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Zostera marina against the pathogens of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kin ulceration disease. When 95% ethanol (v/v) solvent was used to extract Zostera marina at 50°C, aqueous extract (ZA) showed obvious bacteriostatic effects on the tested bacterial strains (inhibition halo diameters between 8.23 mm and 13.62 mm), whereas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ZE) was almost inactive.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ZA against four pathogens were homogeneous at 12.8 g L−1. ZA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assay and six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In another study, the six fractions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the tested bacteria while their functions seemed to counteract the ZA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
海带苗绿烂病暴发严重威胁海带养殖生产,给海带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发现,海带中的多酚化合物可以抵御海带病害初期病原体侵入.为研究多酚对绿烂海带表面附生菌的抑菌效果,在病烂部位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证实该细菌为小孔芽孢杆菌(Bacillus foraminis).进一步以健康海带为原料...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抑菌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壳聚糖又名甲壳胺,是甲壳素脱乙酰的产物,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壳聚糖来源于甲壳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在地球上含量及为丰富。作为一种天然的多阳离子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溶性、无毒性和广谱抗菌性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壳聚糖的抑菌方面,关于壳聚糖的抑菌机理抑菌效果和构效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壳聚糖的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根据这一特点,人们开始致力于其水溶性衍生物的开发和抑菌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进展,为壳聚糖在抗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理论。作者就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从南海海域的鱼类、贝类、海藻以及海泥样品中分离出199株海洋真菌,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和酵母属等9个属,其中以青霉属和曲霉属真菌居多,分别占28.6%和26.8%。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筛选出抑菌活性菌株7株,其中2株既抗大肠杆菌又抗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抗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抗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8℃条件下,以12 mg/kg剂量对罗非鱼单次口服给药,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时间实验鱼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水平,分析氟苯尼考在罗非鱼肝、肾组织的吸收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肝脏和肾脏中的药动学参数均符合药动学一室模型,肝脏的药物消除速度快于肾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89 h和15.93 h;药物在肝脏的Tmax为5.43 h,吸收峰值为4.84μg/g;59 h后肝、肾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均低于0.8μg/g。取12 mg/kg剂量连续给药7 d的实验鱼肝、肾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给药组罗非鱼的肝、肾组织均未出现病理性变化。此外,氟苯尼考对6株罗非鱼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中,最小抑菌浓度(MIC)均≤4 mg/L,表明常用剂量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残留少且不造成组织损伤,对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5种N-烷基-O-(或S)-烷基-N′-取代-N′-取代苯磺酰基磷酰二胺酯,并且通过质谱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其中(Ⅰ)和(Ⅱ)经文献检索均为新化合物,对部分化合物做了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Ⅰ)具有对小麦锈病和鲍鱼弧菌引起的菌病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Ⅱ)有效阻断生物代谢中谷氨酸受体通道的传导,起到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海带中提取的活性物质D-甘露醇与丙酮为原料合成了二异亚丙基甘露醇,对其抑菌和抑制葡萄糖苷酶的生理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证实为二异亚丙基甘露醇,标题化合物对G^ 菌Staphylococcus akreus和Bacillus utilis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小抑制浓度均为lOOmg/ml,对G^ Escherichia coli没有抑制作用;而且对α-葡萄糖苷酶也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13μmol/ml。  相似文献   
18.
提取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总黄酮,从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等方面探讨飞机草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体外抑菌活性;经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后,灌胃给予飞机草总黄酮,观察供试小鼠腹泻率,测定小鼠粪便大肠埃希菌数及血清抗体水平(IgM、IgA和IgG),评价飞机草总黄酮的体内抗感染作用。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飞机草总黄酮最为敏感,其抑菌圈直径为19.50 mm,MIC为0.015 6 g/m L,MBC为0.031 3 g/m L;160 mg/kg的飞机草总黄酮可降低小鼠腹泻率和粪便大肠埃希菌数(P0.01),提高血清IgA(P0.01)和IgG含量(P0.05)。飞机草总黄酮具有体内、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鼠尾藻中褐藻多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对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Kuntze)中多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试样对除大肠杆菌外的受试菌均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的大小与多酚浓度和分子质量密切相关。其中,透析内液对溶藻胶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鳗弧菌(V.anguillarum)、透析外液对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抑制效果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对海水养殖鲈鱼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毒害鱼类的肝胰脏,严重影响鱼类的自身免疫力,而且也破坏了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微生物大量出现,为日后疫病的控制带来了更大困难。白云志1989年报道,中草药具价廉、低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且药中某些成分不仅有抗菌作用,而且有免疫作用,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自身抗菌能力。本文采用15种中草药对所分离的3株海水养殖鲈鱼病原菌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为日后海水鲈鱼养殖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菌株从濒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