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城市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作为一个三相介质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分别从城市地表灰尘颗粒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吸附效应及时空分布规律、地表(坡面)降雨径流特性及过程模拟、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协同输移与削减等方面,总结与分析了现有的研究进展。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地表灰尘可视为由不同粒径泥沙颗粒组成的综合体,有必要基于泥沙运动力学理论加强对地表径流中灰尘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并以灰尘颗粒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沉淀作用为纽带,探讨"径流-灰尘-污染物"的协同输移与削减机制。其中,如何有效扩展城市调查样本容量,比较研究不同下垫面径流动力特性,并从径流能量或功率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粒径灰尘颗粒的分组起动与输移规律,并建立在径流输送过程中的挟沙力方程,将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近期长江河口冲淤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河口1997年以来数字地形图和近期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近期长江河口大量人工整治工程和流域水库工程建造影响下的河口河道自动调整过程。结果表明:1997-2013年河口段中上游河道微冲刷、拦门沙滩顶仍保持淤积外移、口门外侧近海域冲刷的态势略有增强,而其影响原因与历史时期的自然因素影响为主略有差异,近期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影响贡献率增大。首先,南支至南港和北港中上游河段河床普遍发生冲刷,河床沙活动较活跃,床面微地貌沙波发育更明显,而口门外侧海域地形略有冲刷蚀退,这些变化与流域来沙锐减有直接关系;北支、北港口门、南槽和北槽河道拦门沙河段呈淤积,尤其北槽主航道的拦门沙河段6m水深浚深为12.5m后回淤量很大,这些与拦门沙河道动力结构环境、河口和海域再悬浮泥沙补给有关;局部河段出现强冲和强淤现象,与近期河口工程建造有关。所以,长江河口近期正处在对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强的自我缓慢地自动调整和适应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3.
床面上泥沙颗粒的起动测量一直是泥沙运动规律研究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成像技术的泥沙起动流速测量方法。在模型试验水槽中,该方法利用B超仪获取水下地形及其附近粒子的运行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统计床面附近运动粒子的成像光斑个数,并分析其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超成像光斑个数在泥沙起动过程中存在一个突变过程,且该突变过程与泥沙起动运动相对应,可用来判定泥沙起动及其对应的起动流速,并利用该流速下的床面地形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无扰动无干扰、适合于清水和浑水、易于实现自动化测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4.
城市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输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作为一个三相介质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分别从城市地表灰尘颗粒对不同种类污染物的吸附效应及时空分布规律、地表(坡面)降雨径流特性及过程模拟、地表径流-灰尘-污染物协同输移与削减等方面,总结与分析了现有的研究进展。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地表灰尘可视为由不同粒径泥沙颗粒组成的综合体,有必要基于泥沙运动力学理论加强对地表径流中灰尘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并以灰尘颗粒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沉淀作用为纽带,探讨"径流-灰尘-污染物"的协同输移与削减机制。其中,如何有效扩展城市调查样本容量,比较研究不同下垫面径流动力特性,并从径流能量或功率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粒径灰尘颗粒的分组起动与输移规律,并建立在径流输送过程中的挟沙力方程,将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5.
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水动力沉积和泥沙运动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它根据稳健对数比主分量分析和Mclaren-Bowels沉积物迁移随机模型统计研究了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的水动力沉积和泥沙运动。稳健对数比主分量分析把黄茅海河口湾沉积物粒度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并相应四种不同水动力环境沉积区。Mclaren-Bowels随机模型在泥沙运动方向上的定量统计证实了沉积分布表明的泥沙运动规律,为今后探索和开发黄茅海河口湾海区提供新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6.
Pahi.  H 尹毅 《海岸工程》1996,15(1):72-80
且引言在德国,为了建设海港和防护堤岸以及防止航道淤塞,每年就要花费几亿马克用于泥沙研究。没有覆盖的海岸、沙丘、沙滩不断侵蚀,大量泥沙流失使陆地退缩,潮滩物质的纵向输移使港口航道的淤积更加严重。1959年,在北海潮间带和与其相连的江湾以及Balfic区曾用放射性示踪砂、荧光砂和磁性示踪砂进行过泥沙输移规律的勘测,这些工作是一些研究机构各自独立进行的,没有一个中。动机构协调这些工作,因此,大量研究报告中有些研究内容是重复的。系统地进行海洋中固体物质输移规律研究的工作始于1966年,由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委员会及德…  相似文献   
77.
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和施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旌式泥沙捕获器的研制,以及该仪器在破波带泥沙垂直分布、破波带泥沙搬运机制和海岸带泥沙输运速率和通量研究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旌式泥沙捕获器在破波带泥沙观测中的安装和施测要点。  相似文献   
78.
本部分则从淤泥质岸滩沉积物的水动力学特征出发,论述了不同状态的泥沙的不同运动规律,给出了两种不同岸段的近岸含沙量和岸滩冲淤率的横向分布的定量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侵蚀和堆积岸滩剖面的演变模式,并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验证,最后还对岸滩冲淤转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泥沙运动与黄骅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的漳卫新河及半趟河入海口,它是处在龙口港及天津新港之间的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港口。近期煤炭年运量将达到3000万t。黄骅港处在粉砂淤泥质海岸,泥沙动态、洄淤状况对它的开发将有如何影响呢?本文通过对拦门沙、岸滩冲淤、泥沙来源、全潮输沙量的计算、港池航道开挖后洄淤量的估算等的分析研究,认为黄骅港是神木煤炭适宜的出口港。  相似文献   
80.
瓯江口南岸潮滩沉积动力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冬、夏两季的潮滩沉积地貌现场观测,大小潮的悬沙含量、悬沙沉降量、沉积物活动层等测定,以及以往的海岸带调查资料,本文着重讨论了自岸向海高潮滩砂质、高潮滩砂泥混合质、中潮滩砂质、中潮滩砂泥混合质和低潮滩泥质5个沉积带的沉积动力作用,从而说明了十余年来潮滩沉积物以砂和粗粉砂级组分向岸、极细粉砂和粘土级组分向海为主的搬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