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836篇
海洋学   1316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推测时代可能属燕山期。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斑岩体以石英斑岩为主。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约150-250m,  相似文献   
173.
渤海湾曹妃甸港区开发对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渤海湾曹妃甸海域波浪、潮流、泥沙及海床演变特点,应用波流共同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港区开发方案。2006年冬季和夏季大、小潮潮流泥沙验证表明,该海域潮位及15条同步垂线流速、流向、含沙量过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并进行了矿石码头港池前沿海域在潮流与波浪共同作用下悬沙引起的冲淤验证,计算的冲淤厚度及其分布趋势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曹妃甸前岛后陆的港区围垦方案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问题,包括该工程引起的曹妃甸甸头以南深槽、老龙沟深槽及各港池的流速变化及底床的冲淤变形等。  相似文献   
174.
基于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获得的69°00'S、76°24'E附近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从中提取了破碎海冰的若干几何参数,得到了海冰边缘区内随着与开阔水域距离增大,海冰面积、平均钳测直径等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按其尺寸的变化规律将海冰边缘区划分为边界区、过渡区和内部区三部分,其变化和波浪在冰边缘区中的衰减过程紧密相关。圆度的变化则说明海冰边缘区中海冰磨损最充分的地方是在冰间相互作用最明显的过渡区。另外,一种改进的幂函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用来对破碎海冰尺寸的累积频率进行拟合,分布函数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很好的反映了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变化。其中,参数Lr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说明由于波能衰减导致可以出现的破碎海冰最大尺寸的增加);尺度参数L0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反映了破碎海冰平均尺寸的增加以及由于波能的衰减而导致单位面积区域内尺寸较大的破碎海冰所占比例的增加);分布维数D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由于波能的衰减导致破碎海冰所受约束条件的减弱);形状参数γ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随着波能的衰减破碎海冰尺寸分布范围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5.
分析了造成波浪衰减几种力学机制,并针对不同模型海底底床下的波浪衰减,以及有限深底床和无限深底床的波浪衰减进行了计算比较,认为造成波浪衰减的力学机制直接和底床砂质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76.
祁东留书塘铅锌矿地质特征及资源远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碳酸盐岩中,受总体呈近SN走向的F1挤压破碎带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走向长4 500 m,宽1~5 m,平均品位(×10-2):Zn 5.91、Pb 0.22、Ag 126.95 g/t,富矿体Pb+Zn最高达24.83×10-2、Ag 506.02 g/t。围岩蚀变有硅化、重晶石化等,铁帽可视为直接找矿标志。资源量预测表明,经过进一步勘查,可望找到一个Pb+Zn达 n×102 万t、Ag n×103 t的铅锌多金属脉状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77.
嵩县雷门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次生富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条典型含金蚀变破碎带入手,通过对其次生富集带的分析,对比,归纳,揭示出次生富集带的深度,厚度和品位变化规律,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从次生富集带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8.
元岭金矿蚀变破碎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为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为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的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的亲硫铁族元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含矿性提供  相似文献   
179.
渭河盆地黄土中活断层破碎物的SEM形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渭河盆地三条活断层的破碎物的SEM特征,发现黄土中的石英砂与黄土中断层破碎石英碎屑的SEM特征差别极大。如果鉴别出那些只有在断层活动的高应力作用下才能出现的特殊形貌,仍然可以根据石英碎屑的SEM形貌特征判别黄土中断层的活动性质。  相似文献   
180.
东秦岭构造带是个综合性活动带,其形成和发展都同华北与华南两大地块之间的天平式摆动相关联。实际上,来自SSW方向的特提斯构造波系和来自SEE方向的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控制着整个演化史。但一个波系在一段时期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便为另一波系所替代。这种交替反复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