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445篇
测绘学   532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585篇
地质学   928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8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弹性板块运动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板块是一个刚体,实际上板块是可变形的.板块内部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因此应当用弹性模型描述板块运动.推导了板块的弹性运动方程,由空间大地测量新的观测成果建立了菲律宾海、太平洋和澳大利亚板块的弹性运动模型.发现三个板块内部都存在明显的水平形变.板内应变场的空间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板块边界附近的应变率最大,从边界向内部逐渐减小;在板块扩散边界附近,主张应变率大于主压应变率,主张应变轴基本上与边界的扩张方向一致;在俯冲边界附近,主压应变率大于主张应变率,主压应变轴基本上与板块的俯冲方向一致;在走滑兼有俯冲性质的边界附近,最大剪应变的方向与边界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由GPS观测得到的主压应变轴与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压应力轴方向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板内的应力-应变场基本上遵循广义胡克定律.  相似文献   
992.
王想  高原  吴鹏  周依  王时 《地球物理学报》2022,(7):2503-2517
利用布设在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流动地震台网和区域固定地震台网的近场地震波形资料,获得55个台站、符合剪切波分裂分析的共计534条有效记录,得到每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展现了研究区上地壳各向异性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区域优势快波方向大致呈NE向,与华北区域背景主压应力方向近EW向有所差别,揭示出研究区内山西地堑与太行山隆起等形成的盆山构造对地壳结构的影响.台站优势快波方向主要平行于主压应力方向,或与断裂/构造走向一致,表明断裂与局部地质构造对各向异性的影响以及断裂构造与应力场的相互影响.山西地堑优势快波方向呈NE向,其中大同盆地离散性较大.山西地堑北端与张-渤地震带交汇区北侧优势快波方向呈WNW向,南侧呈NE向且离散较大.太行山隆起与华北盆地交汇区的优势快波方向同为NE向,第二优势快波方向近EW向,体现了华北地区的各向异性特征.山西地堑的时间延迟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但变化不大,分区平均值最大相差0.2 ms·km-1.太行山隆起与华北盆地交汇区的时间延迟和山西地堑北端与张-渤地震带交汇区北侧相对较小,表明该...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浅海水深是水深测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PCA-GWR),采用WorldView-2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经过数学变换后的波段反射率数据先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第一主成分量进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并与双波段比值模型、多波段线性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海岛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开发历程中,自然、经济和社会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海岛经济形成自己特有的属性。受地理位置、资源环境以及政策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各海岛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文章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各海岛县的发展现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95.
中、日青鳞小沙丁鱼形态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变量解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对青岛、舟山以及日本爱知、香川4个群体的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125尾)5个分节特征和15个量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多重比较和单因子方差结果显示4个群体在6~8个形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中、日群体间有明显的差异,且分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南北或东西的地理变化.通过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它们的形态差异仍然是种内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6.
脉冲输入营养盐是陆源输入营养盐的一种方式。用室内模拟脉冲营养盐输入的方法,研究了脉冲营养盐输入对于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脉冲输入营养盐对于中肋骨条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营养盐脉冲输入的频率和中肋骨条藻生长波动的频率相同。每天输入一次营养盐中肋骨条藻出现藻密度峰值的时间要比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和每10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要滞后,而且藻密度峰值也比后两种情况低。对于3种营养盐的吸收速率而言,每10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每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最小的是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3种营养盐脉冲输入模式下,每5天输入一次营养盐的中肋骨条藻对于N盐和Si盐的营养需求最少。  相似文献   
997.
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长期以来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究安徽省黄山市近3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本文选用1989、2000、2009、2019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构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黄山市、黄山景区、黄山市主城区与非主城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选取了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生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黄山市的生态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如下:(1)黄山市的生态质量从1989年到2019年间不断上升,MRSEI值上升了46.39%.(2)1989—2019年间,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面积为7822.747 km2,主要集中在非主城区、黄山景区.变差的区域面积为419.185km2,且大多集中在黟县盆地、新安江河谷盆地.(3)主城区在1989—2009年间生态质量上升,在2009—2019年间生态质量下降,表明黄山市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黄山市政府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举措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8.
ENSO循环过程中次表层海洋信号的传播和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ODA等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洋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NSO循环过程中次表层异常海温信号在赤道外向西传播的路径与温跃层深度的分布有一定关系,10oN附近是气候平均温跃层深度的极小值区域,温跃层在该区域形成了一个从东到西的阻隔带,阻挡了来自赤道地区的ENSO信号继续向北传播,从而转向西传播;而南半球温跃层深度的气候分布不具备这一特征,不利于ENSO信号在南半球的向西传播。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ENSO信号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异常海温的主周期是变化的,特别是在沿10oN附近向西传播的过程中,ENSO信号的主周期变化较大。推断西太平洋暖池区域的ENSO信号除了在循环过程中自东太平洋10oN传来的以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局地的大气变化引起的海温异常,以及来自中高纬度的异常海温信号等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研究液体中声吸收对三种具有不同波形的脉冲光声信号的影响,把吸声介质视为一个线性、时空不变的低通滤波器,得到了考虑声吸收后光声脉冲的幅值和波形随传播距离变化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00.
为建立适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的评价模型,依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构建了1个包含13种水质指标信息、共计400个假设采样站位的数据样本。通过计算其KMO统计量、球形检验及相关矩阵发现,各水质指标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故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针对13个水质指标,仅前2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是有效的,且它们可以代表原假设数据81.25%的信息。利用前2个主成分建立了可完全区分四类水质的自动分类图版,即水质评价模型。根据上述水质评价模型绘制了2010年雷州半岛近岸海域的水质类型专题图。分析表明,雷州半岛的湛江港湾、鉴江口海域及铁山港区为第四类水质,东海岛西南、鉴江口外海、徐闻东北角海域、流沙湾及江洪港海域为三类水质,其它区域为一、二类水质。本研究较好地反应了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状况,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及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