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鲽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鲽鱼的生物学特性 ,对亲鱼的选择培育、人工催产、挤卵、受精孵化和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进行试验探索。在室内人工控制水温、光照、饵料投喂的条件下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石鲽鱼的发育和变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探索了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 ,突破了过去单纯依赖采捕自然苗进行人工养殖的方式 ,为实现室内全人工育苗及养成产业化生产 ,解决苗种来源途径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石鲽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研究了石鲽(♂)与牙Ping(♀)的人工杂交,杂交后代经7个多月的养殖,许多生物学特征较牙Ping、石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全长相同的情况下,杂交鱼的体高比牙Ping体高增加了6%、比石鲽体高增加了4.2%,其体质量以及成活率也都分别比牙Ping、石鲽的高。其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e)属鲽科中的冷温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东、黄、渤海[1-6]。地方种群多,洄游范围小,适应能力强,既具杂食性,又能耐低温。虽非名贵鱼种,却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早在60年代,日本学者便着手进行其人工育苗和放流试验[4,7-9]至今年放流2.0—3.0cm的稚鱼达700万尾。我国则无人从事此项研究。为了恢复渔业资源,在渤海开展其增殖放流,笔者从1982年开始,先后研究了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苗种中间培育和放流试验等[5-8]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厦门文昌鱼人工繁育批量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仁杰  方琦 《台湾海峡》2007,26(1):121-128
2005年5月21日至7月6日从厦门市翔安区欧厝附近海域采集文昌鱼亲体6批共计550余尾,移入室内进行强化培育.7月16日和17日夜间,培育的亲体自然排放精卵并受精,共获得受精卵125万粒.受精卵孵化获得浮游幼体115万尾,孵化率达92.0%.孵化的幼体经25d较高密度人工培育,获得99.2万尾体长0.31~0.72cm的文昌鱼苗及未成苗浮游幼体;分苗疏养后,又经28d继续培育,存活的幼体几乎全部潜入沙层中,最终获得体长0.55~1.30cm的厦门文昌鱼潜沙苗23.2万尾,其53d育苗成活率达20.7%.这是国内外首次人工培育获得成批量的文昌鱼增养殖苗种.进而于2005年11月6日向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国内外首次的文昌鱼资源人工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5.
作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在常温条件下利用日光进行育苗。试验的重点是提高幼苗的大小与防除附着物的方法。采用从育苗基质、采孢子时期、室内短期培育及下海育苗一系列新方法,结合人工洗刷技术等多方面措施,当年获得:每cm苗绳上出1cm以上大小的幼苗5株以上的结果。这样大小的幼苗比较容易养成,达到实用阶段,所以提出一套采孢子育苗的工艺流程。这是石花菜人工育苗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人工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正凛 《海洋科学》1999,23(6):16-18
大黄鱼Pseudosciaena (Richardson)人工苗种生产技术包括亲鱼强化促熟、催产、孵化、苗种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部分。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大黄鱼育苗生产实践,并参照有关资料,现将其各个技术要点分别进行介绍,供大黄鱼和其他海水鱼类苗种生产参考。1亲鱼促熟在大黄鱼人工苗种生产中,提供足够数量的成熟亲鱼,是保证育苗成功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亲鱼促熟的方法有2种:室内水池促熟和海区网箱促熟。1.1室内水池促熟从海区鱼排中挑选规格大的养成鱼(雌鱼为0.6kg/尾以上,雄鱼为0.5kg/尾以上)作为…  相似文献   

7.
卵形鲳鯵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卵形鲳鯵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中,进行了不同饵料对仔鱼生长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培育出体长3~5cm鱼苗23万尾.平均成活率为57.5%。结果表明用螺旋藻强化培育轮虫和采用二次培育方法进行卵形鲳鯵人工育苗.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随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罗杰  杜涛  刘楚吾 《海洋通报》2004,23(2):41-45
将花尾胡椒鲷(Plectorbinchus cinctus)的受精卵在室内育苗池和室外大池不同环境下进行人工育苗比较试验,在26℃~28.8℃的水温条件下,室内培育盐度保持26左右,室外大池的盐度变动范围为26.2~22.9,经过36d的培育,结果显示:①在室内育苗池培育的鱼苗成活率最高为13.9%,最低为6.4%,平均为11.0%;室外培育的成活率仅为6%,室内培育相对室外培育的成活率增加45.5%。②室内培育的鱼苗平均体长为34.5mm,室外培育为52.1mm,室外培育相对室内培育鱼苗体长增加33.6%。③活力试验。室内培育的鱼苗成活率最高为94.8%,最低82.4%,平均为90.9%,而室外培育的鱼苗成活率则达到99.6%,室外培育相对室内培育鱼苗活力试验的成活率增加8.0%。因此,室内培育鱼苗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但生长缓慢,活力较差;室外培育鱼苗成活率相对较低,但生长快,活力强。  相似文献   

10.
1998年7月从寻山水产集团公司养鱼场养殖的石鲽鱼病鱼肠道中分离到多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1株为致病菌。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动力,32℃以上不生长。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经BIOLOG MICROSTATION SYSTEM鉴定为鸭瘟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氟哌酸、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1.
鲻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叶金聪  蔡良侯 《台湾海峡》1997,16(3):260-264
本文报道了1991-199御鲻鱼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在水温24.0-26.0℃,盐度2.0-30.0和pH值8.21-8.26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培育38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5.10mm;1994-1995年及1995-1996年度分别育出幼鱼51240属及112049尾,育苗成活率为5.9%-12.0%《文中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水的处理、单胞藻的选择、亲贝的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附着基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闽粤沿海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育苗是我国培育中间球海胆养殖业种苗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海胆附着基的人工育苗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控制稚胆剥离损伤方面。目前,海上吊笼养殖是中间球海胆人工养殖最主要的养成方式之一,而随着室内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更新和优化,海胆的室内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并受到广泛关注。为探明以软质塑料膜作为中间球海胆附着基的育苗效果以及不同规格种苗养殖的效果,分别使用硬质波纹板和软质塑料膜作附着基进行中间球海胆人工育苗,并开展了大、小两种规格(壳径分别为0.5 cm和2.0 cm)的海胆种苗室内工厂化养殖和海区养殖研究,旨在明确软质塑料膜替代传统硬质波纹板作海胆育苗附着基的可行性以及中间球海胆室内工厂化养殖和海区养殖效果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软质塑料膜在采苗效率方面与波纹板无异,但在促进稚胆生长和提高存活率方面优势显著(p<0.05);在不同规格中间球海胆种苗的工厂化养殖和海上养成研究中,相同养殖条件下,养殖12月龄的大规格种苗相较于小规格种苗在生长和存活方面优势显著(p<0.05),同时工厂化养殖能确保更高的养殖成活率和更优的生长性能(p<0.05),然而中间球海胆的工厂化养殖在...  相似文献   

14.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口虾蛄在人工育苗过程中亲虾蛄的产卵、孵化与湿度、底质、洞穴、光线的关系,以及抱卵和卵裂形态特征.根据口虾蛄自然生态特性,通过模拟自然环境,采用让亲虾蛄自身挖掘洞穴的方法,在人工控温的条件下,首次进行了人工育苗繁殖,获得了口虾蛄幼体3.4×104尾,培育成体长3~4cm的幼口虾蛄2200尾.此项研究为今后虾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鲷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2397号。我们于1994年3~6月在河北省水产项目育苗场着重对大水体、高密度的黑鲷人工育苗进行了一些试验和探索。1试验条件和基本设施试验是在河北省黄骅市水产项目育苗场(现改名为海水养殖公司)内进行的。该场有各种育苗水体3200m3和150m3动植物饵料培养室。育苗用水经一、二、三级沉淀和沙滤后进入车间。使用了动植物饵料室的135m3水体,共计9个池子,每个池子15m3(实用水体13m3)。其中5个池子为玻璃钢屋顶,早期进行植物饵料培养,后期亦用以培育鱼苗,另外…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石鲽和星突江鲽线粒体基因组COI、Cytb基因以及D-loop片段总长度为1175 bp的核苷酸序列,探讨了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2种间共检测到95处核苷酸替代,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第三密码子位点上的同义替换。核苷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3个目的片段的鸟嘌呤(G)含量普遍较低,在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第三密码子位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线粒体COI、Cytb基因和D-loop片段序列分析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62和0.153,属于属内种间差异水平。2种鲽鱼在线粒体基因组不同片段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替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loopCytbCOI。贝叶斯法、邻近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皆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遗传关系很近。基于Cytb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石鲽与星突江鲽的分歧时间约为185万年,分化事件发生于更新世中期(Middl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17.
斜带髭鲷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带髭鲷(HapalogenysnitensRichardson) ,隶属于石鲈科髭鲷属 ,系浅海中下层鱼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 ,且市场销路好、价格高 ,近几年深受福建、广东等地广大网箱养殖户的青睐。1995年以来 ,一些单位和不少的个体育苗场相继开展了人工繁殖、育苗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但有关报道很少 ,在亲鱼培育、催产及人工育苗方面的技术尚不成熟 ,作者于1998~2000年进行了亲鱼的培育及人工促熟催产实验 ,并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以期为斜带髭鲷大规模的人工育苗提供有关的基础数据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泥螺室内人工育苗各阶段的技术措施,并就如何提高卵群的孵化率、几种药物在育苗中的应用作了扼要讨论。 在人工育苗过程中,0.28-0.9(×10-6)高锰酸钾,或5-9(×10-6)福尔马林处理卵群,可明显提高孵化率,对卵群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在面盘幼虫浮游期及匍匐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0.5-1(×10-6)的高锰酸钾或5-10(×10-6)福尔马林可以有效地减少育苗水池中的有害微小生物。  相似文献   

19.
鲈鱼的人工催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近些年在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人工育苗方面的工作成绩较为突出,已能够利用野生亲鱼和人工养殖亲鱼进行规模性育苗生产和全人工养殖。我国有关鲈鱼繁殖的基础研究工作较多,如孙帼英等1994年报道的对鲈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详细地描述了鲈鱼卵巢的发育分期以及产卵类型和产卵期等,万瑞景1988年和毕庶万等人[1]的调查研究均对鲈鱼的性成熟年龄和产卵习性进行了描述。但鲈鱼人工育苗技术尚未成熟,有关规模性人工育苗的文献报道还很少看到。作者认为目前鲈鱼人工育苗的关键还在于优良亲本的获…  相似文献   

20.
紫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工栽培海藻,全世界紫菜初级产品的年产值占人工栽培海藻总产值的2/3。目前我国的紫菜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紫菜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步骤和关键,决定全年生产的成败,常规的紫菜育苗期通常仅限于每年晚秋的10~20d内,受到海况气象条件和育苗管理水平的制约,不能适时采苗和优质苗网的育成率低,出现苗期大面积病烂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正是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紫菜贝壳丝状体室内水槽育苗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