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8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455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1002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3149篇
海洋学   53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9篇
  1939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雍斌  张万昌  刘传胜 《冰川冻土》2006,28(6):961-970
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过程模式的双向耦合,并将其有机嵌入大气模式中,是未来大气环流模式(GCM)和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简单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和水文模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水文模型和陆面过程耦合研究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模式耦合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和未来工作的研究要点.最后,探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陆面模式耦合在全球变化研究框架中的地位与意义,并展望了陆面水文过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高陡山区开采自然坡失稳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区地下开采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问题,根据大量工程实测资料,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选取适当的动量项系数及变步长方法,对已有的实测资料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并对丁家河磷矿自然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具体的预测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可用于山区磷矿开采自然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王飞  仇文革  高新强 《岩土力学》2006,27(Z1):189-192
工程上将满足一定条件下的黏土层介质视为隔水层。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黏土层为不透水层的确定方法以及黏土层内部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某给定黏土层为隔水层的特定条件:即找出了黏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及层上水头高度三者的关系和给定黏土层的起始水力坡降,得到了黏土层内已渗透水部分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汪斌  唐辉明 《岩土力学》2006,27(Z1):193-197
库岸滑坡同坡体内地下水渗流场的动态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饱和土渗流分析方法无法正确描述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压场的动态变化规律。从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出发,选取典型的岩土体的渗流参数,对含有弱透水夹层的理想层状岸坡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隙水的渗流规律。同时,也得到了坡体内基质吸力和体积含水率随库水位升降变化的历时曲线。分析表明,岩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土水特征曲线以及坡体的结构特征等共同决定了水位升降过程中岸坡内孔隙水压力和浸润线的分布。模拟结果可为库岸尤其是含弱透水层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岸坡的排水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张闻华 《岩土力学》2006,27(Z1):1149-1152
应用匀坡及加坡原理,推导出了单井(孔)稳定流承压完整井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已考虑到无效降深对渗透系数计算的影响,同时在计算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水位恢复资料,而水位恢复的过程也排除了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参数计算结果应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996.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40Ar-39Ar定年揭示出新疆东准噶尔考克塞尔盖山前志留纪荒草坡群下组的主变质作用发生在石炭纪晚期,此后还受到了晚三叠世热事件的改造.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新疆北部晚石炭世至三叠纪的地壳热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雪峰古陆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峰古陆为江南古陆的西南段,是华南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湖南省80%以上的金矿床分布于该地区,在黔东亦有许多金矿产出。该区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层控特征明显。近年一系列中、小型金矿床的发现,以及沃溪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表明该区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甘肃北山西部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事件的岩石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北山西部地处塔里木、柴达木和达华北(阿拉善)三个前寒武纪地块的交汇部位,是受显生宙天山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阿尔金造山带多次叠加改造的地区。近几年,随着新元古代榴辉岩、花风岩的新发现,结合新元古代伟晶岩脉群、辉绿岩墙群和震量纪未变质沉积盖层,初步确定了该地区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的地质事件框架。在新元工早期,塔里木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可能发生斜向汇聚,并以深层次韧性剪切带进行焊接,其时间在913Ma  相似文献   
999.
楚雄前陆盆地系统的构造单元及沉积标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谭富文  尹福光 《沉积学报》2000,18(4):573-579,610
楚雄盆地是一个中生代周缘前陆盆地。地表及深部地质资料显示,盆地内部以渔泡江-沙桥断裂为界可划分为西部推覆带和东部前陆带。本文运用前陆盆地系统新理论,结合沉积、构造和地化标识,认为西部推覆带是典型的楔顶沉积,而不是前人划分的前渊沉积,东部前陆带上经历了递进式前陆盆地系统沉积作用,早期典型的前渊沉积可能消减于西部推覆带之下。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能真实地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湿润地区的陆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发展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南京气象学院(NIM)陆面过程(LSP)模式.该模式是由等温植被参数化方案和本文建立的土壤模式所组成.土壤模式又分为五层模式和两层模式两种.利用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作验证,同时将五层模式与Deardorff(1978)陆面模式、两层模式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五层土壤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它比Deardorff模式优越,也比两层土壤模式模拟效果稍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