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71.
延迟变态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阙华勇 《海洋科学》2001,25(6):28-30
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 ,如贝类、棘皮动物、藤壶、多毛类和苔藓虫等在发育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延迟变态(Delayedmetamorphosis)现象。所谓延迟变态 ,是指当幼虫具有附着变态能力后 ,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附着变态能力。对于不同海洋无脊椎动物 ,延迟变态时间短则1d甚至几小时 ,长则可达上百天。本文重点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延迟变态形成的原因和延迟变态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并对如何防止延迟变态的发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延迟变态形成的原因1.1空间原因延迟变态在一定程度上是海洋无脊…  相似文献   
72.
饥饿对中国龙虾叶状幼体Ⅰ期发育、摄食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龙虾叶状幼体Ⅰ期在饥饿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变态、存活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孵叶状幼体耐饥饿能力较强,完全饥饿144h,成活率为100%,饥饿192~216h,成活率为76%~68%.由生长和变态来看,推迟24~36h投饵,对叶状幼体Ⅰ期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在摄食饵料方面,初孵幼体饥饿144h,仍然有55%的幼体具有摄食能力.饥饿24~120h的初期叶状幼体摄食卤虫幼体的大小(体长为349.5~604.9μm)可达到自身体长的1/2~1/3.当叶状幼体连续摄饵时间达60h,体内储存一定的营养后,即使不再喂食,幼体也能变态,但变态率较低.由间隔投饵效果来看,每隔8,16,24h投饵,幼体的发育变态差异不大.这些研究结果对开展龙虾基础生物学与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提高育苗成活率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石鲽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石鲽鱼的生物学特性,对亲鱼的选择培育、人工催产、挤卵、受精孵化和仔稚鱼的培育技术,进行试验探索,在室内人工控制水温、光照、饵料投喂的条件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石鲽鱼的发育和变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探索了人育苗的关键技术,突破了过去单纯领带采捕自然苗进行人工养殖的方式,为实现室内全人工育苗及养成产业化生产,解决苗种来源途径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找出影响变态氧产量的诸多因素及变化趋势,提出了科学的调整方法。结合具体使用情况,提出了变态氧消毒净化技术的使用条件、使用范围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5.
1IntroductionAs importantsteps in the life cycles of mostma-rine benthos,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is of theirplanktonic larvae influence directly the populationdistribution and fluctuation of benthos.Research onlarval settlement and metamorphosis of mari…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广泛存在于海中基质表面的微生物粘膜对鲍幼虫附着和变态的诱导作用,研究了不同年龄微生物粘膜 ( 1 ~ 6 d ) 对杂色鲍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 ~ 6 d微生物粘膜均显著地诱导幼虫附着,其中 3, 5 和 6 d 微生物粘膜还显著地诱导幼虫变态;幼虫的附着率和变态率分别与微生物粘膜中的藻类密度和细菌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推测藻类和细菌可能在幼虫的附着和变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垂直基质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90 % 以上的幼虫附着在具 23 d 微生物粘膜的载玻片表面且变态率达 70 % 以上,进一步证实了微生物粘膜可以诱导杂色鲍幼虫的附着和变态,同时也证实了幼虫具备选择附着基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77.
两种东风螺幼虫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持续24h作用下,12×10-3mol/dm3 K+可有效地诱导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和方斑东风螺(B.aerolata)的浮游幼虫90%以上完全变态.持续作用24h,15×10-3mol/dm3 K+对方斑东风螺幼虫有毒害作用,但作用12h可取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增加K+诱导变态的稚贝能正常活动和摄食.增加K+诱导的幼虫变态率随幼虫平均壳高的增大而提高.L-多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5.5×10-6~5.5×l0-5mol/dm3时对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变态无诱导活性,而多巴胺在10-4mol/dm3时可诱导较12×10-3mol/dm3 K+约少一半的变态率.钾通道阻滞剂TEA对K+诱导两种东风螺幼虫变态无阻抑作用.根据添加KCl诱导幼虫变态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幼虫获得变态能力时的壳高,在台湾东风螺是860.2~1009.8μm,在方斑东风螺是849.6~956.0μm.两种东风螺的浮游幼虫均有变态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78.
盐度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与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盐度梯度实验检验了盐度对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在盐度10-40范围内,低盐度抑制幼体变态,高盐度促进其开始变态及完全变态,但盐度40不促进完全变态。低盐度可使幼体附着(除盐度10抑制附着),高盐度促进附着,但盐度达40不促进附着。  相似文献   
79.
海洋附着细菌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冠瘤海鞘、皱瘤海鞘及乳突皮海鞘的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附近的海水中分离到290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至弧菌属、肠杆菌属和无色杆菌属等10个属.分析海鞘被囊表面及其附着基和海水中的细菌组成,并从各属中挑出的29株细菌中分离筛选出附着能力较强的9株.将这9株细菌分别制成不同的单种细菌黏膜及9种细菌混合黏膜,检测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细菌黏膜对冠瘤海鞘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起不同的作用.无色杆菌属H-13显著地促进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弧菌属的H-4对海鞘的附着和变态均起抑制作用;弧菌属H-9明显地促进附着却强烈抑制海鞘幼体变态;其余细菌仅仅对海鞘幼体附着或变态的一个过程起作用或是对两者都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0.
华贵栉孔扇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多海产贝类的浮游幼体附着和变态受到环境中化学信号的严格控制 ,环境中的某种或某些物质(如K 、儿茶酚胺、微生物黏膜、大型藻类、成贝贝壳等 )可被幼体识别[2],或对幼体有吸引作用 ,诱导其发生附着和变态。一旦环境中缺乏诱导物质或没有合适的附着基时 ,幼体只能继续浮游 ,并最终死亡。因此 ,研究贝类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作用 ,显然对提高人工育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华贵栉孔扇贝 (Chlamysnobilis)是热带亚热带种 ,在福建和广东沿岸已形成规模化养殖。本文研究该种幼体的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 ,期望对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