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湘江中游,全市土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衡阳中部为盆地,四周丘岗山地环绕,以湘江干流为中轴,水系发育良好。衡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年降雨量约166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受地理、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愈来愈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衡阳市属地质灾害高发区。据全市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统计,目前,衡阳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825处(含矿山),  相似文献   
32.
Microcystis bloom, one of the most objectio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utrophication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waters, occurred in Donghu Lake (East lake) of Wuhan every summer from the 1970s up to 1984, but from 1985 up to now failed to occur there. The cause of its disappearance rema-ined in obscurity until recently. In situ enclosure experiments in the lake for three years showed that the stocking of the filter-feeding silver carp (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 and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eliminating Microcystis bloom from the lake; but that recurrence of the bloom is possibl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tails and the results of enclosure ex-periments. The authors‘ analysis of fish biomass data obtained by echo-sounding and the fishery produc-tion of the lake over the years, revealed that the recurrence of Microcystis bloom can be prevented so long as the combined biomnss of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remains at or exceeds 50 g per cubic meter of lakewater, as was the case in the lake‘s 1985 fish yield of 1015 t.  相似文献   
33.
34.
35.
我国东部亚热带地区地面净辐射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兵  孙治安 《热带地理》1989,9(3):222-232
  相似文献   
36.
大别山地区黄山松和油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2010年采自大别山地区黄山松、油松树轮资料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利用相关函数检验了年表与附近的麻城气象站1959-2009年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之间关系,旨在探讨黄山松、油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敏感度、标准差、信噪比等统计量黄山松年表均高于油松年表,表明黄山松年表较油松年表包含更多的气候信息,具有更高的树轮气候学研究价值。黄山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2-7月平均气温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降水量对黄山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油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5-6月降水总量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气温对油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研究表明,在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亦可对部分树种径向生长具有较强的限制作用,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弥补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的不足,为树轮气候重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7.
孟静  陈德飞 《地理教学》2012,(23):37-39
一、书本原始的气候类型图(气候直方图) 这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本中出现的最基本气候类型图,通过降水柱状和气温逐月变化曲线展示不同的气候类型。从气温曲线的坡度判断气温随季节变化特点.计算气温年较差,通过读降水量判读各地的降水状况,通过气温状况和降水状况判断所属气候类型。(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温带海洋性气候、⑧温带季风气候、⑨温带大陆性气候、⑩极地气候)  相似文献   
38.
曹林  徐婷  申鑫  佘光辉 《遥感学报》2016,20(4):665-678
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借助一个条带的少量LiDAR点云数据和覆盖整个研究区的免费Landsat OLI多光谱数据,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探索森林生物量低成本高精度制图方法。首先,提取了OLI和LiDAR特征变量,并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以筛选变量;然后,借助LiDAR数据覆盖区的样地和条带LiDAR数据构建"LiDAR生物量模型";再从LiDAR反演生物量的结果中进行采样,结合OLI特征变量构建"LiDAR-OLI模型";最后,与单独使用OLI多光谱数据建立的"OLI估算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精度并验证新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LiDAR-OLI模型"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均优于"OLI模型",且其交叉验证的精度也较高并优于"OLI模型",从而证明了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本研究为主、被动遥感技术在中小尺度上协同反演森林参数提供了实验基础,也为基于全覆盖免费OLI多光谱数据及条带LiDAR数据的低成本森林生物量制图探索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9.
利用观测数据,运用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反演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东亚亚热带季风变化的动力方程,为研究东亚亚热带季风的驱动机制提供了量化参考。研究发现:过去2 000 a东亚亚热带季风是多因子通过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影响且具有耦合效应的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其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普若岗日冰芯δ18О代表的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强迫、太阳黑子活动、ENSO、温室气体单因子CO2和CH4浓度、北极温度和CH4及北极温度与7月太阳辐射的耦合作用机制;反馈调节作用主要源于7月太阳辐射与太阳黑子活动、CH4浓度、中国陆地地表温、CH4与7月太阳辐射以及CO2和CH4的耦合调节作用。并通过动力反演机制推论热带西太平洋对亚热带季风有一定驱动作用,但并不是主要驱动力,即驱动亚热带季风变化的主源地并不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石笋δ18О指代的也主要是夏季风信息。  相似文献   
40.
侯立春  林振山  何亮 《地理科学》2018,38(1):151-160
基于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强迫因子和石笋δ18О观测资料(1~2002 年),分别利用关联性耦合模型和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分析温室气体强迫与东亚亚热带季风演变耦合度的时序规律和定量反演模拟温室气体强迫对近2 000 a东亚亚热带季风演变影响的非线性趋势和相对贡献。研究发现:温室气体与季风演变耦合度的高低对应季风的强弱变化,即两者耦合作用越强,东亚亚热带季风越强;反之,两者耦合强度越小,东亚亚热带季风越弱;耦合度峰谷值对应季风极强降水和极端干旱时段。 时序演变规律为:N2O和CO2相互作用与季风演变间耦合效应最强,成为东亚亚热带季风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其次,N2O一次项和CO2非线性项对季风演变起主要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时序演变阶段上有所不同:1~180年,CH4因子对季风演变主要起负反馈调节机制;180~1760年和1760~2002年,对季风演变起主要的驱动和调节机制分别为CO2因子和N2O因子;但1900年后N2O和CO2相互作用与季风演变的耦合驱动效应近百年来明显增强,耦合度在中等-较强(或极强)之间来回波动转换,耦合作用明显增强,在耦合度由较强(或极强)转弱至中等时,东亚亚热带季风也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