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746篇
  国内免费   798篇
测绘学   388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1024篇
地质学   1293篇
海洋学   1797篇
天文学   179篇
综合类   308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6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起  王超 《海洋预报》1995,12(4):59-66
采用长期概率预报提供波浪要素设计值是海洋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文中介绍了一种基於贝叶斯原理的新计算方法,它较传统统计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可以通过补充新信息不断修正原有的估算结果,而且可以避免传统方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文中以北海中部百年一遇设计波高为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2.
直立堤前为任意地形时立波运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学平  赵子丹 《海洋学报》1995,17(1):111-120
本文利用MAC法(marker and cell method)对直立堤前求解域为任意形状(有突基床存在、海床起伏)的情况下立波波面及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实验资料及现有理论近似解的验证。在计算中为克服因堤面反射给入流界条件的确定带来的困难,我们根据立波形成的原理采用了”镜像法“技术。通过算例分析,揭示了当突基床尺度足够大时立波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向堤面方向前移从而波长缩短的原因,指出了因突基床的存在堤前立波节点附近离堤和向堤的水平流速分布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93.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94.
任意截面大尺度垂直柱体的波浪力和水动作用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缪国平  刘应中 《海洋学报》1991,13(5):728-735
许多海洋工程结构物和水工结构物,如海上贮油罐、各种支墩等,具有等截面柱状体外形,或在足够精确的工程近似意义上可视为这类柱体。它们的下端固置于水底,上端穿透水面,它们的波浪载荷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许多场合,它们与周围流体的耦联振动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大尺度结构物而言,我们可在势流理论的范围内求解这一问题。通用的三维源汇分布法无疑是适用的,但对这类特殊的结构形式显得极不经济。  相似文献   
95.
陈祥锋  刘苍字等 《海洋工程》2001,19(3):96-101107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区域的冲淤趋势为、整体冲淤平衡,局部略有冲刷”,从北到南,依次出现淤积平衡,冲淤平衡,冲刷平衡三种较为稳定的自然冲淤环境。  相似文献   
96.
青石斑鱼视网膜运动反应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厚泉  何大仁 《海洋学报》1991,13(6):838-842
青石斑鱼(Epine phelus awoara)视网膜色素上皮(REP)和视锥细胞中有微丝和微管分布.应用微丝、微管抑制因子--细胞松驰素B和秋水仙素研究肌动蛋白微丝和微管在REP色素颗粒及视锥运动中的作用,发现青石斑鱼REP色素颗粒的聚集和扩散都需要微管参加,暗适应聚集状态的维持则否;色素颗粒的扩散运动和明适应扩散状态的维持,依赖肌动蛋白的机制,而色素颗粒的聚集运动和暗适应时聚集状态的维持则不需这一机制.视锥肌样体的伸长与微管有关.暗诱导的视锥肌样体伸长可被秋水仙素阻断;视锥肌样体收缩依赖于肌动球蛋白机制.  相似文献   
97.
水团的概念,一般是指在海洋中由同一源地形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运动状态基本一致的水体。水团本身是均匀、稳定的,但彼此之问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8.
以前对沿岸沉积物公式分析所做的评价明显倾向于砂质沉积物。人们认为缺少砂砾质海滩高质量的现场数据很难测试及预报沿岸的搬运率。本文中 ,1 2个现有公式对砂砾质沉积物具有潜在的适用性 ,且这些公式所做的预测可以与从粗砾海滩和 hindcast波浪环境下的标准年搬运率相比。有两个新的经验公式 :一个来自校准相同数据集的数字模型 ;另一个来自砂砾质海滩上的现场实验。不管是否来自砂质海滩 ,只要是根据动能学得出的公式都可以对粗砾搬运给予合理的预测。相反 ,那些用实验室数据证实的有量纲的分析型公式难以预测搬运率。最准确的预测是应用…  相似文献   
99.
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确定时所涉及的波浪爬高,越浪量等的计量,同时分析了1997年后浙江省海塘塘顶高程确定的方法,由已建海塘的塘顶高程分析可见,在背水坡和塘顶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采用允许最大越波流量来控制海塘塘顶高程,可适当降低塘身高度。  相似文献   
100.
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人工岛周围局部冲刷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崇仁  肖波  高学平 《海洋学报》1994,16(3):130-138
本文采用系列模型延伸法研究粉砂质海床上的人工岛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的局部冲刷问题。对两个不同比尺的模型岛进行动床实验,测得模型岛周围底砂的冲刷深度及冲刷范围,将这两个比尺模型的实验结果经延伸而获得原体人工岛周围可能发生的最大冲刷深度。同时,在理论上探讨了模型与原体之间最大冲刷深度的比尺关系。研究中对三种不同方向组合的波流作用下人工岛周围的局部冲刷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以波流同向时的冲刷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