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流域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炯心 《中国科学D辑》2004,34(8):775-781
从泥沙收支平衡的概念出发定义了河道的输沙功能, 提出了河道输沙功能的定量指标, 研究了流域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用不同水沙来源区的降水量、进入黄河下游的大于0.05 mm粗泥沙占来沙量百分比、黄河上游水库对汛期清水基流的调节程度(以兰州站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表示)、高含沙水流频率、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实施面积等来定量表达.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与上述7个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表明不同水沙来源区降水量的减少对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影响是不同的. 河口镇以上清水区和龙门至三门峡之间年降水量减少, 将导致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降低; 河口镇至龙门间降水减少, 将导致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增高. 来沙的组成强烈地影响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 进入黄河下游的大于0.05 mm粗泥沙占来沙量百分比越大, 则河道输沙功能指标越低. 因此, 小浪底水库拦截粗泥沙、排出细泥沙, 将有利于提高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 兰州站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越低, 下游河道输沙功能指标越低, 说明黄河上游水库大量拦截汛期清水基流, 是下游河道输沙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2.
泥石流入汇条件下交汇区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动量原理,引入了输运流量和淤积流量以及输运率和淤积率等概念,研究了泥石流入汇主河道后,主河道交汇口附近水位壅高以及交汇区泥沙淤积等问题,分析了泥石流进入主河道后流量、容重等的变化。研究了交汇区复杂条件下的动量传递关系,推导了综合反映交汇后下游水力条件关系和交汇区淤积情况的弗劳德数计算公式,并应用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只要参数选取得当,用所提出的公式计算可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23.
刘凤岳 《海岸工程》1994,13(1):20-23
根据1989年11月至1992年5月二次实测水深资料,分析了龙口港航道淤积变化及形成外航道口门拦门沙坝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4.
在洪水季节,为使黄河更好地排洪输沙,在黄河三角洲实行人工放淤,通过放淤,使河水分流,减少河水冲垮河堤的危险性,也减少了泥沙淤积量,放淤区新沉淀的泥沙压制了盐碱,并可把盐碱地改造成为良田。  相似文献   
225.
黄湾建闸方案是钱塘江河口治理和杭州湾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案之一。基于前期研究,本课题采用比尺模型和数学模型配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黄湾建闸后杭州湾动力条件的变化,进而分析和预测了闸下乃至全杭州湾的河床淤积趋势。  相似文献   
226.
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与扩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原型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入海泥沙淤积在三角洲陆上和滨海以及漂向外海的泥沙分配,统计了三角洲淤积造陆和向外海延伸的速率以及泥沙在滨海水下的淤积范围,并进一步对漂向外海的泥沙去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7.
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岸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海湾的迅速沉积其物源来自河流入海泥量的猛增。浅地层剖面仪以灵敏度和分辨率高,连续性好且能快速地探测不同沉积层的特征及其分布。在海湾工程中,无论是航道整治还是码头选址和施工勘探都可以应用浅地层剖面仪作为先头“侦察兵”而获得良好的结果。其优越性是节省投资、加快建设进度,又提高勘探质量,帮助设计和施工部门快捷地解决那些需要解决的而常规方法又难以完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8.
黄河1964—1976年刁口流路泥沙冲淤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刁口流路行水期间,河道演变全过程的泥沙冲淤变化,叠合沙体的发展演变,计算了各阶段不同深度范围的淤积量,从而总结了泥沙淤积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资料和认识.  相似文献   
229.
为了探索一条治理河口,根除黄河水患的成功之路,应紧紧抓住黄河水沙沙多的主要矛盾,沿着减沙和强化输沙动力的方向努力,正确确定入海道路和方向,借鉴国内外大河治理的经验,全面实施稳定黄河现行入海流路工程,逐步实现对全河的工程控制,从而实现黄河大治。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较为系统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30.
粉沙质海岸港口水域平面布局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则舟 《海洋工程》2006,24(4):81-85
从工程泥沙角度建议将泥沙中值粒径在0.03 mm≤d50≤0.10 mm的海岸定义为粉沙质海岸。粉沙质海岸泥沙具有易起动、沉降快、密实快的特性,由此决定了粉沙质海岸港口泥沙淤积的特点。与港口工程密切相关的近岸区域可分为淤涨型、侵蚀型和动态平衡型,同一地点,海岸地貌特征随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粉沙质海岸港口的泥沙淤积特点和实际经验,提出了在粉沙质海岸进行港口水域平面布局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根据已建港口情况,论述了适合粉沙质海岸的港口平面布局模式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