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59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01.
王晓彬  苏炳凯 《气象科学》2000,20(4):461-468
本文建立了同时包含线性和非线性层结和阻尼作用的大气对流模型,研究表明:阻尼条件下,对流稳定决定于层结和阻尼参数拱同作用,线性阻尼条件下,线性层结参数的正负变化会引发鞍结分岔,阻尼作用有利于对流稳定,即使线性、非线性层结构不稳定时仍可出现稳定,阻尼作用会引发新的平衡态,出现极限环。  相似文献   
102.
相邻结构的高效阻尼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相邻结构高效阻尼控制的概念,并基于双液缸的放大原理提出了一处相应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放大相邻结构间的振动差别,使阻尼器具有更大的变形和速度,从而更高效地工作,文章阐明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两相邻结构高效阻尼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并对此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效阻尼控制的概念是正常的,本文提出的控制装置是有效的,可取得远优于普通阻尼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2003年云南大姚6.2级和6.1级地震余震S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成栋  付虹  刘杰 《地震》2006,26(1):1-9
利用2003年云南大姚6.2、 6.1级两次地震的余震资料对该区进行了S波分裂研究。 结果表明, 云南大姚地区的快剪切波偏振的优势方向约为N33°W, 与该区域的区域主压应力的方向一致。 通过对比6.2级余震和6.1级余震的偏振方向和延迟时间, 可以看到6.1级地震后明显的应力释放现象, 在几次强余震前, 均观测到延迟时间呈现增加的特征, 并且几次地震在即将发生之前的短时间内还观测到延迟时间有减小的现象, 这一现象符合震前应力长时间积累和短时间应力释放的结论, 时间延迟在强震前会出现下降具有重要的地震短临预测意义。 研究认为S波分裂参数可以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信息, 为应力场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4.
首先以Lorenz混沌方程产生的非线性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序列长度下各种延迟时间算法对噪声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采用C_C算法计算延迟时间的鲁棒性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垂直上升管中气水两相流电导波动信号混沌表征结果,发现在较低水相表观速度时,随着气相表观速度增加,泡状流及混状流动力学特性变得愈加复杂,而段塞流动力学特性受液相表观速度影响较大;在较高水相表观速度时,随着气相表观速度增加,当流型从泡状流向段塞流转变时,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变得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受液相湍流作用影响,段塞流的动力学特性表现出了涨落现象,呈现不稳定性,当流型从段塞流向混状流转变时,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则变得愈加复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导波动信号的混沌分析可以较好地表征气液两相流流型变化,是理解流型转变机理及其动力学演变特性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05.
阻尼器连接填充墙采用黏滞阻尼器与主体框架结构连接,是一种新型填充墙与框架的柔性连接方式,能满足柔性框架结构的大变形需求.为使得阻尼器连接填充墙达到最优的力学性能,结构布置和构件力学参数的选择十分重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了柔性钢框架结构和阻尼器连接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考察不同阻尼系数阻尼器连接填...  相似文献   
106.
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频域联合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海平  廖振鹏 《地震学报》2001,23(4):413-419
提出一种线性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域-频域联合解法.首先,用近场波动数值模拟解耦技术求得在短时脉冲作用下采用Rayleigh阻尼系统的时域解;再对时域解进行富立叶变换得到相应频域解;然后根据阻尼与系统动力反应结果的关系,利用泰勒级数展开技术得到具有复阻尼系统的频域解.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时域解耦显式算法的优点,提高了线性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7.
基于改进Marquardt法的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加入阻尼因子以改善系数阵性质的阻尼最小二乘法(即Marquardt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阻尼因子是十分困难的,它需要多次求解线性方程组。文中采用改进的Marquardt法进行非线性测量数据处理,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介绍了济南珍珠泉井水固有振荡试验结果.利用振动理论和Cooper水井-含水层模式对试验进行了解释.计算出珍珠泉水井-含水层系统的阻尼系数和固有振动的角频率.该系统阻尼系数小,角频率恰好和瑞利波角频率相近,因此珍珠泉井水位对地震瑞利波响应的振幅特别大.井水固有振荡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迅速的方法,它比其它现场试验方法更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井水位振荡试验及其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昭栋  郑香媛 《地震地质》1992,14(2):183-188
通过鲁04井的频率特性试验,求出了该井含水层系统的频率特性参数,固有振动周期为40.59s,阻尼系数为0.0362s-1。并且计算出鲁04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为1.8×10-3m2/s。利用这些结果解释了鲁04井对地震波响应比珍珠泉井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的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的辐射问题。基于特征函数匹配理论,针对矩形箱浮体的三种振荡运动模式(横荡、垂荡和横摇),建立两层流体中矩形箱浮体辐射势的求解方法,导出矩形箱浮体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所建立的求解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箱浮体的某个振荡频率范围内,流体的分层效应对其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有显著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