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资料与构造解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月山—黄土山背斜的构造形态,并绘制闪长岩岩体和月山组地层顶面等高线图。通过对比分析乌珠尖探区与邻区的CSAMT剖面特征,对乌珠尖勘探区的CSAMT剖面进行重新解释,提出该区有利的勘探部位。研究表明:1月山地区CSAMT剖面低阻带内没有矿体,高阻背景下的"V"型低阻异常带和陡降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2乌珠尖西南部是有利的勘探区块,并在该区预测了2个有利勘探钻孔;3乌珠尖探区与朱冲矿区位于月山—黄土山背斜倾伏端的两翼,在构造部位和成矿条件上具有相似性,是成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92.
郁迪  丁冬各  王斌 《海洋与湖沼》2016,47(5):1055-1062
利用酸溶法和酶溶法分离纯化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并对所得的ASC和PSC的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红外光谱(FTIR)、黏度和热变性温度,以及溶解度等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面鲀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酶溶性胶原蛋白(PSC)的得率分别为0.87%±0.15%和9.52%±0.41%(按鱼皮干重计算)。ASC和PSC中含有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Gly),含量分别为323.3残基/1000残基和321.7残基/1000残基;二者中所含的亚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1.1/1000残基和183.4/1000残基。氨基酸组成分析、SDS-PAGE和FTIR证实马面鲀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SC)为I型胶原蛋白,且其SDS-PAGE图中的亚基组成(α1-肽链和α2-肽链)、氨基酸序列,以及胶原蛋白构型与PSC明显不同。ASC和PSC的热变性温度(Td)分别为21.5℃和18.9℃,显著低于哺乳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ASC和PSC的最大溶解度出现在p H 2—3时,当Na Cl的浓度低于2%时,二者的溶解度就开始急剧下降。此外,冻干的胶原蛋白显示出疏松多孔的超微结构。综上,相对于哺乳动物类胶原蛋白,马面鲀鱼皮ASC和PSC的亚氨基酸含量和热变性温度较低,结构稳定性差,易于降解,可作为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3.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三个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个不同群体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进行16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采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3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红鳍东方鲀群体中,日本群体(J)和养殖群体(R)的差异最大,野生群体(Y)和养殖群体(R)的差异最小。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三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4.961%、12.129%和6.459%,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549%,3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形成三个不同的类群,其中,养殖群体(R)和日本群体(J)间的形态差异最大,野生群体(Y)和养殖群体(R)的形态差异最小。判别分析表明,3个红鳍东方鲀群体的形态差异基本上达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利用贡献率最大的6个参数建立了3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7.69%—100%(P1)、97.39%—100%(P2),综合判别率为98.62%,可以认为逐步判别法对于红鳍东方鲀不同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养殖群体(R)和日本群体(J)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指标最多,养殖群体(R)和野生群体(Y)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指标最少。显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论基本上是类似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  相似文献   
94.
长江口涨潮与落潮流速和悬沙输运不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量化比较海表层环境及温跃层环境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2010-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实际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所获取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数据以及Argo浮标所获取的温跃层上、下界水温和深度数据;运用外包络法分别构建了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以及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3种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于海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70.04%;投钩数量比重为70.86%;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24.92%;投钩数量比重为25.79%;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2.17%;投钩数量比重为80.95%;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33.24%;投钩数量比重为32.69%;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HSI>0.6时所占产量比重为81.01%;投钩数量比重为81.54%;HSI>0.8时所占产量比重为43.51%;投钩数量比重为43.73%。研究发现;基于温跃层上界和下界环境变量的两个HSI模型预报精度明显高于基于表层环境变量的HSI模型;且基于温跃层下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预报精度高于基于温跃层上界环境变量的HSI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海表层环境;温跃层环境;尤其是温跃层下界环境特征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资源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
96.
尖紫蛤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耀聪  李复雪 《热带海洋》1994,13(2):61-67,T002
根据尖紫蛤Hiatula acuta发育程度,将生殖腺发育过程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尖紫蛤生殖期在福建省9-11月,生殖盛期在10月。温度是影响性腺发育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雌,雄生细胞分区域分布。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双质核仁染色深浅的两部分,是由于这两部分蛋白质含量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97.
2006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继续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战略,先后于2月15日、17日和20日在东部海域的五缘湾处投放规格为3cm、数量为67.3274万尾的黄鳍鲷苗,旨在增加该海域的鱼类种群数量和渔业资源量,达到恢复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为吸引白海豚在五缘湾“安家落户”,提供更多美味的“诱饵”,为在五缘湾实施圈养白海豚项目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世界南方蓝鳍金枪鱼渔业的资源状况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枪鱼类属于鲭科,为高度洄游性鱼类,遍及温带到热带的沿岸及大洋,几乎世界所有海洋都有金枪鱼类分布。国际社会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金枪鱼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由于金枪鱼渔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且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所享有的公海权益,因而世界许多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发展金枪鱼渔业。南方蓝鳍金枪鱼又称为南方黑鲔(Southernbluefintuna),学名为马苏金枪鱼(Thunnusmaccoyii),为金枪鱼类的一种,其肉质鲜美,非常适合制作高品质的生鱼片和寿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99.
游鳍叶鲹和镰鳍裸胸鲹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对游鳍叶Sen和镰鳍裸胸Sen两种鱼的骨骼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脑颅中的上筛骨、围眶骨、蝶耳骨、翼耳骨等;咽颅中的前上颌骨、腭骨、前翼骨、中翼骨、尾舌骨、下咽骨等;肩带的主后颞骨、后匙骨和腰带骨等均有重要差异,某些特征可能是属间或种间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正倒锥体结构上冰力谱分析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研制的新型非冻结可破碎合成模型冰材料,进行了冰排与正倒锥体结构物作用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中观察记录了冰排的破碎过程并测定了作用于锥体结构物上的冰力,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由所测得的冰力时程曲线得到冰力频谱,分析并讨论了冰排速度,本结构物的水线直径,锥角以及冰排弯曲破坏方向等对冰力频谱对冰力频谱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