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058篇
地质学   906篇
海洋学   464篇
天文学   72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贯彻整体开发锦州湾战略,改变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现状,文章根据锦州湾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出在锦州湾整合海陆资源发展三色旅游,分析三色旅游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三色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2.
玉树MS7.1级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利用玉树震区应急流动台站观测数据和青海地震台网固定台站观测数据,依据最新的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的速度模型,采用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2010年4月18日至4月29日期间玉树震区发生的部分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震源位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35 km和4.68 km,走时残差为0.49 s.震源深度分布范围为1.48~19.85 km,平均震源深度为10.28 km.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余震沿北西-南东向的甘孜-玉树断裂带的北支,即玉树-隆宝断裂分布,长约97 km.余震分布特征在主震(微观震中)两侧存在差异,可能反映了两侧构造特征存在差异.截止到4月29日,主震东南仍是应力的主要释放区域,余震强度大且活动密集的区域位于主震东南距主震约5 km、横向范围约20 km.主震破裂区的大部分应力在主震过程中得以释放,主震时应力未释放的区域成为主要的余震分布区.余震的连续发生可能已造成主震破裂区相互连通,且破裂范围向西北方向扩展.玉树主震及余震的发震构造为甘孜-玉树断裂的北支,即玉树-隆宝断裂段,断层性质为北东倾向的高角度左旋走滑断层.发震断层的倾角和宽度在帮洞两侧有所不同,帮洞以东发震断层宽度约为12 km,倾角约为83°;而帮洞以西发震断层宽度约为6.5 km,断层倾角约减缓为63°.  相似文献   
993.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1):125-12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 lg(△) +3.5(1°<△<130°)求得.AH是两水平分向最大面波位移的矢量合成位移.Ms7是对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采用国际上推荐的面波震级公式Ms7 =lg(Av/T)+1.66 lg(△)+3.3(20°<△<160°)求得.Av是垂直向面波最大地动位移.mb是短周期体波震级,ML是近震震级.为避免混乱,震级之间一律不换算.为方便读者,还给出美国NEIC定出的面波震级Msz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  相似文献   
994.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5):725-72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  相似文献   
995.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2):280-281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O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收集前人有关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麻城1932年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并探讨了其孕震构造机制。研究认为,麻城—团风主干断层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次级断层受主干断层控制;震中区处于区域重力、磁力异常区,区内存在低阻层;麻城6级地震是在区域NEE向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壳幔尺度垂直隆升共同作用的浅源地震事件;壳幔深度的上隆及NEE向的构造主压应力分别成为该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和具有剪切走滑性质的主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997.
震前温度异常升高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 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岩层突然大幅升温的事实,推断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过程的机制原理:①火山喷发过程:地幔物质岩浆上涌,在靠近地表的岩层中形成岩浆包或岩浆房并持续扩大体积融化周围岩层,最终从某一点或几点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998.
《地理教学》2008,(6):I0002-I0002
中国地震局科考队员近日深入汶川8级地震极震区北川县城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发现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带带从北川县城南1km处开始至北川县城中心吊桥附近,出露长约2km。该地震地表破裂表走向N-15-20E,北西盘抬升高度2-3m,具有较大的右旋分量。该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发现证实,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映秀——北川逆断裂为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长度在180公里以上,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明显的右旋走滑分量。  相似文献   
999.
2007-08-09从西藏色季拉(也称色齐拉)山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的土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研究了色季拉山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组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部分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借以研究色季拉山土壤放线菌的生态分布及其活性.结果表明:①色季拉山土壤放线菌的数量表现为从山脚至山顶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现象,中温菌数量多于低温菌.②色季拉山土壤放线菌数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土壤pH值的升高菌数增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少.③土壤放线菌的组成较复杂,共分离到7个属的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其次为诺卡氏菌属、束丝放线菌属和链异壁菌属.④土壤放线菌组成的复杂程度随植被的丰富度变化而变化,植被越丰富,放线菌的组成越复杂.⑤链霉菌的组成较复杂,共分离到12个类群,以白孢类群为主,其次为灰褐类群和金色类群.⑥色季拉山土壤放线菌分别有50%和60%的菌株能利用纤维素和明胶,40%的菌株能产生凝乳酶,这些放线菌水解淀粉的能力弱.⑦从拮抗性结果来看,参试菌对细菌的拮抗性强于对真菌的拮抗性,对G 菌的拮抗性强于对G-菌的拮抗性.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show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curr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Corresponding to distributions of these currents, the study area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part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stable isotopes in sediments show linear correlations with mean grain size, respectively, thus "grain size effec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ir distributions. C/N ratios can reflect source in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o a certain degree. In contrast,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shows diffe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C/N and organic carbon stable isotope,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s.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up to 50%) of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appears near the Changjiang Estuary with isolines projecting towards northeast, indic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jiang dilution water. Terrestrial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suffers from effects of diagenesis, benthos and incessant inputting of dead organic matter of plankton, after depositing in seabed. Therefore, the con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to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to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in the same pl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