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1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1.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Ⅲ.牙齿和年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10-214
厦门5头中华白海豚成体和6头哺乳期的幼仔,进行齿的形态、齿式、内部构造和磨损情况的研究;根据齿的切片判断年龄,5头成体9~30岁,年龄大小和体表颜色及齿的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出生后的幼仔齿包埋在齿龈中,其齿数、齿式和成体一样。  相似文献   
412.
厦门沿岸海域贝类适养面积和可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厦门沿岸海域贝类养殖的发展与现状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估计了贝类的适养面积,应用能流分析法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了贝类的可养量。估算结果贝类的适养面积约5500hm^2,可养殖量为100225t。  相似文献   
413.
厦门浔江湾海洋水文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寿景  李立 《台湾海峡》1998,17(2):201-206
本文根据15个站海流连续观测和16个站温盐大面观测资料。分析服厦门浔江湾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本海域水平方向存在着逆时针环流;垂直方向有上层流出、下层流进的河口型环流;存在着河口锋。  相似文献   
414.
徐啸 《台湾海峡》1998,17(1):9-15
本文在现场实测资料及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针对嵩屿电厂三期工程具体特点,分析了九龙江河主取水口水域的自然条件和河床冲淤变化计算了取水口附近泥沙回淤量,并对取水口区域岸稳定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嵩屿电厂三期取水口建成后,其附近泥沙回淤强度为25-27cm/a。  相似文献   
415.
厦门港小型浮游生物对可溶性活性磷的吸收和再生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2PO4^3-同位素稀释技术比较研究了厦门港3个站位4个季节表层浮游生物对可溶性活性磷吸收和再生通量。结果表明,SRP吸收和再生通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近河口的Ⅱ站SPR一最大且季节波动性大,位于港口外缘的1站SRP通量最小且季节波上;各站SRP通量变化的差异与其不同的理化环境有关。文中还研究探讨了浮游生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对SRP吸收和再生通量的变化特性及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416.
厦门同西安柯对虾养殖池的细菌数量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美兰  倪纯治 《台湾海峡》1998,17(2):156-161
本文研究了对虾养成期间养殖池生态系中细菌的数量动态,探讨其变化规律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在水体、底质和虾体中的数量变化各异。在水体各菌数与其环境因子关系中,除了总菌数与COD存在着正相关外,其它的不存在相关性。虾体的总细菌、弧菌和发光细菌的数量(以细胞计)可以用来预报虾病,三者的阀值分别8为10^7个g/(湿重)10^5个g/(湿重)和10^4个g/(湿重)。通过对对虾的细  相似文献   
417.
蔡锋  陈峰 《台湾海峡》1998,17(2):172-179
本文通过对大嶝码头拟建区沉积环境的详细,对比其几年来表层沉积物的变化状况,建立三维粒度参数图象,并结合柱状沉积物的参数演化,建立了该区域新近年代沉积环境演化模式。通过岸、滩的实地考察,采用海图对比分析,计算出拟建区岸滩宽度、高程的变化,并对其原因、泥沙运移规律进行探讨,计算出其年淤积强度,为该项工程建成后的防护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18.
为了解海洋生物体中稀土元素(REEs)的富集、分布模式及健康效应,文章于厦门湾采集了14种海洋经济生物体样品,利用ICP-MS测定了不同生物体中REEs的含量,并分析了REEs的分布模式及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鱼类、甲壳类和贝类中总稀土元素(TREEs)含量范围分别为0.149~0.204 mg/kg、0.347~0.555 mg/kg、3.437~18.635 mg/kg, 3类生物体内TREEs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贝类、甲壳类、鱼类。根据REEs分布模式,鱼类和甲壳类的REEs配分表现为δEu正异常、δCe负异常,而贝类则呈现δEu负异常、δCe正异常。根据每日膳食摄入量(EDI)评估结果,研究区内通过食用鱼类、甲壳类、贝类的每日稀土元素摄入量远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阈值70μg/(kg·d)。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研究河口海湾生物体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及迁移富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19.
叶绿素(Chl)是水体初级生产的重要指标,随环境因素变化而波动,因此,周年持续的原位实时监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水体初级生产水平及受控因素。作者于2017年全年通过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对厦门港海域的叶绿素及水温、溶解氧、pH、盐度等水环境因子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并基于多元分析研究了叶绿素含量时空分布与主要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厦门港叶绿素含量年平均值为(3.89±7.76)mg/m3,最大值为163.00 mg/m3,出现在同安湾(夏季);叶绿素含量具有北岸大于南岸的平面分布特点和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季节变化特点。一年中出现两次与浮游植物繁盛期一致的叶绿素含量高值,分别为夏季(7月,10.34 mg/m3)和冬季(2月,7.00 mg/m3)。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规律,并在不同季节表现为不同的节律:春季叶绿素含量正午最高;夏季和秋季在白天降低,中午达到最低值,最高值出现在夜间;冬季叶绿素含量白天上升,夜晚降低。在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叶绿素含量与水环境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得到了与叶绿素含量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是溶解氧饱和度和水温;叶绿素含量与溶解氧饱和度和水温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20.
厦门湾底栖生物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ICP-MS法测定了厦门湾及邻近海域底栖大型藻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底栖生物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与生态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大型藻类稀土含量介于0.780~49.1μg/g,其中绿藻类的稀土总量最高,平均为24.3μg/g.软体动物稀土元素含量在0.365~21.6μg/g,以双壳类的稀土总量最高,平均为12.9μg/g.节肢动物稀土元素含量最低,范围是0.154~0.807μg/g.各类底栖生物的稀土配分特征总体上都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其中铈、镧、钕在总稀土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多数底栖生物的北美页岩归一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4分组效应,但不同类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底栖生物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分布模式表现出种类之间及地理分布上的差异,这对生态环境监测中种类的选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