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1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01.
选择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的2个关键时段为监测期,利用1989~2010年的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建立了3个时间节点的厦门湾湿地与非湿地景观类型数据库.基于景观生态学与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人为干扰度及其动态模型,评价了过去22a间滨海湿地人为干扰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景观格局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厦门湾滨海湿地退化程度不断加剧.自然湿地的面积从1989年的275.82 km2降至2010年的238.60 km2;非湿地从1989年的590.61 km2上升至2010年的637.09 km2.在城市化不同阶段,滨海湿地经历着从以向人工湿地转化为主,过渡到以向非湿地转化为主的过程.干扰度及其动态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城市空间拓展模式与人为干扰影响的空间响应关系.人为干扰影响正逐渐扩大其规模和强度,并且呈现出由陆地向海洋扩展的趋势.在第一时段,环西海域海岸线成为厦门城市化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滨海湿地资源空间成为城市化扩展、海水养殖业占用的重要目标.在第二时段,人为干扰度变化的高值区已经沿着海岸线向东部转移,形成了新的干扰带;中高值区在整个区域蔓延,滨海湿地资源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干扰度动态变化高值区是滨海湿地退化最显著的区域,也是未来进行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边缘密度、斑块密度与分离度综合起来能较好地反映出景观格局信息与人为干扰之间响应关系.研究区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景观异质性程度升高,景观破碎度增大.非湿地景观类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滨海湿地的优势景观控制力下降.人为干扰已成为厦门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02.
作为新型海洋污染物,海洋塑料垃圾入海通量计算过程中涉及的源汇过程、迁移途径、输运过程等尚未完全清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工业高速发展的厦门湾为研究对象,考虑潮流、入海径流、风等因素的影响,基于MIKE3软件的生物仿真模拟技术(Agent Based Modelling),模拟研究了漂浮及悬浮塑料垃圾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并提出经验公式对沉积塑料垃圾的通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漂浮塑料垃圾在不利风、常风向和最大风的作用下集中堆积于岸线处。而悬浮塑料垃圾由海面向下呈现指数式下降的分布特征,且其水平迁移分布与潮流运动密切相关;流速小的区域悬浮塑料垃圾更容易堆积使局部浓度升高。悬浮塑料垃圾的扩散速率也与塑料颗粒的物理性质有关,沉降速度小的塑料颗粒在水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更容易被传输到距离污染源更远的地方。同时,研究发现沉积微塑料通量的增长规律近似为线性变化,通量大小与厦门塑料产量和厦门湾的水动力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403.
1996年 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水柱中溶解态(DTh)、颗粒态~(234)Th(PTh)和溶解态~238U,获得了~234Th的时空分布图象。研究海域水柱中DTh、PTh和总~234Th(TTh)的放射性比度分别在0.80~3.95山/m~3、1,93~5.65Bq/ m~3和 3.47~9. 18Bq/m~3之间,整个水柱中 DTh、PTh和TTh均与~(238)U呈不平衡,其特征是~(234)Th亏损,且亏损程度明显大于大洋水体。颗粒态~(234)Th和总悬浮颗粒物(TSM)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当一致,非生物过程可能对近岸海域水体中~(234)Th的分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4.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Ⅲ.牙齿和年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10-214
厦门5头中华白海豚成体和6头哺乳期的幼仔,进行齿的形态、齿式、内部构造和磨损情况的研究;根据齿的切片判断年龄,5头成体9~30岁,年龄大小和体表颜色及齿的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出生后的幼仔齿包埋在齿龈中,其齿数、齿式和成体一样。  相似文献   
405.
厦门沿岸海域贝类适养面积和可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厦门沿岸海域贝类养殖的发展与现状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估计了贝类的适养面积,应用能流分析法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了贝类的可养量。估算结果贝类的适养面积约5500hm^2,可养殖量为100225t。  相似文献   
406.
比较了不同方法对厦门海区潮间带游动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和分析游动放线菌在不同材料中的种群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在孢囊脱水-复水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重铬酸钾-放每菌酮-热处理-延长样品风干时间的联合方法,对样品污染细菌和霉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海洋漂浮植物材料是游动放线菌的良好分离来源、数量超过10^2CFU/g干重;海洋潮间带植物材料的游动放线菌种属多样,但以链孢囊菌属为主,80%的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07.
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GCFID测定方法对厦门西港表层海水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进行了分析,9个站位点的PAHs变化较大,从106.1ng/L变化到4365.ng/L;但与世界其他相似地区比^「1」,尚属轻微污染。PAHs主要来源于海上油污染、燃烧产物和城市及工业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408.
叶绿素(Chl)是水体初级生产的重要指标,随环境因素变化而波动,因此,周年持续的原位实时监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水体初级生产水平及受控因素。作者于2017年全年通过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对厦门港海域的叶绿素及水温、溶解氧、pH、盐度等水环境因子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并基于多元分析研究了叶绿素含量时空分布与主要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厦门港叶绿素含量年平均值为(3.89±7.76)mg/m3,最大值为163.00 mg/m3,出现在同安湾(夏季);叶绿素含量具有北岸大于南岸的平面分布特点和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季节变化特点。一年中出现两次与浮游植物繁盛期一致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分别为夏季(7月,10.34 mg/m3)和冬季(2月,7.00 mg/m3)。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规律,并在不同季节表现为不同的节律:春季叶绿素含量正午最高;夏季和秋季在白天降低,中午达到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夜间;冬季叶绿素含量白天上升,夜晚降低。在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叶绿素含量与水环境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得到了与叶绿素含量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是溶解氧饱和度和水温;叶绿素含量与溶解氧饱和度和水温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9.
厦门同西安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美兰  倪纯治 《台湾海峡》1998,17(2):156-161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它的不存在相关性。虾体的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的数量(以细胞计)可以用来预报虾病,三者的阀值分别8为10^7个g/(湿重)10^5个g/(湿重)和10^4个g/(湿重)。通过对对虾的细  相似文献   
410.
蔡锋  陈峰 《台湾海峡》1998,17(2):172-179
本文通过对大嶝码头拟建区沉积环境的详细,对比其几年来表层沉积物的变化状况,建立三维粒度参数图象,并结合柱状沉积物的参数演化,建立了该区域新近年代沉积环境演化模式。通过岸、滩的实地考察,采用海图对比分析,计算出拟建区岸滩宽度、高程的变化,并对其原因、泥沙运移规律进行探讨,计算出其年淤积强度,为该项工程建成后的防护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