常用的方法,但现阶段在测定修复后土壤中PAHs含量、进行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经该方法修复的土壤,若土壤中残留有过硫酸钠,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由于提取温度较高,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多环芳烃的氧化反应,从而影响土壤中PAHs的准确测定。本文建立了一种在修复后土壤中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与残留的过硫酸钠反应生成脱氢抗坏血酸,采用索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土壤中16种PAHs的方法,PAHs加标回收率为76.2%~110.0%。而修复后土壤若不加还原剂直接进行索氏提取,用GC-MS测定,可能会使部分PAHs及替代物的测定不准确,PAHs加标回收率仅为6.0%~72.4%。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样品提取前加入还原剂,可以有效地消除残留过硫酸钠的影响,提高测定修复后土壤中PAHs含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普遍存在环境中的低分子有机酸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矿化产物(施氏矿和黄钾铁矾等铁矿物)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环境中有毒重金属迁移转化发生变化。本文探讨了低分子有机酸钠盐对铁细菌HX3成长过程中代谢产物铁矿物的影响,并利用XRD、FTIR、FESEM和EDS对形成的铁矿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低分子有机酸钠盐的加入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不明显,但可加速黄钾铁矾的形成;苹果酸钠的加入较柠檬酸钠和草酸钠更利于施氏矿向黄钾铁矾转变。高浓度低分子有机酸钠盐(苹果酸钠、柠檬酸钠和草酸钠依次为20、40和40mmol/L)的加入对细菌培养过程中Fe~(2+)的氧化有抑制作用;抑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苹果酸钠柠檬酸钠草酸钠。该研究结果可为含氧化亚铁硫杆菌等铁细菌的酸性矿山废水中铁矿物的形成转化和生物矿化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9.
采用廉价的聚乙二醇(PEG)/酒石酸钾钠建立双水相体系,从干螺旋藻中分离纯化藻蓝蛋白C-PC。以纯度(目的蛋白在620 nm处的特征吸光值和总蛋白在280 nm处吸光值的比值)为指标,优化体系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 H 8.06,系线长为21.65%、体积比为0.22的PEG1000和酒石酸钾钠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纯度由0.42提高到1.27,高于食品级纯度0.7,纯化因子3.04,回收率85.11%。硫酸铵盐析提高粗提液纯度后,二次双水相纯度达到3.28,高于药品级3.0。得到的C-PC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0.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Ca2+为交联剂,对风味酶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固定化风味酶的工艺,并考察了固定化风味酶使用的稳定性。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固定化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2.43%,加酶量(酶液体积/海藻酸钠体积)1:1.76,固定化时间2.89 h,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可达81.88%,考虑到实际操作时对参数精度的控制水平,将固定化酶的优化工艺确定为海藻酸钠浓度2.50%,加酶量(酶液体积/海藻酸钠体积)1:2,固定化时间3.00 h,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率达到80.05%±1.33%。优化工艺下制得的固定化风味酶最适使用温度为60?C,热敏感性降低,稳定性提高;最适p H 8.0,比游离酶向碱偏移了1.0,酸碱适用范围增大;可多次使用,冷藏条件下储藏3周后活力依然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