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33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东营近海枯水期浮游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东营近海海域15个站位水质和浮游生物样品,结果表明东营近海枯水期海水为贫营养和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16881~141795cell/m3,优势种以夜光藻、圆筛藻、刚毛根管藻和布氏双尾藻为主。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原生动物、桡足类、甲壳类和多毛类幼体等组成,个体丰度变化范围为708~5488个/m3,优势种以夜光虫、强壮箭虫、太平洋纺锤水蚤和长尾类幼体为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小于3,生物群落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2.
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湛江湾浮游动物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和29类浮游幼虫,隶属于16大类群,群落结构主要由桡足类(30种)、浮游幼虫(29类)和原生动物(23种)所组成,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6%、25.00%和19.83%。浮游动物种类数以4月最多,2月和3月最少,4~9月的总种类数均高于其他月份。湛江湾浮游幼虫以底栖动物幼虫为主,在4月种类最多,5月丰度最高,4~7月为湛江湾海洋动物的繁盛时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共有22种(类),其中浮游幼虫9类,原生动物7种,桡足类3种,水母类、毛颚类、被囊类各1种,以12月、4月和5月优势种最多(8种),2月最少(2种),无全年优势种,群落结构明显趋于小型化。各相邻月份的共有种类数在18~33种,物种更替率R的范围为37.25%~73.61%,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丰富度d的年均值较低,分别为2.64、0.54和3.32。在调查期间,湛江湾浮游动物丰度出现了3个高峰,且分别由不同的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其中1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原生动物组成,2月份的高峰主要由桡足类组成,而5月份的高峰则主要由浮游幼虫组成,3大类群共同主导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浮游动物生物量仅在2月和9月出现高峰,呈现月份双峰型变化。湛江湾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主要受水温、食物及摄食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汤宏俊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5,46(1):148-156
利用现场海水培养实验,结合浮游动物网样数据,研究长江口邻近海域几种优势桡足类(中华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精致真刺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影响。结果表明,精致真刺水蚤虽然属于肉食性种类,但几乎不摄食微型浮游动物;其余三种杂食性桡足类中华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纤毛虫+异养甲藻)的摄食率分别为0.66、0.09和0.59μg C/(ind·d),分别占其日总摄食量的29%、24%和37%。其中,异养甲藻在初始生物量和对桡足类饵料贡献上分别占整个微型浮游动物的30%和28%,是微型浮游动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类群。中华哲水蚤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与初始食物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体长20μm纤毛虫的清滤率要明显高于对体长20μm的纤毛虫(P0.01)的清滤率,表明其偏好摄食较大个体的食物。通过Chesson选择性指数显示,尽管微型浮游动物在生物量上远小于浮游植物,但桡足类能优先选择摄食微型浮游动物;进一步结合网采浮游动物数据,获得各站三种优势桡足类丰度平均占桡足类总丰度的77%,但它们对微型浮游动物现存生物量的摄食压力仅为0.8%,表明桡足类对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的下行控制作用并不明显,仍有大部分微型浮游动物生物量未通过摄食途径进入到桡足类群落中。  相似文献   
124.
安徽省地勘基金近年来投资实施的“安徽省东至县杨老尖一龙门尖地区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由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承担。通过近3年的工作,终于在皖西南地区寻找铅锌、金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先利用所实施的1:1万土壤化探测量,获得了5片顺北东向展布2km左右的铅锌、金银、钼等综合异常,之后对各异常充分查证,特别在兆吉口片区,充分利用地表氧化带次生铅锌矿和硫化物出现作为找矿标志,由表及内,在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发现受北东向东至断裂带系统控制的低温热液充填型原生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25.
浮游生物是生活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因为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移动能力弱小到忽略不计,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只能浮在水面生活,随波逐流。人们将这类生物统称为浮游生物,其中浮游植物比浮游动物更为弱小。浮游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广,从炎热的赤道至冰封的两极,无论是江河湖海、沟渠塘堰,各种坑洼积水、潮湿地表、墙壁、树干、岩石、甚至沙漠、积雪上都有  相似文献   
126.
福清湾及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君卓 《台湾海峡》2008,27(1):58-63
本文分析了2005年10月和2006年5月在福清湾及其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结果表明,福清湾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64种,10类浮游幼体.分为4个生态类群,包括河口低盐类群,近岸暖温类群,近岸暖水类群和广布外海类群.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春季高于秋季.春季浮游动物总个体数均值为(161ind/m3)高于秋季的(83ind/m3),春季生物量均值为(67.7mg/m3)低于秋季的(87.7mg/m3);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平面分布,春季湾内西部水域最高,海坛海峡最少;秋季福清湾东部水域最高,湾内西部水域最少.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总个体数的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另外还对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应用我国推广普及型CT(CTMAX-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QA、QC体系的原则,制定我院CT室十个扫描技术规范和CT诊断技术规范等,和CT日常维护(PM)规程和CT图像考贝后处理等3个规程.  相似文献   
128.
地质流体与构造运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大量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地质流体与岩石应变、微观裂隙开合,宏观(中等规模)褶皱、断裂的相互关系。并指出今后尚须加强中型构造运动过程中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差异应力作用下水岩地球化学及其模拟实验、流体与灾害构造(泥石流、滑坡等)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9.
国有大中型勘察设计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国内整体情况而言,地方勘察设计院改制工作已经大面积铺开并取得成效,但从原国家部委分离出来的国有大中型勘察设计院的改制工作却进展缓慢。随着859号文的实施,国有大中型勘察设计院改革迎来了改革的春天,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0.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5处,其中,能源矿产24处,黑色金属矿产5处,有色金属矿产47处,贵金属矿产14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1处,化工原料矿产8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04处,其他水气矿产2处。有56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0.98亿吨,天然气3802亿立方米,原煤96.54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