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501篇
  国内免费   917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2236篇
海洋学   534篇
天文学   166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4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1.0GPa、常温至1100℃条件下测量了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的纵波速度(Vp),并统计了不同温度实验产物中各种矿物的体积百分含量。结果显示,1.0GPa下,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的Vp首先随温度升高(室温至700℃)缓慢降低约6%,然后(700—850℃)快速降低约6%,再(850~950℃)转而急剧升高15%~25%,最后(T〉950℃)又快速下降。实验产物分析表明在高温高压下α-石英-β石英相变和岩石部分熔融是岩石Vp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由取样产物的矿物含量和弹性参数,计算了各温度条件下岩石的Vp得出与实验测量相同的波速-温度变化趋势,即Vp随温度升高先缓慢降低,接着快速降低后又急剧升高,最后又快速减小。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对比研究表明,通过高温高压下岩石中的物相变化观测结果进行岩石波速的计算,是检验岩石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和研究地球内部地震波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15.
应用戊二醛、锇酸固定,环氧树脂包埋,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制作切片,以透射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壳孢子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壳孢子外包被一层薄的细胞壁,中央为一个由同心片层结构的类囊体膜构成的轴生星状色素体,色素体中有一个无淀粉鞘包被的蛋白核,类囊体膜上附有嗜锇性的质体小球.壳孢子细胞核位于色素体的一侧,呈不规则的长圆形,核仁偏于核的一侧.在胞质中分布有线粒体、红藻淀粉、液泡等细胞器.与放散前的成熟壳孢子囊枝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成熟壳孢子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有细胞壁变薄,色素体结构松散甚至退化,蛋白核分裂,液泡数量增多而红藻淀粉数量减少等,这些变化反映了成熟壳孢子基本细胞特征,同时反映了在壳孢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和光照强度减弱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长牡蛎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长牡蛎为酶源提取材料,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52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到一定纯度的碱性磷酸酶,提纯倍数为61.96,比活力达1.326U/mg.该酶的最适pH值9.6,最适温度38℃,初速度6.8μmol/(dm~3·min),米氏常数Km值为1.30mmol/dm~3.实验结果表明,Mg~(2+)对该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Zn~(2+)、Cu~(2+)、Hg~(2+)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1978年1月在福建莆田县乐屿岛采集紫菜属标本,进行分类研究。经鉴定表明,其中一种系新种,定名为福建紫菜Porphyra fujianensis sp.nov.。分类方法见曾呈奎等(1962)。本种特征为:藻体长带状,边缘细胞为刺缘型;雌雄同体,精子囊器与果孢子囊成条状或块状,混生或呈镶嵌式分布,形似条斑紫菜;精子囊器分裂式为(?)A_4B_4C_4,果孢子囊分裂式为♀A_2B_4c_2;藻体产生单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模式标本存放于厦门水产学院养殖系。  相似文献   
18.
紫菜营养细胞的悬浮培育和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和筛事所建立的能连续分裂,发育和具有遗传性能的稳定性无性繁殖纯品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同种或异种间的细胞融合是高科技发展紫菜生产的生物技术。它与现今的紫菜养殖方式相比是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是上升流多发区,近年来已引起众多海洋学家的重视。我国海洋学家通过对台湾海峡区水团、海流和营养盐等的分析研究,不仅得出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并对其成因也作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于这些研究都是采用间接方法,因此对上升流的主要成因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引起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各驱动力因子量级的分析,进而判断出上升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20.
福建海区条斑紫菜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琼珊 《台湾海峡》2001,20(2):210-215
本文报告了对采集自福建自然海区的条斑紫菜进行的2a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壳孢子的放散时间比坛紫菜迟1-1.5个月;壳孢子放散延续时间比坛紫菜长;放散高峰期间出现在11月中旬;骤然降温可以促进壳孢子集中放散;单孢子放散以水温20℃左右较佳。莆田及其以北海区可能比厦门更适宜栽培条斑紫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