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煤炭绿色智能开采亟待解决透明地质条件精细构建问题,包括煤岩层构造、含水体、采空区与地应力等地质因素,该类隐蔽致灾体易诱发采空区突水或瓦斯突出等事故,是制约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三维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体的主要技术,但该技术基于反射理论框架,在小落差断层与小尺度陷落柱探测上仍存在挑战,发展针对隐蔽致灾体的煤田精细勘探理论与方法是安全与智能开采的基础问题。基于绕射的地震勘探框架在理论上能够突破传统地震勘探分辨率瓶颈,该前沿技术已在勘探行业权威期刊不断报道,国内外工业界和科研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尚未形成方法体系与工业化软件。围绕煤田灾害源防治与智能开采关键地质问题,阐述了一套基于绕射理论框架的地震勘探系统,通过不同类型绕射波传播规律研究了弱信号捕获模式,利用反射波与绕射波多域差异特征提取了携带高分辨率响应的绕射波信息,基于散射点模型提出绕射波精细速度建模方法,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发展了绕射波多属性融合解释与阻抗反演技术,进而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未来透明矿山绿色开采的基础学科与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52.
王芳  李剑  张卫斌 《浙江气象》2013,34(3):39-41
落雷的强度、密度及其时空分布、雷暴路径是反映某一区域雷电活动规律的主要内容,目前对雷暴路径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分析得出:地面物体遭雷击的概率与雷暴路径有关,位于雷暴路径上风方的物体更易受雷击,在实际防雷工作中,要考虑雷暴路径对雷击点的影响,而不单是几何模型的关系.对位置因子的确定,应结合雷暴路径的因素,考虑周围物体的影响,适当增加或降低雷击风险评估标准中给予的参考值.此外,本文认为绕击现象并非仅与雷电流强度有关,还与雷暴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It is well known that normalization, radial velocity correction and equivalent-width measurement of high-resolution stellar spectra are time-consuming wor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we present an automatic method for these routines. The continuum is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high points' in the spectrum. After continuum normalization, the program automatically searches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Ha line and obtains a rough radial velocity, then computes an accurate radial velocity by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iven spectrum and the solar spectrum. In this method, the equivalent-width is automatically measured using Gaussian fitt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our results and those from tradition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ypical error for equivalent width is around 3.8% in our method. Developing such automatic routines does not mean to replace the interactive reduction method: it is just for a quick extrac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spectra, especially those obtained in large sky surveys.  相似文献   
54.
设M是有末端奇点的n维正规代数簇,L是M上的丰富线丛,(M,L)的数字有效值为τ=u/v(u、v是互素的正整数),φ:M→X是由(M,L)决定的nef-值态射,F是φ的一般纤维。通过研究τ的取值情况对(M,L)进行分类.给出了当u=n+1,n时(M,L)和(F,LF)的较完整的分类,推广了一些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设M是有末端奇点的n维正规代数簇,L是M上的丰富线丛,(M,L)的数字有效值为τ=uv(u、v是互素的正整数),:M→X是由(M,L)决定的nef-值态射,F是的一般纤维。通过研究τ的取值情况对(M,L)进行分类,给出了当u=n+1,n时(M,L)和(F,LF)的较完整的分类,推广了一些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Many projects have recently been carried out and proposed for observing high energy electrons since it is realized that cosmic ray electrons are very important when studying the dark matter particles and the acceleration mechanism of cosmic rays. An imaging calorimeter, BETS (Balloon-borne Electron Telescope with Scintillator fiber),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is purpose. Using pattern analysis of the shower development, the electrons can be selected from those primary cosmic ray proton events with flux heights one-tenth that of the electrons. The Monte-Carlo simulation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instrument design, the signal trigger and the data analysis. We present different shower simulation codes and 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beam test and the flight data of BETS. We conclude that the code FLUKA2002 gives the most consistent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57.
大量射电脉冲星的偏振观测-包括红偏振和圆偏振,个别脉冲的生直偏振模式,累积脉冲的消偏振现象等-为辐射区的物理状态和辐射提供了非常确切的观测事实,但现有理论对大从观测事实尚无法给出完整的说明,综述了脉冲星的偏振观测特征,并利用逆康谱顿散射模型对这些特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8.
青藏高原绕流和爬流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斐  李建平  李艳杰  郑菲 《大气科学》2012,36(6):1236-1252
本文利用1951~2008 年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通过绕流和爬流方程, 将高原附近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分量和爬流分量两部分, 计算出了实际大气中的绕流和爬流运动的强度, 分别探讨它们的气候态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年平均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并在高原西南部(32°N, 75°E)附近产生分支, 分支点下游的高原主体南部和北部分别表现为气旋性和反气旋性流型;年平均的爬流分量场沿喜马拉雅山脉辐散, 高原主体为偏南上坡风, 东北部为偏北上坡风。夏季绕流场为气旋式流型, 中心位于高原中部(35°N, 90°E)附近;秋季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边缘基本为一个反气旋流型。夏季, 高原主体偏南风爬流与偏北风爬流在高原南北中线附近辐合, 除夏季外, 沿高原南侧喜马拉雅山脉为爬流辐散区。高原主体和高原附近的关键区内, 绕流和爬流存在不同的季节循环特征。从绕流和爬流分解公式出发, 本文详细探讨了表面流场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各分量对地形高度及地形梯度的依赖性:经向绕流与纬向绕流比值、经向爬流与纬向爬流分量比值为仅依赖于地形高度的定常值。年平均的绕流及爬流矢量强度随着所处地形高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强;从区域分布的角度而言, 高原附近绕流强于爬流的区域范围较广, 绕流占主导地位。地形纯动力强迫产生的爬流运动与观测资料中高原附近的垂直运动具有很高的位置对应关系, 但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In this paper, the role of westerly winds at southern high latitudes in global climate is investigated in a fully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In the model, the wind stress south of 40°S is turned off with ocean and atmosphere fully coupled both locally and elsewhere. The coupled model explicitly demonstrates that a shutdown of southern high latitude wind stress induces a general cooling over the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 region, with surface Ekman flow and vertical mixing p...  相似文献   
60.
马海丹  杨继媛  陈爱林  侯先光  唐烽 《地质学报》2019,93(11):2715-2728
本文报道澄江生物群似斜纹海绵属Paradiagoniella的两个新种:橄榄形似斜纹海绵P.oliviformis sp. nov. 和锥形似斜纹海绵P. conicasp. nov. 。两个新种具有似斜纹海绵属的基本特征:体壁薄;由排列不规则、分级的十字骨针为基底构成骨骼;除十字骨针外,还穿插排列有五射针、六射针、弯弓形和针形双尖单轴针等。然而与模式种不同,两个新种十字骨针分级不明显;同时,两个新种在外形、骨针组成、最大十字骨针射长比等方面,与本属的其他种都存在明显差异。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寒武纪早期原始海绵物种多样性,为研究海绵动物早期起源演化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