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49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732.
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高盐环境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世界范围内可耕地日趋减少以及盐碱、干旱状况的日趋严重 ,研究植物耐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从而寻找有效改进植物耐盐性的方法 ,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7]。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 ,盐胁迫会诱发植物体内多种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以利于植物适应新环境。近年来 ,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膜片钳技术、突变体筛选等研究方法的应用 ,使人们对植物耐盐分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2,7]。这些工作为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提供了有用信息。本文主要介…  相似文献   
733.
周韬  刘广发  黄瑞芳  陈昱 《台湾海峡》2006,25(4):498-502
采用紫外线辐射的方法对巴氏杜氏藻(Dunaliella bardawil)进行诱变.经过低温(5±1℃)筛选,得到一耐低温的突变株,命名为Dunaliella bardawilvar.L-5 Zhou&Liu(简称L-5).研究表明,在5±1℃光照培养箱中光强1 100 lx培养57 d,L-5仍继续处于对数生长期,而对照组早已进入生长平衡期,此时L-5藻细胞密度为对照的2.59倍.蛋白质SDS-PAGE电泳表明,在大约36和158 kDa处L-5比对照各多出一条新的蛋白带,同时在大约27和29 kDa处L-5出现比对照高得多的两条蛋白表达带.RAPD分析表明两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8.由此作者初步认为L-5确为一耐低温的杜氏藻突变株.  相似文献   
734.
探讨大菱鲆病毒疫苗的研制,以牙鲆鳃细胞(FG细胞)为增殖体系,利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为判断指标,对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的体外最适增殖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接种量、病毒吸附时间、细胞培养条件对TRBIV的体外增殖均有明显的影响,以0.2 mL病毒液接种FG细胞、吸附2 h、用含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于22℃培养时,病毒的增殖速度最快。研究还发现,病毒的收获时间和病毒液冻融次数对所得病毒的感染力均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增殖条件下,病毒在FG细胞中增殖至第4天时进行收获,且只冻融1次,其感染活性最强,反复冻融后病毒的感染活性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35.
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 ,通过监测细胞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测定去极化电刺激诱导的单个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甲壳动物高糖激素 (CHH)的胞吐分泌活动。结果表明 ,膜电容检测法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胞吐分泌活动的监测 ,在细胞的分泌过程中清晰地记录到膜电容的增加。膜电容的增加与去极化时间相关。去极化2 0ms,细胞的膜电容开始增加 ;2 2 0ms的去极化诱导细胞分泌CHH达到饱和 ,膜电容增加约(5 2 1± 3 6 )fF(n =5 )。不同幅值去极化电压诱导细胞分泌活动监测结果表明 ,只有当去极化电压超过钙离子通道激活阈值才会引起细胞膜电容的增加。这一结果提示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为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分泌。  相似文献   
736.
宁修仁  D.沃洛 《海洋学报》1991,13(4):552-559
1986年1月和7月,作者在长江口及冲淡水区对海洋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的密度分布,细胞特性及其与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细胞密度低(平均约103cell/cm3),活性也低.夏季细胞密度要比冬季高1至2个数量级.高值区出现在离长江口门向东大约100km的带状区,在该区细胞密度峰值(2×105cell/cm3)的出现是由于富营养盐的长江冲淡水,随着悬浮物质的沉降(临界值为2-3mg/dm3),光的利用率增加的结果.流动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密度最大区,平均细胞体积最小,这与种群生长速率高有关;细胞藻红蛋白的含量受光的利用率和无机氮的浓度所调节.  相似文献   
737.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秀丽白虾精子发生过程中早期生精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精原细胞可分为原始型和发育型两种。原始型精原细胞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整个细胞呈现极高的电子密度,胞质中线粒体多。早期发育型精原细胞度过非繁殖期后开始生长,内质网、线粒体增多。初级精母细胞胞质中细胞器结构典型,数量达到最多。次级精母细胞期,线粒体开始解体并相互融合;高尔基体、内质网形态不典型,胞质中充满了不规则的囊泡。  相似文献   
738.
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93年辽宁沿海养殖对虾发生的爆发性、流行性病害,作了病情调查及病毒感染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造成养殖对虾爆发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对虾杆状病毒与细菌交叉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39.
桂建芳,男,理学博士,湖北省黄梅县人,1956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武汉大学遗传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从事鱼类遗传育种工作。1991一1994年8门,在美国俄亥俄医举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子迭戈校区作访问科学家和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晋升为研究员。自1982年以来,研究涉及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  相似文献   
740.
诱变剂亚硝基胍对海洋微藻卡德藻细胞形态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MNNG)处理海洋单细胞绿藻卡德藻(Tetraselmis sp.),观测其对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NNG导致卡德藻细胞出现鞭毛脱落、细胞膨胀、内部结构松散、胞质分布不均匀、色素体异常、产生休眠孢子以及致畸、致死等现象;MNNG对卡德藻在群体水平上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死亡率与诱变剂剂量正相关,MNNG对卡德藻处理120nun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20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