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42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1)广西东南部严重春旱的划分标准每年2~3月是广西东南部由旱季转入雨季的过渡季节,同时是水稻育秧、插秧的大忙季节,此时期降雨量的多少,将影响早稻生产进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规定2至3月总降雨量距平<50%为严重春旱年。(2)广西东南部严重春旱年同期环流形势在严重春旱年同期500hPa合成距平图上发现:亚欧中高纬地区是负距平区,负距平区中心分别位于北欧和东西伯利亚地区,负距平区的南限在内35°N以北。而正距平区位于北纬35°N以南,在乌山南部到青藏高原、孟加拉湾到南海、太平洋中部以东地区分别有三个正距平中心。乌山地区为一低压槽区,雅库次克有弱阻高存在;东亚大槽位于125°E附近,比平均位置偏东、偏弱,槽底较浅,槽线南端偏北;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脊线偏北;孟加拉湾低槽没有出现,有时虽有,但很浅,且位置偏北。在此形势下,冷空气活动强度弱,路径偏东、偏北,很难到达桂档南地区。同时中东至孟加拉湾一带,很难有低压槽活动,有时有,但也很弱,而且位置偏北,从而切断或减少了水汽向桂东南地区上空的输送辐合,从而不利于降水形成。这种环流形势使广西东南部长时间维持少雨,易出现春旱现象。(3)广西东南部严重春旱年前期环流形势特征1春季副高活跃与前期低纬大气环流变化有密切关系10~12月南海至中南半岛一带500hPa环流场持续正距平,副高强度偏强,次年春季副高将易出现持续偏强,桂东南易出现春旱。2与南支西风急流建立早晚呈反相关,建立早,次年春季冷空气比较弱,桂东南易出现春旱。3与南亚季风环流变换有密切的关系。印度西南季风撤退早,东北季风来得早,孟加拉湾槽活跃,稳定维持低槽区,次年孟加拉湾槽比较弱,桂东南易出现春旱。(4)广西东南部春旱的预测模型根据春旱年的典型环流形势和各系统的前期特征,前期(10~12月)关系密切的环流特征量:副高强度、高原高度、西南季风撤退时间作为预报因子,制作春旱年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32.
唐都长安外郭城东南隅,有一个曲江风景区.是当时著名的公共园林,它记载了唐代都城的繁华,成为开元盛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3.
基于1951—2018年哈德里中心海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第四代欧洲中心汉堡模式, 针对1994年、2018年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多的年份, 研究了引起TC增加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模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变冷是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促使TC生成的进一步增加。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冷却在菲律宾以东激发出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在我国南海、菲律宾至东南沿岸激发出气旋性环流异常。前者在西北太平洋中部, 后者在南海产生有利于TC生成的局地环境。1994年和2018年夏季热带中太平洋出现暖SSTA、印度洋为冷SSTA、北大西洋呈现负三极型式SSTA, 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极端增多。近30年来, 当出现热带中太平洋增暖和印度洋冷却时, 北大西洋表现出比1989年以前更强的负三极型式SSTA, 使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和北半球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A梯度的线性相关更显著。  相似文献   
34.
<正>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是中国海监第六支队驻守的港湾和家园。厦门鼓浪屿皓月园海滨,屹立着从厦门挥师出发、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像。这座身披盔甲、手按佩剑的英雄雕像见证了第六支队海监船一次又一次的出航,见证了海监人为祖国海洋事业无怨无悔付出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35.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巴塔哥尼亚南部群体是重要的经济种类。海洋环境因子在柔鱼资源分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基于环境因子的动态产量模型评估2000-2010年的滑柔鱼的资源量。假设海洋环境因子(滑柔鱼产卵场最适宜海表温度占比)影响动态产量模型的参数K,DIC值表明在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下均是基于环境因子的评估模型优于基本的动态产量模型。阿根廷滑柔鱼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在351600吨到685 100吨之间,资源生物量在1322400吨到1 803 000吨之间,其捕捞死亡系数均小于F0.1FMSY,资源处在良好状态,没有遭受过度捕捞。本研究为应用环境因子在柔鱼类的资源评估与管理提中供了科学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6.
基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已有钻井和高品质新地震资料,对第四纪中央峡谷体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成、沉积演化过程及其主控因素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明确中央峡谷体系经历了晚中新世侵蚀充填期(Ⅰ期),早上新世平静充填期(Ⅱ期)和第四纪早期回春充填期(Ⅲ期)3期演化阶段,提出控制中央峡谷体系前两期形成的负地貌和物源供给在第四纪峡谷西段仍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西段早期多物源体系在第四纪变为昆嵩隆起秋盆河单物源,进积型陆坡控制了半限制型负地貌和砂质沉积逐渐向南东迁移,并在第四纪早期(S14)填平峡谷.在此认识指导下首次在峡谷西段浅层发现了3期第四纪半限制型海底扇群,具备"深浅双源供烃-优势通道复合输导-浅层水合物地层封盖-海底扇成藏"的成藏模式,是下一步深水区浅层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有利新领域.  相似文献   
37.
We analyzed seafloor morphology and geophysical anomalies of the Southeast Indian Ridge(SEIR) to reveal the remarkable changes in magma supply along this intermediate fast-spreading ridge. We found systematic differences of the Australian-Antarctic Discordance(AAD) from adjacent ridge segments with the residual mantle Bouguer gravity anomaly(RMBA) being more positive, seafloor being deeper, morphology being more chaotic, M factors being smaller at the AAD. These systematic anomalies, as well as the observed Na_(8.0) being greater and Fe_(8.0) being smaller at AAD, suggest relatively starved magma supply and relatively thin crust within the AAD.Comparing to the adjacent ridges segments, the calculated average map-view M factors are relatively small for the AAD, where several Oceanic Core Complexes(OCCs) develop. Close to 30 OCCs were found to be distributed asymmetrically along the SEIR with 60% of OCCs at the northern flank. The OCCs are concentrated mainly in Segments B3 and B4 within the AAD at ~124°–126°E, as well as at the eastern end of Zone C at ~115°E. The relatively small map-view M factors within the AAD indicate stronger tectonism than the adjacent SEIR segment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estward migrating Pacific mantle and the relatively cold mantle beneath the AAD may have caused a reduction in magma supply,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abundant OCCs.  相似文献   
38.
利用再分析资料以及混合层海温诊断方程, 研究1997—1998与2015—2016年超级厄尔尼诺次年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的差异及成因。结果显示, 北大西洋SSTA在1998年春季呈明显正负正三极型式分布, 而在2016年呈弱的负正负型态。诊断热带北大西洋SSTA的影响因素表明, 1998年春季暖SSTA除了之前研究强调的海洋表面向大气的潜热输送异常减少, 以及吸收太阳辐射的增加外, 海洋动力过程即Ekman纬向漂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热力过程与厄尔尼诺峰值后出现的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负位相有关, 其可引起亚速尔高压减弱, 产生西南风异常, 通过风-蒸发-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反馈机制使热带北大西洋蒸发减弱, 海表增暖, 沃克环流下沉支的东移对这一增暖也有贡献。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不同, 2015—2016厄尔尼诺事件没有强迫出负位相NAO, 而是出现弱NAO正位相, 热带北大西洋为弱的东风异常, 使海表发生一定的冷却, 形成2016春季北大西洋SSTA与1998年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9.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受坡折区崎岖海底和复杂地质构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速度模型构建精度不高,从而严重影响到成像品质。针对坡折区的精确速度模型构建难题,首先采用组合多次波衰减、宽频处理、叠前信噪比增强等针对性处理技术,得到宽频带高信噪比的叠前数据,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不同水深速度规律,应用断控和地质约束速度建模技术,建立初始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基于宽频数据的高分辨断控约束网格层析反演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完成深度域各向异性速度建模,并实现了陵水凹陷坡折区的高精度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显示,基于精细速度模型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科明显提高坡折区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同时可有效消除地层同相轴扭曲的现象,恢复了地下地层的真实构造形态,从而可为目标评价与钻探决策提供更可靠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